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项目动态

2010年度重大项目(第一批)开题报告之一: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2011年06月22日16:29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发言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发言

  加快发展民生事业、建立民生保障体系,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2010年12月,全国社科规划办批准了由中山大学牵头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在这一背景下,近日,该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暨“中国民生保障论坛”在中山大学举行。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民生保障的的关键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对策,特别是就民生保障的体系的“顶层设计”,民生保障与社会公平,财政投入机制,特殊群体的民生保障,民生保障建设的切入点,民生和民生保障体系的系统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进入民生三十年,民生保障事业需要“顶层设计”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的首席专家,中山大学申曙光教授认为,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的“经济30年”,未来30年应该是“民生30年”。由于一直没有形成关于民生发展的总体战略,民生发展难以在整体上取得突破。中央有必要尽快研究制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申曙光提出,建设民生保障体系,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思维,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关注和重视民生向保障和改善民生转变,由被动考虑向主动部署和安排转变,由孤立和分割地考虑向全面统筹和规划转变。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我国30多年的发展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民生维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民生的初步改善是30多年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成果;民生升级是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使命。我们必须注意三个“不可低估”:不可低估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不可低估发展失衡所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不可低估新时期民生全面升级所带来的挑战。“十一五”期间,政府对民生的重视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开创了民生为重的新时代,今后的道路应当是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富民优先的道路。为此,民生保障事业一定要在更高层面上进行统筹规划、顶层设计。
  二、民生保障需要关注社会公平,给人们以稳定的安全预期
  南开大学教授关信平提出,在提供基本保障的基础之上,要走向社会公平,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分配资源,发展民生。郑功成教授认为,民生保障就是要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给人们以稳定的安全预期。信心比黄金更宝贵,比信心更宝贵的是稳定的安全预期。有了稳定的安全预期,才会有信心。“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障等民生制度不仅要逐渐走向定型,同时要缩小不公平。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提出,民生保障就是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居民,这需要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教授指出,我国已进入到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目标的发展时期,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这需要强调科学发展,也就是让人民群众公平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民生保障需要更多的财政投入,更需合理的投入机制
  贾康指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任重而道远,不但需要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更需合理的投入机制与方式。比如公租房建设可以采取“BOT”等模式引入民间资本。投入资金的使用要高度注重机制合理化。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提出,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并不是过去的政府福利,需要按照基金平衡的原则来使用,但现在在这方面出现了问题。以医疗保险为例,近几年为了解决职工个人医疗负担重的问题,不断放宽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这就违背了收支平衡原则。这对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要把社会保障和民生保障建立在具有科学、规范的、稳定的运行机制之基础上。
  四、民生保障需要“软硬兼施”,将社会服务作为重要的内容
  中山大学岳经纶教授提出,社会服务是针对有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比如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及家庭提供服务。我国长期以来注重的是“硬件的建设”,强调经济性的保障。建立民生保障体系也需要“软件的建设”,需要凸显社会服务的战略地位。发展社会服务可以拓展公共服务的范畴,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主任冯晓丽进一步提出,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当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项目。
  五、多角度切入,建设综合性的民生保障体系
  多位专家提出,要重视特殊群体的民生保障。长江学者、华南农业大学罗必良教授提出,由于工业化与非农产业的发展,农外就业机会增加,城镇化与人口的自由流动,农业的劣势不断凸显,弃农机会成本降低,土地保障功能不断弱化。这是农村民生保障建设过程中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在人口流动与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与进入机制,寻找土地福利的替代机制。保障和维护农民土地的财产性权利,加强土地的财产功能,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传市场与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启动农村市场以增加内需,进而提供民生保障的重要战略。中山大学宋世斌副教授提出,要关注以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的农民工和低收入阶层为主体的“夹心层”的民生保障问题,他们是富有生产力和创造力的人群,但他们的基本生活的保障容易受到忽视。
  多位专家提出,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民生保障制度,未来的关键是要完善制度,尽快解决具有普遍性、影响全局的问题。李惠武认为,要从简单的“好事”做起,满足群众的基本利益需求。比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居住环境,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广东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林王平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社会保障的发展对于民生改善和保障的重要作用。南京大学童星教授对我国养老保险的一个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全国统筹虽是养老保险发展的最终形式,但从解决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出发,结合我国行政体制、财政体制、立法体制、干部体制的特点,现阶段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及模式的战略选择应定位为“稳定与完善省级统筹,促进全国调剂”。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蔡禾教授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状况及民办义务教育的政策,并提出,国家应该设立民办义务教育低息或免息专项贷款,吸引更多的有心人士投资该领域;对捐资义务教育给予更多的免税政策;建立民办义务教育财政补贴制度,对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民办学校给予补贴;以政府购买教师岗位的办法提高民办教育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中山大学王珺教授分析了收入分配问题,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之间的差距还在拉大。他认为,工资差距的拉大与民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他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除了要建立工资谈判机制之外,政府“让利”,化税为薪,给劳资双方创造更大的协商空间,也是形成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必要前提。中山大学朱亚鹏副教授对中国的住房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他认为,把住房政策定义在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范畴,忽视了住房公平、负担能力问题和社会融合问题,住房政策特别是住房保障政策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政策反思。
  六、组织力量,开展对民生保障问题的系统研究
  多位专家都分析了民生保障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国家社科规划办设立民生研究的重大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这一项目提出了要求与希望。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梁庆寅教授指出,在我国近代,孙中山先生首次明确提出民生思想,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有责任传承、弘扬中山先生的精神和思想,有责任更加重视对现代民生问题的研究。中山大学将组织更多的力量,包括社会保障、金融与保险、社会政策、医疗卫生、劳工与就业等领域的专家教授对民生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乌日图认为,当前亟需根据新的形势研究若干重大课题,包括关于民生和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的研究,民生各项目的统筹研究,民生各制度的完善的研究,民生保障运行机制的研究。乌日图并认为,项目组提出的民生保障体系这一概念,非常值得研究。郑功成教授提出,国家发展的核心使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学者的使命也应当是关注民生。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民权教授提出,可以从人类发展的视角来探讨民生保障问题;民生保障研究应当注意借鉴国际经验。浙江大学米红教授就如何运用数量方法特别是模型方法研究民生保障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建议。
  在开题报告会上,项目首席专家申曙光教授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与研究计划,并特别报告了项目的一项初步成果——已被国家社科规划办编入《成果要报》的研究报告《研究和制订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国家战略与总体规划》。参加开题报告会的专家们希望该课题为我国民生事业的发展提出具有可行性和战略前瞻性的对策。专家们特别对项目组前期工作和初步成果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该项目的开展提出了各自的意见与建议。
  (“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供稿)

(责编:刘冰、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