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 岩,系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提出“中國共產黨的文化領導權”的重大命題,明確了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極端重要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各方面與全過程作出系統謀劃和部署,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在文化領域的領導地位。深刻認識和把握黨的文化領導權的鮮明特質,總結規律性認識,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給予文化強國建設根本政治保証的重要前提。
一
黨的文化領導權首先體現在對文化建設規律的正確總結與深刻把握上。新時代以來,黨在領導文化建設的長期實踐中,既深化了對文化發展內在邏輯的本質認識,又系統性地構建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多維度、深層次的理論框架,體現出鮮明的先進性。黨通過對文化建設規律的總結與運用,創新完善文化發展理念、路徑與方法,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正確方向。
一是全面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規律。黨在領導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的辯証關系出發,立足文化發展的物質根基與社會基礎,科學制定與各時期經濟政治狀況相適應的文化發展戰略與文化發展目標,避免了盲目性與片面性。
二是全面揭示中華傳統文化發展的特殊規律。我們黨深刻剖析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脈絡、獨特屬性及功能價值,創造性地提出“兩個結合”重要原則,堅持以馬克思主義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以強烈的歷史擔當與文化自信明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與科學方法,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科學理論指導與實踐路徑。
三是全面揭示人類文明發展的一般規律。我們黨深刻洞察文明交流互鑒的必然趨勢與文明多樣多元的重要價值,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既堅守本國文化立場、吸收外來優秀文化成果,又積極倡導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不同文明間的對話與合作,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在寬廣的世界視野中不斷煥發生機與活力。
二
黨的文化領導權實質上是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蕩、政權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思想演化是個長期過程。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防線就很難守住。新時代以來,黨始終強調“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基礎”,對主流意識形態建設進行了創造性的實踐探索,將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作為新時代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的核心命題,體現出鮮明的政治性。一方面,明確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重要戰略任務。另一方面,在維護鞏固主流意識形態上切實發力。黨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完善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干部教育培訓等制度,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持續鞏固意識形態領域向上向好的態勢,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指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政治方向。
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新時代以來,我們黨科學把握文化發展趨勢,積極應對多元多變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環境,直面並解決各方面挑戰和問題,引領文化建設持續煥發蓬勃生機與強大活力,體現出鮮明的時代性。我們黨以深刻的時代洞察力和實踐創新力,理性分析文化領域新問題、新情況及新挑戰,並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和切實行動。在國際層面,直面文化霸權主義造成的價值認同挑戰,通過積極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強化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等舉措,顯著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鞏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與精神獨立性。在國內層面,旗幟鮮明反對文化虛無主義、普世價值等通過歪曲歷史、扭曲價值觀來瓦解社會共識的各種錯誤思潮,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整合引領多樣思潮與社會輿論,積極推動網絡文明建設,促進社會思想文化健康發展,不斷奠定文化認同感和國家向心力的思想根基。在黨內,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以優良作風作引領,以嚴明紀律強保障,以反腐懲惡清障礙,確保黨始終保持思想上的統一、政治上的團結、行動上的一致。
四
新時代以來,我們黨明確文化建設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根本方向,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大限度實現思想文化領域的凝心聚力,體現出鮮明的人民性。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在切實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礎上,不斷增進人民群眾對黨領導文化建設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以及情感認同。
一是著眼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把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增進人民精神福祉作為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致力於讓人民群眾享有更高質量與更高品質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是堅持把尊重文化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統一起來,從人民群眾的生活實踐中汲取思想智慧,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文化建設的參與感與歸屬感,依靠人民群眾的主動精神書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三是持續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確保文化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推動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邁上新台階。
五
黨的文化領導權並非局限於文化領域的某一隅或單一環節,而是立足於文化建設的宏觀架構,對文化發展全局進行全面深入的引領與調控。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從文化強國建設的戰略高度出發,對文化建設的多元面向與復雜環節進行了統一的規劃與協調,推動文化建設成為一個環環相扣、全面發展的整體性工程,彰顯出鮮明的系統性。
在思想輿論層面,全面領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我們黨立足“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黨管互聯網,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台、辦新聞網站,強化主流思想輿論陣地建設,推動全社會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
在文化發展層面,全面領導文化創新創造。我們黨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將文化創新深深打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標識,牢牢把握文化內容生產的原創性與理論創新的先進性,確保文化創新創造在抵御錯誤思潮、引領社會風尚中行穩致遠。
在文化工作層面,全面領導文化組織管理工作。我們黨全面加強對各類文化機構、組織及單位的領導,統籌指導文化工作隊伍與文化工作者的實踐活動,建立健全文化工作領導體制、管理機構以及政策法規體系,有效推進文化建設和管理的標准化、法治化、高效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