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0日,由湖北大学江畅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课题组举行了开题论证会。参加开题论证会的有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课题组顾问李景源教授,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国新教授、副校长杨鲜兰教授,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孙伟平教授,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郭大俊教授、陈焱光教授、杨业华教授,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靖国平教授,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吴成国教授,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强以华教授、舒红跃教授,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喻立平处长、湖北大学社科处邵俊青处长等。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国新教授代表学校致辞,喻立平处长代表省社科规划办讲话,项目首席专家江畅教授作了开题报告。会议由子课题负责人戴茂堂教授主持,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在会上听取了专家的意见。
与会专家对课题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认为该课题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价值和文化多元化、国际竞争既注重经济技术等“硬实力”又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正在从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强国到同时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课题力图阐明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历史必然性,研究和回答什么是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和如何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问题,确立增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战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价值原则提供理论论证和辩护,并制订使之渗透于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方案和政策建议。专家对开题报告的立意和总体结构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与会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提纲、深化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归纳起来,与会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第一,要注意对不同的相关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准确把握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些概念包括价值、文化、价值文化、主流价值文化、非主流价值文化、主导价值文化,等等。第二,要加深对课题背景的理解。选择什么样的主流价值文化贯穿于近代以来的中国。现代以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传统,这应该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把握才能真正弄清为什么在当前提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构建问题。第三,要有问题意识,增强针对性,抓住核心,刻画民族国家的本质属性,抓住影响价值文化的统摄性的因素。研究提纲要避免四平八稳,问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不仅要注意最终成果的完整性,也要针对问题进行研究,问题研究要重于体系研究。要找出几个阻碍、破坏主流价值文化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使成果能够为党和政府采纳。第四,研究提纲要对历史和现实、国内与国际有深度的挖掘,增强历史感和时代感。要增强历史视野和世界视野,进一步挖掘历史、世界和现实的深度。要吸传统价值文化中合理的内容,借鉴其他国家主流价值文化的内容和构建经验。要改变我国在价值文化方面的被动地位,争取价值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要有中国气派,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考虑问题,展开研究。第五,要重视主流价值文化与人的培养之间的关系问题。构建主流价值文化归根到底是要使之化人,因此要重视文化立人、文化树人,丰富价值文化教育的内容,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价值对话。第六,要注重个案研究,关注不同的社会群体,如工人、农民,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研究怎样体现和表达他们的需要和愿望。
课题首席专家江畅教授对与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课题组成员要在各位领导的支持下,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全国社科规划办的要求,高标准地完成课题,为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他要求课题组成员要根据专家的意见对所负责的提纲部分作修改和调整,提纲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凸显问题,调整角度,增强历史感、时代感、现实感,观照传统,面向世界,向深度挖掘,注重借鉴融通,力求综合创新。
(课题组供稿)
(责编: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