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回信中提出的“高水平的學術期刊要支持優秀學術人才成長”的重要指示精神,搭建高校優秀青年學者自由探索、互鑒共進的學術舞台,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中國高校社會科學》編輯部於2024年6月28日在京舉辦主題為“文化保存與城市更新”的“青年學者工作坊”(第一期)。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深圳大學、揚州大學等高校的青年學者參加工作坊。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中國高校社會科學》總編輯羅方述出席工作坊並致辭。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中國高校社會科學》副總編輯楊海英主持工作坊。《中國高校社會科學》編輯部成員參加工作坊討論。
羅方述指出,“《中國高校社會科學》青年學者工作坊”(第一期)的研討主題是“文化保存與城市更新”,旨在聚焦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提出的“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我們所生活的城市,既賡續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根脈,也凝結著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磅礡偉力,值得深思與精研。羅方述簡要介紹了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基本情況,指出工作坊設立目的是支持高校青年人才成長,培養新人、扶持后學,促進青年學者科研能力提升和思想精進。工作坊應當成為匯聚全國高校青年學術英才的家園,成為鼓勵青年學者自由探索、激發學術靈感、孵化創新思想的平台高地。羅方述指出,希望以工作坊的舉辦為契機,發現和培養一批高水平哲學社會科學青年人才團隊,促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取得更多豐碩成果。
圍繞主題,與會學者的發言內容主要聚焦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圍繞中國古代城市與鄉村在政治和經濟兩個方面的分野,討論古文獻中的城鄉世界,所涉時代跨越先秦至宋代。其中,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與保護中心程浩副教授從商代、西周和東周文獻對夏代的描述出發,並結合推斷出的夏桀之都所在地,分析清華簡的發現與整理對研究夏代歷史的重要意義。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孫聞博教授以睡虎地西漢簡《質日》的性質、所見西漢地方行政與城鄉關系以及記載的小吏個人史為討論內容,梳理了西漢前期基層官吏的城鄉移動和政治參與過程。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徐暢教授指出,唐代長安城外的曲江,既是皇家的禮儀和宴飲空間,新興士人、官僚的禮儀和交游空間,也是普通民眾的生活空間。自初、盛唐至中唐時期,文人官僚曲江創作主題發生的變化,寄托了家國興衰以及對自我生命短長的體悟。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王旭副教授指出,兩宋時代城鄉關系演變受到城市空間外拓、城市經濟發展、城市人口增加以及土地兼並等因素的影響,附郭田的農作物種植、土地交易、耕作者、景觀等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第二,關注城市治理與公共服務,探索城市治理現代化新路徑。全社會通過構建高品質城市形態、實現高質量城市發展,從而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圍繞相關議題,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武文杰教授指出,“增強公共服務可及性與均衡性”理念圍繞“空間功能—空間評估—空間治理”的脈絡展開,以改善城市微觀公共服務供給空間與需求空間的合理匹配問題為核心,有助於提升城市人民生活品質、增強城市宜居性。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王曉夢研究員以北京一小區社區營造項目為例,關注基層政府和社區居民兩個主體,在治理過程中的主體互動與主體認知如何型塑公眾參與的行動策略。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講師沈郊以游戲《原神》為例,從文化價值觀的角度指出,數字文娛產品已成為城市文化傳播的新媒介,為城市文化產業傳播注入了新動力。深圳大學美學與文藝批評研究院李丹舟副教授在線上參會,她提出,新時代城市建設應推動城市治理的“創意轉向”,以創意治理來統攝城市的創新性發展,在全球城市競爭中塑造獨具魅力的中國城市品牌。
第三,以文化遺產、旅游與城市文明為切入點,探討如何立足城市文化根基,發軔城市文化脈絡,把握城市發展的價值取向,實現城市朝著更加優質均衡方向發展,滿足中國式現代化對城市文明提出的新要求。對此,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齊驥教授指出,文化旅游既能夠增強城市文化的傳播力與影響力,又能夠賦能城市發展的輻射力與競爭力,還可以充分提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豐富度與活躍度。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溫雯副教授認為,城市作為文化的容器,為文化遺產提供了生存、展示和活化的空間,並帶來技術迭新和復合人才﹔文化遺產也為城市提供文化記憶和文化資源,促進形成城市文明。上海師范大學影視傳媒學院王元副教授指出,保護傳承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主體性建構的應有之義,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更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關鍵之舉。在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需要從文化治理、法律治理、社會治理等多重途徑共同構建城市文化遺產安全治理體系。上海師范大學全球城市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昉昊指出,基礎設施在對於社會、群體以及人的改造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與作用。當代中國豐富多樣的基礎設施建設文學文本,如《龍須溝》《工地》《地鐵》等,幫助我們去思考與理解社會主義城市化發展進程中的勞動邏輯。
與會青年學者一致表示,這次工作坊是一場具有歷史縱深、理論厚度和現實關切的研討活動﹔是一場跨學科、跨地域、多維度的學術對話﹔是一次立足新時代、直面真問題、孵化新成果的思想交流。大家認為,在“《中國高校社會科學》青年學者工作坊”這個平台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得到了展示,通過與同代際優秀學者的交流切磋,自身學術視野得以拓寬,學術靈感得到激發,學術研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