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日至5日,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设在该司)在厦门召开全国艺术科研规划管理培训会,通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形势,通报教科司近年来艺术科研规划管理工作有关情况,并就切实做好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申报工作进行了专题培训。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张国祚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文化部教科司司长韩永进主持了会议。
会议指出,社科规划管理工作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是推动学术繁荣和创新,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舞台,是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的重要平台。艺术学科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的单列学科之一,同全国社科规划办直接管理的22个学科一样,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广大艺术科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增强责任感、荣誉感,把艺术科学研究工作同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同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
会议强调,做好艺术科研规划管理工作,要同其他学科一样明确定位,维护国家社科基金的权威性;要始终把好立项入口关和结项出口关,把好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要牢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推动哲学科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宗旨,务求精品,多出人才。
会议指出,从2007年开始,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正式更名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并实行一年一次评审。这是我国艺术科学管理体制和建设的一个重大转变和重要飞跃,体现了国家对艺术科学建设的高度重视,这为艺术科学建设提供和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科研氛围。当前,是艺术科学规划管理、艺术科研工作条件最好的时期,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视程度以及经费投入都是历年最高水平。
会议强调,国家对艺术科学建设高度重视,对艺术科学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科学规划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课题的申报、评审、立项、经费下达、课题中期管理、年度检查、课题的鉴定结项,直至后期的评奖、本地区研究状况、研究队伍发展趋势的调研分析,等等,有一整套环节。这一工作,不仅需要做大量的事务工作,同时也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水平和学术眼光。各地要对这一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建立健全地方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艺术科学管理机构,要在人力和相关工作条件上予以保证。
会议指出,在全国艺术科研管理体制上,已经明确了艺术科研的三级管理体制,即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地方文化厅局教科处或艺术科研职能管理部门、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各级管理单位要加强管理意识,明确艺术科研规划管理的任务、方式、手段及对象。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要形成全国和地方互补的局面,特别是地方应有地方的科研规划和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规划。地方的科研规划,一方面是国家科研规划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它最重要的、最具全局性和前沿性的选题要纳入国家规划,成为国家规划的重要内容。
会议明确要求,艺术科学规划管理是跨行业的管理,极具服务性、公开性、透明性,是在全社会的监督下进行的。要站在文化艺术发展的全局和大局的高度开展工作。要以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动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发掘、整合艺术科研的潜力和资源,最终实现艺术科学学科建设的整体推进,推出艺术科研的精品力作。
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天津市艺术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会上介绍了发展经验。
(责编:赵健)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