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项目动态

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召开开题会

  2011年05月15日10:33  来源:www.npopss-cn.gov.cn

  北京大学杨河教授承担的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课题组近日在京召开开题会议,课题组顾问、子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与会人员结合对课题研究的深入思考,就以下三个议题进行讨论并取得共识。
  一、明确课题总体思路和研究重点
  课题组认为,该课题研究既要发挥理论的探索性,更要把握中国所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展开研究,不脱离现实、不回避矛盾、不旁落重点。课题研究要始终具备“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方法意识”,在加强理论创新性研究基础上,把握理论彻底性和意识形态实践的原则性,面对现实中的难点问题,特别是瞄准重大问题集中攻关,争取创新和突破。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矛盾和突出问题,着重突出对策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在研究中,要抓问题、抓区别、抓重点,要提高总结性、增强前瞻性。
  课题研究重点是意识形态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意识形态和宗教、阶级意识的关系问题,意识形态的自洽性发展问题,意识形态内部、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以及意识形态同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指导价值的发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内涵、功能等有关问题,意识形态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主流和支流的关系,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二、确定子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按照课题总体规划,该课题分四个子课题从理论、历史、现实、对策等角度进行研究。理论研究部分着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进行研究,重点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问题进行研究;历史研究部分着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脉络、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进行研究;现实研究部分重点是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内涵、特征和基本要求等问题进行研究;对策研究部分重点是结合调研情况对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思路、途径和方式等问题进行研究。
  各子课题将结合自身研究重点,将历史与逻辑、理论综合与实证分析、纵向与横向研究等方法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对于这样一个现实感很强的课题,还应特别注重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调研将在已有的前期成果基础上向纵深拓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调研质量;在资料方面,应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但要避免重复研究。课题组还将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独特的研究优势和可资利用的支撑条件,掌握社会舆情动态,同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保证研究资料充足性、丰富性和真实性。
  三、研究力量的调整和配备
  课题组认为,要完成好这样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发扬集体攻关、协调配合的精神,精心安排和调动最佳研究力量,力争拿出最好的研究成果。因此,课题研究坚持由首席专家负总责、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在原有研究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分工,按照老、中、青相结合、多学科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调整并确定了各子课题负责人及核心研究人员。此外,课题组还将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根据课题进展的实际需要,适时加强和扩充研究力量,吸收对本课题确有研究的学者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确保课题研究既能基础扎实,又能站到前沿。
  课题组还制定了下一步的研究计划。为保障课题研究高效、顺利开展,课题组拟在开题后中期研究前至少召开四次不同范围、不同规模的课题研讨会,还要随时召集课题组核心研究人员就某些重大问题进行商讨,同时各子课题要不定期召开专家顾问咨询会等。各子课题将尽快细化研究重点,完善已有研究思路和大纲,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研究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工作。

(责编:高巍、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