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项目动态

2011年重大项目(第一批)开题报告之三十七:社会分层流动的和谐互动研究

  2012年03月16日15:58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11年11月12日,由上海大学张文宏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社会分层流动的和谐互动研究”开题研讨会在上海大学顺利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光金研究员,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关信平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钟涨宝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刘欣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杨发祥教授,课题首席专家、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子课题负责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张海东教授、仇立平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李煜研究员及课题组成员翁定军教授、雷开春副研究员、孙秀林副教授、袁浩博士以及上海市社科规划办和上海大学相关负责人等20余人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

  在听取了课题负责人张文宏教授的开题报告后,与会专家一直认为该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重大,总体框架设计合理,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强,总课题与子课题的分工明确、逻辑清楚,课题组的前期成果丰富,上海大学的高度重视和保障措施到位,为高质量地完成预定研究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会专家学者重点就如何完善该课题的设计、以确保高质量地按时实现重大招标课题的目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聚焦研究主题,抓住重点焦点

  希望课题组紧密围绕“社会分层流动中的和谐互动”的主题,抓住研究主线,注重应用对策与理论创新的结合。以“社会分层流动”与“和谐互动”为核心,梳理现行的相关社会政策和制度设计、理清社会分层结构的架构、分析阶层形成与阶层流动的机制。在创新社会分层框架的基础上,探究社会阶层固化和区隔的根源与影响,为解决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中的矛盾和冲突、达成各阶层和谐互动的社会阶层结构和秩序,提出可操作化的政策咨询建议。

  二、调整实证研究方案,提高研究的可操作性

  针对该课题涉及范围较广、问题较复杂的实际情况,建议课题组对抽样调查方案、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和调查样本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方面,充分发挥大规模问卷调查在收集代表性基础数据中的作用,同时必须考虑其实际操作性,建议将调查样本限定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5-6个城乡地区,样本适当减少。另一方面,加强个案访谈和案例研究。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社会分层流动及阶层和谐互动的情况,使实证资料为理论创新和决策咨询服务。

  三、明确研究目任务,展示阶段性成果

  在研究的每一阶段,都应该以专报、简报、调查报告和论文等方式展示研究成果。首先,进一步明确每一阶段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其次,多听取同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由专家评估是否达到预期阶段性目标。再次,总结每一阶段的经验和教训,为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研究做好准备。最后,问卷调查和个案调查、案例分析的资料适时向社会各界公开,作为重要的学术资料积累,供同行开展相关研究参考。

  (课题组供稿)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