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古今如旦暮 表裡見乾坤

劉延玲2024年05月20日10:18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劉延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學人小傳

王寧,1936年生,浙江海寧人。語言文字學家,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1954年至1958年在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讀本科,1961年至1964年在北京師范大學讀文字訓詁學研究生。1958年起任教於青海師范學院(今青海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職於青海省文學藝術創作研究室等。1983年調回北師大任教。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所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等。領銜研制《通用規范漢字表》《基礎教育用漢字部件規范》《印刷楷體字字形規范》等多種國家語言文字規范。著有《訓詁方法論》《古漢語詞義答問》《訓詁與訓詁學》(以上與陸宗達合著)、《〈說文解字〉與漢字學》《訓詁學原理》《漢字構形學導論》《漢字與中華文化十講》《餐桌上的訓詁》等,主編《古代漢語》《訓詁學》《漢字學概要》《中國文化概論》等教材,《辭源》(第三版)修訂主編之一。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北京師范大學古代漢語教師團隊合影,前排中為王寧。

王寧(中)與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陸宗達(右)、曹述敬在一起。

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王寧是章黃之學的當代傳承人之一。

“章黃學派”是現代中國學術史上一個重要的學術流派。在新舊文化激烈撞擊的年代,章太炎、黃侃既是革命者,也是傳統學術的捍衛者、傳承者。對他們而言,“革命”是本色,“學問”是底蘊,其精神的內核是愛國、科學。因為愛國,他們才能在逆境中肩負起“繼往聖絕學於未來”的文化使命。因為崇尚科學,他們才會運用現代理論方法大膽創新,承上啟下,成為中國現代語言文字學的重要奠基人。

王寧對章黃之學的精神實質有深刻理解,尊崇、信守師承,但沒有門戶之見,師古、存古,但不泥古、復古,堅守傳統文化的立場,但不保守、封閉。數十年來,她立足於漢語漢字的特點,溝通古今,融通中西,兼容文理,使章黃學術在新時代有了嶄新的發展。

步入學術殿堂

1936年7月,王寧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她的父親曾任膠濟鐵路工程師,精書法,通英語,教她讀過《古文觀止》和《唐詩三百首》。王寧先是在青島入讀太平路小學,又到聖功女中(今青島七中)讀初中,1950年轉到北師大附屬中學。那時的王寧,能跑善跳,愛好體育、芭蕾﹔迷戀數學,擅長語文。因為成績優異,1954年她被保送到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讀書。1958年大學畢業,響應“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召喚,她報名支援邊疆,被分配到青海師范學院(今青海師范大學)。她本想教文學,但因為普通話說得標准,被分到了漢語教研室。青藏高原的生活是艱苦的,工作的艱辛更是一言難盡。

1961年,王寧考回母校讀研究生,走進章黃弟子陸宗達先生的課堂,跨入了傳統語言文字學的學術殿堂。在《我與中國傳統語言文字學》一文中,王寧回顧了步入專業的艱難歷程。點讀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系聯《說文》,讀注疏,學音韻。除了這個學科的艱深晦澀,她還要承受思想上的掙扎。作為一個充滿現代意識的青年,她惶惑,自己鑽研的學問到底有無存在的價值?古代文化積澱如此深厚,她到底能繼承多少?還有可能、有必要往下傳嗎?她一邊刻苦學習,一邊認真思索,尋求答案。因為求知若渴,因為珍惜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困難和困惑並沒有讓她失去學習的熱情。她在冷板凳上坐下來,一天十幾個小時,慢慢從枯燥、單調中找到了樂趣。她發現,古人並非遙不可及,古今不是隔絕的,詞義是古今貫通的,現代漢語裡幾乎沒有一個詞不跟文言文發生關系,這讓她喜出望外。不僅如此,她還發現,如果得其理、明其法,就能提高讀書的效率。黃侃有言:“夫所謂學者,有系統條理,而可以因簡馭繁之法也。”她深刻體會到,從語料中把握現象,經由現象分析總結本民族語言規律,再把理性認識放到普通語言學中去對照、檢驗,這是一劑良藥,可以擺脫盲目閱讀材料帶來的煩瑣、重復。

1964年,從讀書中找到了樂趣的王寧,一邊沉浸在學有所獲的快樂中,一邊面臨畢業抉擇。想到在青海遇到的挫折,她很想留在北京照顧母親,但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她還是決心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於是返回了青海。那時候運動多,王寧經常下鄉。每次下鄉,她總會偷偷帶著古籍或是音韻學卡片,一有空就拿出來溫習。房東大娘讓小女兒悄悄在她的油碟裡加兩根燈捻兒﹔遇到艱苦的農活,隊長悄悄把她拉出隊伍,囑她在家念書。這些淳朴、善良農牧民無私的幫助,讓王寧的心安定下來,她暗自發誓:“如果有一天,我還能從事自己的專業,我將去其艱澀,求其平易,讓它盡量貼近普通人。”

