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4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研究”第一次开题论证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顺利召开。与会专家有项目首席专家施建军教授、课题组范黎波教授、夏友富教授、王永贵教授、吕文栋教授、王玉荣教授、尹建华副教授、吴剑峰副教授,以及其他课题成员20余人,同时特邀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林汉川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处长王强教授参加开题论证会。
全体专家及与会者一致认为,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未来五年,我国能否完成预期的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关键要看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能否消除或缓解,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经济发展新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创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驱动战略,是实现我国国家竞争力有层次、有步骤、高效率的整体提升,是实现我国“十二五”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研究》将围绕这些关键因素和核心创新理念,着力从理论层面解决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四个层面创新驱动的内在机理、生成要素和作用机制,通过国家的协调作用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体系的形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创新驱动的应用提供支持,帮助各部门找准行业和发展方向,为企业提升创新驱动力提供一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新的战略思路和应对策略。
在总体研究框架和子课题研究内容上,与会专家认为应该以创新驱动的理论研究为统领和指导,从国家、产业、区域、企业等四个层面深入细致研究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驱动的基本理论主要深入研究:创新驱动的动力来源,动力强弱评价机制,动力机制,人力资源创新,组织的创新,系统的创新,协同创新的基本原理、对象与利益机制,合作与博弈,分散与协同等基本理论问题。
国家层面创新驱动研究:开放型经济创新驱动规律研究,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内涵、本质,国家创新战略所处在的地位和阶段,国家创新战略与国家经济安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政策体系,国家与地方政府在创新驱动中的相互作用,国家创新驱动的着力点,国家协同创新与创新驱动等,以及创新驱动战略的国际比较研究,国家创新驱动不足的原因分析,国家战略集中投入的重点领域,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与推进。
产业创新驱动战略研究:构建新兴产业选取与优化模型,七大新兴产业的战略驱动发展问题,对创新驱动视角下的产业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提升产业驱动力,产业垄断程度测定,推进创新驱动的产业高级化过程,创新驱动视角下产业结构如何合理布局,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创新驱动问题研究以及产业创新驱动的典型案例研究。
区域创新驱动战略研究:区域创新的边界,不同经济发展的经济圈的创新驱动差异型研究,产业园对创新驱动的推进作用,系统揭示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间的关系,对区域创新的资源配置效率展开深入研究,深入剖析政府行政力量与市场配置力对创新驱动的影响,系统揭示区域增长极的梯度转移的动态演进过程和规律。
企业创新驱动的研究:企业创新战略主体地位问题,微观创新驱动的机制原理,创新驱动力的原理,微观企业创新的要素研究,企业创新驱动的要素研究,企业创新收益的保障,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机制持续化问题,企业创新驱动风险识别与控制问题,企业创新驱动的典型案例研究,跨国企业创新驱动的案例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创新驱动动力研究。
项目首席专家要求各子课题负责人围绕基础理论、国家、产业、区域、企业等四个层面创新驱动战略,根据重大课题申请报告与项目研究调整思路,尽快细化研究方案并展开相应研究。最后,项目组还就子课题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进度和时间安排、成果形式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各子课题组成员的任务分工进行布置。
(课题组供稿)
(责编: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