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

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成果简介

靳辉明  2011年05月09日14:17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和李崇富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号04&ZD002),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课题组成员有: 何秉孟、周新城、梁柱、张雷声、王金存、赵智奎、罗文东、沈强、吕薇洲等。

  如何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遇到的最大的理论课题。该成果从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所处的新的时代条件和面临的新的世界局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主要内容和重要原则

  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后,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能够对人类社会发展发生如此深刻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它是科学真理,揭示了复杂纷纭的社会现象的本质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可以对社会未来的发展作出科学的预测。作为一个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由它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构成,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也包括他的继承者在回答时代课题过程中而形成的、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功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相对于个别原理和特殊原理而言,基本原理是对更为广阔时空领域的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概括;三是具有长久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不会因为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四是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更为普遍的和根本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以下的层次:揭示整个客观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原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辩证唯物主义所包含的那些基本原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形态更替的原理,这里包括阶级社会和无阶级的社会形态;我们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因此还必须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诸基本原理、基本原则,这些原理是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适用于中国的实际,同时,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同时又是“发展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区分马克思主义不同层次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避免对马克思主义作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理解。在研究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与发展统一的原则;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统一的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所处的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世界形势

  如何认识当今的时代性质、时代主题以及时代发展的历史趋势?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哪些新课题新挑战?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世界形势下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时代问题是理论界长期关注和争论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为我们把握社会发展阶段和世界格局动向,制定革命和建设的战略和策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时代的科学认识,可以看到,当今世界仍处于十月革命开创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时代。当前,由美国的次级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动荡,再一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关于时代认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是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存亡的重大问题。迄今为止,已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伴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也更加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发源和形成来看,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是资产阶级为了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开拓世界市场、扩大世界贸易的结果;从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结果来看,全球化又与共产主义相一致,给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前提,扩大普遍交往,培育主体力量。

  如何认识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的原因、实质及其对当代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是国内外高度关注和激烈争论的问题。当今的资本主义,不仅与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生活年代相比具有诸多新发展,即使与二战以前相比也有明显变化。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集中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行社会经济制度的总体面貌,是当代资本主义诸多局部变化的集中表现。正在蔓延的世界金融风暴,则为我们揭示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特别是正在形成中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提供了一把新钥匙。这次金融危机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日益加深、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

  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科学社会主义最切近、最重要的哲学和经济学基础。正是因为有了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该成果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多年来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当今中国的具体实际,着重分析了唯物史观及其社会形态理论、阶级理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展进程、科学内涵及其在当代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继承和发展。

  该成果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在当代中国和世界,坚持、运用和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社会形态理论,是坚持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极为重要的理论前提。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阶级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对于把握阶级社会的历史发展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如何处理劳资之间的阶级矛盾,仍然是工人阶级执政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形态,既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又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不仅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而且具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是基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之上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现阶段,最为迫切的任务,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各国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东剧变后,世界各国的共产党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依据本国的现实环境,程度不同地进行了理论和政策调整,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些观点有利于人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提高社会主义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新的历史课题及其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由理论变为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新的历史课题,并面临许多重大现实理论问题和挑战。

  该成果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形势和对策、苏联社会主义演变的原因与教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譬如,成果提出,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苏联剧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性事件,有许多矛盾和因素在其中发挥作用,但其根源归根结底还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高层执行了一条背离马克思主义、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路线。这个主要因素与苏联演变这个结果有着必然联系,而经济体制弊端、原有基础及其所造成的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差距,并不能说明苏联演变的必然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成就,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主要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本原则和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具体可概括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原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原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实现国际合作与加强同世界工人阶级政党联系的原则等。这一理论体系既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又反映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普遍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又必将越出一国的范围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国际影响。

  这种探讨不仅拓展了社会主义实践形式和理论创的研究领域,有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人们把握世界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和总体面貌,认请当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趋势。

  五、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研究与评析

  马克思主义总是在同各种社会思潮的比较和斗争中,得到发展和传播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自身,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该成果对近年来影响较大的人道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析,阐明了这些思潮的演变过程、主要观点和严重危害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对待这些思潮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成果提出: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曲解、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早已有之,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很大影响,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就是在当代的突出表现。我国一些人宣扬的“普世价值”,也同这种人道主义思潮有着内在的联系,其理论基础都是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对人道主义思潮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作出深刻的剖析,才能吸取其有价值的思想,抛弃其糟粕。新自由主义作为国际垄断资本的思想理论体系,从本质上说是维护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的。对新自由主义理论中有关市场配置资源等观点值得研究和借鉴,但对将新自由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化、为国际垄断资本扩张服务的“华盛顿共识”,必须坚决反对和抵制。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相互对立,并把工人运动导向了不同的方向,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果。虽然民主社会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良资本主义的作用,但在总体上对工人运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并对科学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危害;而科学社会主义则发挥着积极向上的作用,始终代表着社会历史演进的方向。国内外敌对势力鼓吹“普世价值”的目的,是想改变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为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改变我国制度制造舆论,是美国推行世界霸权的工具;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剖析“普世价值”的实质。历史虚无主义所散布的种种言论,不仅涉及史学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做人立国的根本问题:是维护历史本来面目,还是歪曲历史真相;是高扬民族精神,还是鼓吹妥协投降;是从历史主流中吸取精神力量,还是在历史支流中寻找负面影响;是坚持唯物史观,还是回到唯心史观。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真贯彻党的“双百”方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揭穿历史虚无主义制造的种种谎言和迷雾,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维护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该成果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结合新的社会实践,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从理论探讨、经验总结和前景分析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阐述,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研究和广泛传播,澄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增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责编:赵健)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