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项目动态

2010年度重大项目(第二批)开题报告之三十六:波斯文《五族谱》整理与研究

  2011年07月28日14:15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11年3月23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波斯文〈五族谱〉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0zd&116)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文楼举行了开题论证会。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王一丹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常务副部长萧群、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程朝翔出席了开题论证会。出席会议的特邀专家有上海《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审徐文堪、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迎胜、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研究员乌兰、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教授荣新江。《五族谱》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张帆、叶奕良、刘正寅、穆宏燕及主要成员党宝海、时光、邱轶皓、萨一德、沙塔尔等人参加了会议。
  萧群和程朝翔对“《五族谱》整理与研究”获得立项表示热烈祝贺,并代表上级主管部门表示将全力支持项目工作的开展,希望该项目全体成员能够发扬合作攻关精神,按时、高质地完成这项科研任务。
  王一丹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项目自立项以来取得的进展和下一步工作的设想。自立项以来,《五族谱》整理工作进展顺利,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文本进行识读和“换写”(即从波斯语手抄本到排印本的转换),目前正在进行《五族谱》“导言”和“蒙古世系”的识读和换写,已经完成了导言的前半部分以及蒙古世系中“成吉思汗先祖世系”部分。文本的全部识读和换写工作预计可于2011年夏天完成。关于下一步工作的设想,王一丹提出:在识读和换写工作全部完成后,随即着手聘请波斯语文献学及蒙古学领域的伊朗专家对文本进行全面审读,以保证文本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王一丹还汇报了有关项目成员的两项变更情况:1- 根据工作需要和罗新教授提议,经向规划办申请并获批准,由原项目主要成员刘正寅研究员代替罗新教授出任“波斯文《五族谱》整理与研究”第三子项目负责人;2- 正式吸收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邱轶皓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伊朗在华留学博士生萨一德作为主要成员参与项目工作,萨一德主要协助王一丹进行文本识读,邱轶皓主要负责国外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动态的追踪,同时协调研究工作的开展。
  来自南京大学的蒙元史专家刘迎胜高度评价了《五族谱》项目对于我国蒙元史、民族史研究的学术意义,指出:波斯语是蒙元时期欧亚大陆通行的国际语言,波斯语文献对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学既有一流的外语(波斯语、蒙古语等)教师,又有优秀的蒙元史专家,因而拥有开展这项跨学科研究的最有利的条件;该项目起点高,团队整齐,一定能取得令全世界同行瞩目的研究成果。与会的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专家徐文堪和蒙古史专家乌兰则肯定了该项目的国际化视野,强调了开展国际学术合作的重要性,建议该项目除了联合欧美和伊朗学者外,还要积极吸纳日本学者(如赤坂恒明等人)参与具体研究工作。中外关系史专家荣新江则希望该项目能够充分重视资料文献的收集,建议设置专人来负责文献工作,整理、制作出一个有关波斯文《五族谱》和蒙元史研究的详尽而又系统的文献目录。
  与会专家还从民族史研究的角度,谈到了波斯语文献整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希望中国学者能够以《五族谱》项目为契机和起点,将波斯语蒙元史文献整理工作发展成为一个系列工程,为中国的民族史研究作出更多贡献。
  3月23日下午,会议特邀专家与项目主要成员还参加了“《五族谱》研究专题讨论会”,交流了《五族谱》研究的最新国际学术动态,讨论了项目开展以来遇到的难点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会议着重讨论了波斯语文献的转写问题,特别是如何处理文献中出现的外语专名(如突厥名、蒙古名,包括其中的维吾尔体蒙文名字)问题。鉴于《五族谱》的整理和研究跨越了汉学(元史)、文献学和民族学等不同学科,同时还涉及到波斯语、蒙古语、突厥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这些都要求项目的整理工作一开始就必须确定一个符合各学科学术规范、兼顾各种语言特点的合理的转写方式,以保证文献最终形式的科学性和可还原性,与会者一致认为:在文本的换写部分,要力求完整保留《五族谱》波斯文文本的原始形态;在文本的汉译部分,则要依照国际伊朗学、蒙古学通行标准,对所有专名进行详备的、系统的转写,并附以波斯语原文、汉语翻译和拉丁转写等三种形式的专名索引。
  开题论证会召开之日,正值伊朗民族传统节日“努鲁兹节”, 23日晚,北京大学波斯语教研室与伊朗驻华使馆文化处联合举办了“北京大学伊朗新年音乐会”。参加开题论证会的专家学者应邀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共同欣赏了来自德黑兰的伊朗音乐家演奏的伊朗民族音乐,由此进一步增加了对伊朗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

(责编:高巍、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