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

《全球化与第三世界》成果简介

秦良  2011年05月09日14:34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化与第三世界》(项目号05&ZD019),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作者卫建林。课题组成员秦洪良、石太林、卫庶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全书150万字,分三卷:理论与方法,从过去走来,黑暗孕育光明。

  苏联解体以来,两个重大问题被推上前台。一个是全球化,西方主流媒体把它归结为全球资本主义化、资本主义的大一统世界,有时候使用“一体化”、“地球村”、“同一个世界”之类的术语。这成为最热闹同时最混乱的问题。另一个是第三世界。西方从宣传第三世界消亡、在第三世界强制推行西方需要的制度和文化、直到力主在第三世界恢复西方殖民统治,使第三世界问题成为最被冷落同时也最混乱的问题。

  本书围绕这两个问题,从界定术语、考察历史、揭示全球化的规律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第三世界的命运,引出和阐释支撑全书架构的22个基本论点。

  第一,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自然进程。起始于资本主义的出现。马克思称之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第二,全球化是一个存在多种矛盾的过程。一方面是资本及其关系、制度、文化的扩张或再生产,即资本主义全球化或西方全球化,直到最近30年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另一方面是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走向解放和发展的全球化。迄今为止的全球化,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球化。

  第三,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历史上,写着西欧对东欧、南欧的征服,西方在拉美、非洲、亚洲、澳洲的劫掠、屠杀、占有和分疆裂土。中国进入这种全球化的第一幕,是鸦片战争。二十世纪末以来新自由主义的推行,即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当代版。

  第四,对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进行全球性的、具有革命意义的冲击,已经有过两次。这就是巴黎公社和俄国的十月革命。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使资本全球扩张达到空前程度,但是它同时在全球播种灾难、仇恨和锻造自己的掘墓人。世界历史正在酝酿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第三次冲击。

  第五,“反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世界工人阶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不是反对全球化,而是反对国际垄断资本操控和主导的、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巨大灾难的资本主义全球化。

  第六,“别无选择”也是一个伪命题。世界工人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是打破国际资本主义体系、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宿命地接受这一现成体系、在其中俯首帖耳以苟活。

  第七,“历史的终结”是又一个伪命题。苏联解体,它由美国官方研究人员在大财团的资助下提出,迅即传遍世界、占领媒体和大学讲坛。按照这种设计,社会主义彻底失败,帝国主义的美国占据世界顶点,历史终结于此,无需发展也不再发展。此说提出不过三五年,就被历史本身的变化推到一边,仅仅留下意识形态领域的若干空洞鼓噪。

  第八,还有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制造和传播、寿命短暂却在全球产生较大影响的谎言:“工作终结”、“劳动终结”、“工人阶级消失”、“产业工人衰落”。没有工作,没有劳动,人类社会一天也不能存在。资本全球扩张就是资本雇佣关系全球扩张。由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世界任何角落的、此前以自给自足谋取生存的个人劳动者及其家庭,都在沦为跨国公司的直接或间接的雇工。失业率空前提高;失业者也属于工人阶级。资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所不在。工人阶级队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大。

  第九,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导致全球倒退,不断地制造和扩大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和范围越来越大的社会危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推行,使它获得另外的一些别名——两极分化全球化、市场原教旨主义全球化、私有化全球化、廉价拍卖全球化、欺诈全球化、赌博全球化、谎言全球化、卖淫全球化、毒品全球化、走私全球化、失业全球化、贫困全球化、童工全球化、道德沦丧全球化、腐败全球化、文明破坏全球化、垃圾全球化、恐怖全球化、邪教全球化,等等。

  第十,稍微说说两极分化全球化。关于西方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人均收入的差距,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有不同的表述。一种见于美国学者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1500年3:1,1850年5:1,1900年6:1,1970年14:1。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30:1,九十年代78:1,进入二十一世纪则超过80:1。中国统计出版社《国际统计年鉴》列出,2002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人均5213美元,国民总收入人均5120美元,谷物(稻谷、小麦、玉米、黄豆四项)人均327公斤。社会生产力已经达到全人类消灭饥饿的水平。但是全球饥饿人口已经由8亿达到10亿以上。

  第十一,1989年底,邓小平对世界形势作出“两个冷战”的判断:“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判断具有重大世界历史意义。

  第十二,第三世界来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资本主义从产生就是一种超越国界的现象。第三世界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边缘,为它提供廉价劳动力、原料和市场,以自己的不发达造就西方发达国家的发达。它所表述的,正是这一世界体系中的不平等关系。在解体苏联的过程中,西方开始宣传第三世界消亡。代表性言论见于戈尔巴乔夫为两主编之一的一本书。苏联解体以后,西方一方面继续鼓噪“第三世界”已经是一个“过时”、“陈旧”、“应该抹去”的名词“历史名词”,一方面在第三世界强制推行西方需要的制度和文化、直到力主在第三世界恢复西方的“帝国统治”。

  第十三,资本主义产生、存在和发展,有两个支柱——剥削本国人民和剥削第三世界人民。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既有西方发达国家,也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形式独立而实质上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美国是资本主义,比如海地、索马里、菲律宾也是资本主义。第三世界为世界历史的前进和文明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巨大的贡献。第三世界居住着人类的多数。第三世界曾经以自己的不发展和反发展,养育发达资本主义。这种全球化的历史该结束了。全球化处于十字路口。

