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濤蓄勢,起於涓滴﹔事業成敗,在於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互聯網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扑下身子深入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做好群眾工作,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這些重要論述為做好新時代群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無論是以“鍵對鍵”釋疑解惑,還是以“面對面”春風化雨,都必須牢牢把握做好新時代群眾工作的重要要求,樹牢群眾觀念、踐行群眾路線,彰顯實的情懷、實的方法、實的成效。“鍵對鍵”與“面對面”如同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共同成為黨員干部做好新時代群眾工作不可或缺的“金鑰匙”。
互聯網是做好新時代群眾工作的重要陣地。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1.23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9.7%,互聯網已成為人民群眾表達訴求、反映實情、參與治理的重要途徑。黨員干部要准確把握“時”與“勢”,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也要看到,少數黨員干部養成“鍵盤依賴症”,僅依靠線上渠道獲取社情民意,而不是到群眾中和實踐中,去聽民聲、察民情、訪民意。事實上,僅通過“鍵對鍵”的方式聯系群眾,很可能濾掉人民群眾藏在語氣裡的“長吁短嘆”、埋在猶豫中的“難言之隱”,久而久之,勢必會疏離干群關系、影響科學決策。究其原因,有的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祟,有的是對新時代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認識不到位。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不能僅依靠“線上打卡”,還要注重“線下扎根”。隻有以更強烈的人民情懷,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把准群眾脈搏、精准服務群眾,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才能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面對面”是開展調查研究的重要方式,是踐行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1984年10月,在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的提議下,該縣歷史上第一次問卷調查正式啟動。習近平同志站在縣城街頭向百姓發放調查表,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如今,互聯網為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提供了廣泛渠道,但黨員干部仍不能忘記“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清晨一身露水”的優良作風。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線,“面對面”傾聽群眾心聲,多看“后院和角落”,話家長裡短、問民生痛點,補齊“鍵對鍵”存在的短板,掌握真情況、研究真問題,不讓實情“縮水”、意見“潛水”、數據“注水”,為做好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
實打實,才能心貼心。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必須在“實”字上下功夫。黨員干部要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在綜合運用“鍵對鍵”“面對面”方式聯系群眾、傾聽群眾意見和訴求的基礎上,下足繡花功夫,把群眾的“關鍵小事”當作“頭等大事”辦細辦實。積極探索為民服務的新路徑新方法,及時回應人民群眾合理訴求,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難事辦妥。
為政以正、樹績以實,既是政治標線,也是行動准繩。做好新時代群眾工作,必須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讓實干家被看見、真英雄有舞台,對“電子負擔”亮劍,重點考察黨員干部深入一線解決問題的實績,把工作實效和群眾滿意度作為干部業績衡量標准,不能讓微信群裡的“收到”等同於“辦到”、不能把PPT的“精美度”等同於工作的“完成度”。
在信息化時代,“鍵對鍵”與“面對面”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既要以技術賦能推動“指尖”輕盈,提升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工作效率﹔又要以擔當實干的工作作風推動“腳尖”下沉,深入了解實際、解決問題。協同發揮“鍵對鍵”和“面對面”的重要作用,必能為做好新時代群眾工作添磚加瓦,凝聚起砥礪奮進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