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项目动态

2010年度重大项目(第二批)开题报告之四十七: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2011年08月23日16:18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11年 2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叶舒宪研究员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批准号:10zd&100)开题论证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所和《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民族文学研究》的领导,以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庄孔韶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等多位嘉宾出席并发言,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开题论证会。
  本课题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叶舒宪研究员担任首席专家,由吕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王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徐新建教授(四川大学)、彭兆荣教授(厦门大学)、程金城教授(兰州大学)、王政(淮北师范学院)等多位子课题负责人参与。预期于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预期目标是对中国文学人类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经验做学术史的总结和评估;探索和构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学人类学理论系统和方法论,以求更加完整和贴切地认识和表述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逐步完善可推广应用的跨学科“多重证据法”,调解人文学阐释与科学实证之间、国学与西学之间的方法对立;开展中国文学人类学的新学科资料数据库建设。
  开题论证会上午的会议首先由首席专家叶舒宪研究员向与会领导、学者们汇报了课题申报和筹备情况,并着重强调了文学人类学具有的“跨学科”的学术属性与意义:“文学人类学是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有效范式。它能够拓展现有的文学研究格局。”根据与会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基金处负责人金朝霞女士的介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一般是政策咨询性的课题,都是面对国家重大现实需求和经济、社会建设需求来立项的对策研究,旨在有效解决当前问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选择以“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这样的基础理论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资助项目尚属首次。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首先充分肯定了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的丰硕成果以及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带动,认为现在全面总结“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正当其时,并指出其是“走在世界前沿的文学人类学正是中国思想面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
  “过去,曾有外国领导人断言中国经济再发达,也不足为惧,因为中国不是一个思想大国,没有足以影响当代世界的重大思想。我认为在中国蓬勃发展,并走在世界前沿的文学人类学正是中国思想面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将为保护人类文化生态,为全球多元文化共存提供理论、方法和丰富的事实依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决定以‘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资助项目,并以二十余年来为开创中国文学人类学不遗余力的叶舒宪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以二十余年来聚集起来的研究团队为核心力量,我认为这是一项英明的决策,我相信这一决策一定会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一定会在世界上为中国学术和中国思想打开一条新路。”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是评审组专家成员之一,他在发言中也提到了要加强该课题的社会功用:“虽然本课题是基础研究,但是比普通的课题研究更要注重现实意义,我们要积极思考怎样通过研究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够对今天的文学研究以及人们的生活有现实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庄教授孔韶从人类学家的角度,对课题的深入开展给出了专业性建议,认为“文学人类学和教育人类学、影视人类学、历史人类学一样,都由于处在边界的位置,故而具有文化综观意义。我更建议采纳‘一艺(人类学)多技(文学或影视多种手段)’和‘触类旁通’(人类学理念之通达)的思想与行动实践。”
  除此,文学人类学的开题论证会还获得了《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民族文学研究》等学刊的关注和支持。中国社科院民文所副所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汤晓青研究员对于“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获得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表示了祝贺,同时提出“将个案研究者搜集的资料统一整理”的建议,她认为:“资料库的建设非常重要,如果能把这些资料都集中起来,五年以后课题结项的时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成果。”在发言中,汤教授特别指出:“文学人类学与少数民族文学在学科上和学理上有很多天然的联系,我们觉得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非常好用,我们与这个学科一直保持着很好的互动和合作。…… 文学人类学对于我们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科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在上午会议的总结陈词中,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研究员也表示课题组和学术界都应该“要利用这个重大项目把中国文学人类学做得更好。”
  下午的会议议程主要是课题组成员根据上午的专家意见,进一步商讨课题规划和具体分工等,每一位到会的子课题负责人均做发言,对课题的主旨和以后发展计划做出了梳理与规划。
  回顾中国文学人类学百年发展历程,从上世纪初王国维出版《屈子文学之精神》,以希腊神话为参照系重新发掘楚文化的浪漫特质;到二、三十年代,很多学者如闻一多、郑振铎、鲁迅、钟敬文、茅盾、凌纯声等,自觉采用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的研究方法,将神话仪式理论与中国本土文学结合做出先导性的探索。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人类学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87年因为两本译作J.G.弗雷泽的《金枝》和叶舒宪选编的《神话-原型批评》的出版被视为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的重要节点,这两本书在学界引起极大反响,也激发更多学者的治学兴趣而投身文学人类学的研究,《上海文论》、《文艺争鸣》、《中国比较文学》、《民族艺术》等学术期刊纷纷开辟专栏,为文学人类学展示成果、疑义相析提供平台。九十年代初开始,湖北人民出版社以卓越的学术远见,投入大量财力、人力,陆续推出了萧兵、叶舒宪主持的“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楚辞>的文化破译》、《<诗经>的文化阐释》、《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等八种著作的出版不仅在学界引起争论,在整个社会都引起回应,促进了我国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掀起对中国古典的“文化阐释”潮流。这是中国文学人类学迄今为止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一套丛书。
  在乐黛云等比较文学界老一辈学者的敦促和帮助下,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1996年成立,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原来“各自为政”的文学人类学学者们汇聚于此,更加有组织有分工,相互讨论,彼此启迪,同时提携后进,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自1997年在厦门召开首届学术年会以来,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迄今已经举办了五届学术年会。2005年第二届年会探讨了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文学与仪式、文学与神话、文学中的神秘主义和原始主义、人类学电影与图象、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学科建设等八项议题。2006年第三届年会围绕文学人类学的生死观、地域传统与文明起源、历史与民族志书写、文学与治疗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2008年第四届年会的主题是人类学写作的多重含义,具体分为三种转向与四个议题。三个转向乃是:文艺创作的人类学转向、人类学的文学转向、人文社会科学的人类学转向,由此而引发的四个议题分别是:文学家的人类学写作、对人类学范式文学转向的学术史意义和方法论意义的研究、对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文化阐释”潮流的学术史反思与系谱分析、范式与方法:人类学如何引导我们重新进入中国和世界的历史。2010年第五届年会的主题是表述“中国文化”:多元族群与多重视角,将中华各民族、各族群文学作为完整文化共同体的有机部分来考察,注重提示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文化多样性以及地方和族群文化间彼此关联的多样性视角。《文化与文本》、《国际文学人类学研究》、《人类学写作》和“文学人类学论丛”等也随着年会的召开陆续出版。多年来,中国文学人类学通过历次年会充分探讨学科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其中,各种著作、论文相继面世。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重点教材——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的出版使得分散于全国各高校、有志于文学人类学的青年学子得门径而入,有利于该领域培育后进,对于学科建设而言亦是标志性事件。
  如果说1996年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的成立使这个新兴学科踏上稳步发展之途,那么201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基础项目资助则是该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组之所以能够获得中标,不仅仅凭借了多年扎扎实实的学科建设和卓有建树的研究成果;也在于其符合二十世纪社会科学重大的理论与方法转型——“人类学转型”的历史潮流,还在于其更新和提升传统国学研究、跨文化跨语言跨民族的学科属性;同时,也契合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以跨学科研究突破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战略导向。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需要相应的文化软实力与学术声音。要真正实现中华复兴,不仅仅要输出资本、输出科技、输出人才,更重要的是输出价值观,与世界分享既具民族特色、又具有普世性的思想智慧,这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中国思想面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文学人类学理应借此重大课题立项实践之际,更加自觉地引领人文学术创新,形成一个具有本土特色的学术流派。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