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雙傳學,系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華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擘畫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行再動員、再部署。面向“十五五”,中國式現代化將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展開更加壯美的畫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持之以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磅礡力量。”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是實現全黨思想上統一和行動上一致的根本保証。深刻把握黨的思想引領力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對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凝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礡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1.
偉大事業離不開偉大思想的引領。理論自覺、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力量﹔價值先進、思想解放,是一個社會活力的來源。全面理解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的必要性,需要從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加以考量。
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是歷史唯物論的本質要求。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都互相作用並對經濟基礎發生作用。”思想是隸屬於精神層面的社會意識形態,反映著特定社會經濟基礎。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意識形態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經濟基礎產生巨大的反作用。馬克思指出:“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麼一定的意識形式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放眼世界歷史,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聲。人類社會每一次重大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歐洲文藝復興運動高揚人文主義精神,為新興資產階級走上歷史舞台掃清了障礙。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科學理論同樣具有先導性。馬克思主義為無產階級提供了“偉大的認識工具”。在科學理論指引下,全世界無產階級運動風起雲涌,沖決資產階級統治的羅網。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突破了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機勃勃,讓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更加旗幟鮮明。思想就是力量。新時代不斷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充分發揮思想文化的作用,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表明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新高度。
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優良傳統。馬克思主義政黨之所以是人類歷史上最先進的政黨,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其思想上的先進性。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人民從此掌握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精神狀態也從被動轉為主動。在先進理論的引領下,中國共產黨緊緊團結和依靠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無數艱難險阻,奪取了革命、建設、改革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創造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歷史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蘇東劇變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的嚴重挫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些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沒有同錯誤思想作斗爭,導致黨的指導思想偏離了正確方向,缺乏引領力。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否定斯大林,搞歷史虛無主義,思想搞亂了,各級黨組織幾乎沒任何作用了,軍隊都不在黨的領導之下了。”歷史啟示我們,弱化黨的思想引領力,就會造成思想上的混亂,危害國家安全穩定。
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是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實踐需要。干事創業,思想為先。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前進道路必定會有艱難險阻,可能還會遇到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從國際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冷戰思維、霸權主義、保護主義陰霾不散,新威脅新挑戰有增無減,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從國內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前所未有。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必須抓好思想建設這個基礎。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是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可靠保証。新征程上要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廓清前進道路上的思想迷霧,實現全黨全國人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的高度團結統一,匯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礡偉力。
2.
旗幟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思想引領是一個從思想認同、自覺踐行再到實踐轉化的過程。黨的思想隻有被廣大人民群眾理解和掌握,才能成為推動社會變革和發展的力量,形成強大的思想引領力。理論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開放性是黨的思想引領力的源泉,也是正確把握黨的思想引領力豐富內涵的“金鑰匙”。
彰顯科學理論的真理力量。思想引領力來自對客觀世界的科學解釋。隻有深刻洞察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理論,才能指引人們認清歷史大勢,走上歷史發展必由之路。馬克思主義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列寧指出:“馬克思學說具有無限力量,就是因為它正確。”馬克思創建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闡明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為人類指明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形成了系統科學的理論體系,“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六個必須堅持”內在貫通、有機統一,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展現出引領中國、影響世界的強大力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充分証明,理論的科學性和思想引領力內在統一、相輔相成,科學性是思想引領力的堅實基礎,思想引領力是科學性的價值體現,真理之光才能照亮前行之路。
厚植人民至上的情感力量。思想引領力來自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同。作為主觀意識的思想無法直接改變客觀世界,必須通過人的實踐活動才能轉化為現實力量。馬克思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實現什麼東西。思想要得到實現,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思想的偉力厚植於為民服務的深厚情懷之中。一種理論為人們所接受,進而轉化為強大物質力量,根本原因在於其真正反映人民群眾的心聲,能夠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從“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到“團結一致向前看”,無不彰顯黨的思想的感召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秉持人民至上,是為人民代言、為人民立言的科學理論,充分展現了“以百姓心為心”的情懷和“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境界,億萬群眾感受到思想的民生溫度,極大提升了黨的思想感召力。
體現與時俱進的創造力量。思想引領力來自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恩格斯指出:“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理論隻有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回應人類社會面臨的新挑戰,才能永葆美妙之青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將歷史與現實貫通起來,將文化與價值統一起來,展現出強大的真理穿透力、價值感召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力量、澎湃的思想動能。
展現回應關切的實踐力量。思想引領力來自對客觀世界的成功改造。馬克思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思想是否具有引領力,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實踐是主觀思想見之於客觀活動的過程。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而要做到徹底,就要抓住事物的根本,這個根本就是具有說服力的客觀事實。事實勝於雄辯,“解決”永遠比“解釋”更有說服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統一,指導中國這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推動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這一思想在指引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展現出巨大的現實解釋力和實踐引領力,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
3.
