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8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11&ZD045)开题论证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开题论证会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贺铿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国家统计局能源司司长文兼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李晓西教授、天津财经大学肖红叶教授、中国统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许亦频研究员担任专家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出席会议并讲话。
课题组首席专家宋旭光教授介绍了课题的前期准备情况,并从课题总体框架与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研究思路和方法、拟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等几个方面向专家组进行了总体汇报。之后,各子课题成员分别就各部分研究的基本内容、工作基础和研究特色等向与会专家进行汇报。
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陈梦根教授从能源、环境与经济综合评价方法、综合框架、国际比较研究和代表性国家实践经验等方面给出了国际统计标准下的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方案;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杨仲山教授从我国官方实践工作和学术研究方面介绍了重点研究我国在绿色GDP以及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实践工作与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改革发展路径;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石刚副教授根据节能减排的核算理论与方法、指标体系等内容提出了从节能和排放两个角度对中国节能减排核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内容;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杨缅昆教授从中国主要资源和环境的实物流量与价值流量核算理论、核算方法和实证分析以及中国绿色GDP核算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框架下的流量核算研究基本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吕光明副教授介绍了资源与环境存量核算的研究方法、区域存量核算与国民财富核算及相关实证研究内容;最后,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王亚菲副教授介绍了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框架的设计构想与拟开展的应用研究。
在听取了课题组代表的汇报后,各位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了评议。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贺铿教授认为总体上,课题研究目标要小而集中,降低理论性与体系性,增强应用型与操作性;重点把握能源与环境的测度方法、资源环境的定价问题、能耗标准的建立等问题,为环境统计提出有价值的方法。
国家统计局能源司文兼武司长就研究中的几个具体问题建议,课题组应避免价格问题,直接进行能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从购买力平价角度核算我国是否为能耗大国;分地区和分行业利用当量等价计量能耗的影响;将研究难点和重点放在物质流核算方面。
北京师范大学李晓西教授建议课题组进一步明确能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将联合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2003》在中国进行试算与检验;在方法上有分有合,将作为基础的各种方法合成为综合的方法系统。
天津财经大学肖红叶教授认为该课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明确其作为理论方法研究还是作为政策标准研究的基本定位;明确构建能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以及经济价值如何与能源环境的接轨问题。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学会许亦频副秘书长提出资源环境的定价问题是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建议将定价作为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现实的具体研究目标。
通过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本课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课题组组织工作认真、研究思路清楚、技术路线合理,具备开题条件。希望课题组认真按照立项通知要求,合理把握研究范围和目标,有序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组首席专家宋旭光教授代表课题组对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表示将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和组织工作,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课题组供稿)
(责编: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