  第十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出现以第三世界为对象的发展学,包括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发展文化学之类。它立足西方理论,采用西方方法,依靠西方提供的数据,由西方政府、大学、基金会提供资助,主旨不在促进第三世界的发展而在延伸西方的发展。它属于西方经济学、西方政治学、西方文化学。恰恰是这种发展学的一位公认的先驱和取得最大成就的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告诫第三世界年轻一代学者摆脱西方的理论思路,从研究自己的需要和问题中创新思路。历史运动提出了创建第三世界发展学的任务。

  第十五,整个近代史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的历史,为第三世界发展学提供了一个理论的框架和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这主要是:

  (1)第三世界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共存亡。第三世界的一切发展,都在走向改变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性质、最终埋葬全球资本主义。

  (2)第三世界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没有压迫和剥削、第三世界从世界历史运动的客体转化为主体的全球化。这是全球绝大多数人参与的、实现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全球化。这同样成为第三世界结束自己作为第三世界存在的过程。

  (3)第三世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它贯注于第三世界发展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这种主权和独立,成为第三世界发展的最后也是最强有力的防线。

  (4)第三世界发展是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同时代的现象,是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就、避免资本主义的一切曲折和灾难的过程。

  (5)第三世界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是自己发展的源泉。第三世界人民历史创造活动积累的成功和失败经验,有着直接的、特别珍贵的意义。归根到底,第三世界的发展,是依靠第三世界人民的、第三世界自己的发展。第三世界人民的自觉的历史创造,是第三世界发展的决定性基础。

  (6)第三世界发展学,是研究第三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立足于第三世界的现实,总结第三世界人民为民族、社会、阶级解放进行探索和斗争的经验,不断基于实践的创新而进行理论的创新,以人类最大多数的历史创造丰富人类文明的宝库。

  (7)第三世界的发展,不是取消或削弱各国、各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而是使它在变化的条件下得到继承、保持和不断丰富。共同的命运使第三世界团结起来。共同的斗争使第三世界充满创造的活力。

  (8)资本主义全球化造成了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及其在第三世界的代理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对于第三世界的发展来说,前者是最大的阻力,后者是最直接的阻力。

  (9)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特别是十月革命以后,第三世界的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已经无力承担民主革命的使命。彻底的民主革命,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走向社会主义前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0)第三世界的发展,既不能仅仅归结为GDP的增长,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少数人的富裕。这是造福于绝大多数人的发展。这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及环境与社会所有方面进步的全面的、综合的发展。

  第十六,美国、苏联、中国,依次成为第三世界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国家。美国最早通过反殖民统治的暴力斗争取得主权和独立。它在自己胜利的第二天,就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转而成为第三世界的压迫者。美国道路遂告终结。十月革命开辟的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及其成就,极大地推动第三世界的解放和发展。苏联在转向美国道路时自我瓦解。苏联解体了,十月革命原则永存。这条道路由中国继续并得到创造性的丰富和重大发展。

  第十七,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背弃社会主义的失败。苏联因坚持社会主义而强大,因陷入资本主义方向的改革而日暮途穷,从社会主义强国沦为乞丐大国。这种导致国家解体的“改革”的动力,来自逐步改变性质的党和国家的领导集团。美国学者大卫·科茨称之为“来自上层的革命”。

  第十八,二十世纪大部分时间为人类提供的伟大经验是,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道路,包括民主革命并以民主革命为基础。二十世纪末苏联解体和东欧演变为人类历史提供的巨大悲剧是,丧失社会主义成果的同时,必定丧失民主革命的成果,导致复辟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第十九,第三世界发展中的苦难、曲折、探索、失败、创造和胜利,第三世界同西方发达世界的关系及其内部的关系,这种发展中阶级的民族的状态、社会经济文化的演变,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第三世界发展学研究的内容。社会主义不是在第三世界之外、更不是在第三世界之上的另一个世界,而是第三世界发展客观进程中的选择和归宿。在国际关系中,“东西”属于“南北”,是南北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卡斯特罗提出的口号是:社会主义全球化。

  第二十,第三世界发展在二十世纪末叶以来陷入重大灾难。但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导致的世界倒退和资本主义全球危机,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历新的炼狱之后,再度成为世界工人阶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旗帜。美国一家报纸承认,列宁可能笑到最后。

  第二十一,集中全球工人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绝大多数的第三世界,成为资本主义全球化苦难的最大承担者,同时成为扭转全球资本主义方向的决定性力量。世界的希望在这里。

  第二十二,人类的思维路线和历史的演进、理论的迭变以及舆论的潮来潮去,100多年来的轨迹耐人寻味。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都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个概念,但是现在走到人们在谈论全球化及其规律的时候,都不得不引述他们的著作作为理论依据的地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自觉或不自觉、赞成或反对、遵循或曲解,都成为第三世界发展乃至世界历史运动中的“别无选择”。

  这些基本论点本身相互联系和渗透,支撑架构,同时像脉搏、神经一样贯穿和流动于《全球化与第三世界》这部书。作者认为,他剩下的任务,就是援引尽可能丰富而翔实的资料和运用语言,把一切形诸文字了。

(责编:赵健)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