思想引領是理論的,也是實踐的。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戰略考量出發,把黨的思想引領力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不斷凝心聚力,鍛造堅強的主心骨,回答好興黨強黨的時代答卷。
推動理論創新。理論的先進,是最徹底的先進﹔思想的主動,是最大的主動。全面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就要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造,使黨的創新理論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必須把牢創新之向,堅守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堅持好、運用好“兩個結合”“六個必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不斷攀登新的思想高峰。著力回答時代之問,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把握世界歷史的發展脈絡和正確走向,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沿革和實踐要求,全面系統地提出解決現實問題的科學理念、有效對策。始終聚焦人民之盼,注重從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總結新鮮經驗,上升為理性認識,提煉出新的理論成果,著力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億萬人民心中,成為接地氣、聚民智、順民意、得民心的理論。
淨化黨內政治生態。人格力量是思想引領能夠直抵人心的關鍵要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能夠有效教育引導全黨堅定理想信念,自覺抵御各種腐朽思想侵蝕,形成強大的人格力量。注重從思想建設上正本清源,持續抓好思想建設這個修復淨化黨內政治生態的“牛鼻子”,堅持不懈深化理論學習教育,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做到思想上高度認同、政治上堅決維護、行動上堅定緊跟,為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提供強大的思想支撐。從政治生活上追本溯源,淨化優化黨內政治生態,使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時刻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讓黨內正能量充沛,讓歪風邪氣無所遁形。從優良作風上持續發力,持之以恆糾治“四風”,馳而不息解決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影響高質量發展、加重基層負擔、權力觀扭曲、政績觀錯位等問題,持續淨化政治生態,時時擦拭“作風”這面鏡子,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
創新傳播方式。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一個重要任務在於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傳播黨的創新理論,讓黨的創新理論更好被人民群眾所認同、接受。著力聚焦內容傳播,緊扣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根本任務,統籌開展理論研究和輿論宣傳,著力推出豐富多樣的理論產品,形成適應不同形式理論學習宣傳需要、面向不同群體的多類別理論讀物體系。強化全媒體意識,構建高效便捷的全媒體傳播矩陣體系,制作微視頻、微課、微電影等,生產拳頭性的理論產品,實現黨的創新理論多樣態呈現、多頻次傳播、多渠道發布、多平台運營。突出精准傳播,探索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設計黨的理論成果傳播的“算法”,堅持群眾關注什麼、理論就回答什麼,善於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生活體驗、鮮活案例、生動語言等深入淺出地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打造兼具學術深度、傳播銳度與人文溫度的理論傳播。
推動高質量發展。思想的說服力在於能夠推動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毫不動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既要有質的有效提升,也要有量的合理增長,充分展現思想偉力。以創新發展為動力,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推動我國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充分激發思想引領的源頭活水。以深化改革為引擎,依靠改革不斷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持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更好應變局、開新局,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中感悟思想偉力、激發奮進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