這些普通人的呵護,也讓王寧對“章黃學派”所弘揚的民族大義有了更深切的共鳴和認同。“語言的意義實際上控制著語音形式和書寫形式,其中蘊積著幾千年民族文化的內涵,本身又有許多饒有趣味的發展規律,實在太值得深入研究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固然要求得經濟的發達,然而失去自己的文化,精神便無所依托,這才是真正失去靈魂。”她對師承從有所懷疑到堅定信心,由自發到自覺,由理解到信服、尊崇,面對先行者對未來的召喚,她產生了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不移地踏上了繼往開來、守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的學術道路。

傳承冷門絕學

1979年,王寧被借調到當時的文化部工作。那時,她已在青海省文學藝術創作研究室工作了七年。在陸宗達的鼓勵下,王寧決定盡快回歸專業。就在當年,她重返青海師院,開設訓詁學課程。后經多方努力,1983年王寧正式調到北師大中文系任教,擔任陸宗達的學術助手。多年的學習和教學經驗使她深知,對於古典文獻的熟稔,現代人顯然無法超越古人,但她堅信,“一切寶貴的遺產,如果要想傳播下去,都必須適應當代人,因而必須在理論方法上與現代接軌”。在陸宗達看來,古漢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個義,絕不是孤立的,他的胸中裝著一個先秦古漢語詞義系統的寶藏。王寧從老師那兒接受了豐富的古代文獻語言文字材料,並在他的啟發下對傳統文字訓詁學的理論、方法進行了思考。回到老師身邊,她很快遵師囑,將自己讀研究生時請教陸先生的記錄進行整理,以更通俗易懂、便於與現代語言學對話的語言,對老師思想進行詮釋和解讀,寫成幾篇文章,集成1983年出版的《訓詁方法論》。

十年后,這本書吸引了在讀大學的我。為了順暢閱讀古詩文,我在圖書館閱覽室逐一翻閱訓詁學教材,驚喜地發現了這本小書:《訓詁方法論》,陸宗達、王寧著。書的內容很專業,行文卻是如行雲流水,讓人耳目一新。著者以簡馭繁,總結出“以形索義”“因聲求義”“比較互証”三種主要訓詁方法,言簡意賅地揭示出一個充滿魅力的先秦字(詞)的意義關系世界。一口氣讀完,我竟生意猶未盡之感。這本看起來不那麼厚重的書,內容與形式相得益彰,思路清晰,用例新鮮,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例証,至今難忘。比如“遇”“偶”“耦”“隅”等同源詞,音近義通,無論表示“相遇”“相匹”還是“同耕”“牆角相交”之義,都有“兩兩相合”的詞義特點。就這樣,這本書使我跟王寧老師結緣。從1995年到2001年,我在北師大跟隨她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在我讀書期間,老師們不約而同地講到一個笑話,20世紀80年代在某地召開訓詁學會議,有人誤將“訓詁學”說成“訓話學”。莞爾之余,我能隱隱體會到,在歷經近40年的斷裂之后,訓詁學這一冷門絕學,愈發鮮為人知的落寞處境,以及亟待復蘇的緊迫感。

訓詁學是追根溯源的工具,是通往中國古代文化的橋梁。具體說來,訓詁就是疏通字詞,消除因時空阻隔帶來的古語方言障礙,使現代人閱讀古代文獻像川河一樣暢通無阻,“古今如旦暮,別國如近鄰”。

在訓詁學的重生與復建、發展進程中,《訓詁方法論》別開生面,率先提出“訓詁方法科學化”的主張,在當代訓詁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學界給予此書很高評價,稱其為“當代訓詁學理論的開創著作”。何九盈在《20世紀的漢語訓詁學》一文中說,“迄今為止,這是唯一一本專講方法論的訓詁書”。

王寧清楚地認識到,訓詁學使人感到玄奧艱深,不敢問津,感覺難懂、難學,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無論是作為“學”,還是“術”,傳統訓詁學經驗性的東西太多,缺乏系統、透徹的理論、方法。在陸宗達去世后,她繼續完善理論訓詁學,推動這一傳統學科的現代化。1996年,《訓詁學原理》問世。這是一部闡發訓詁學原理的力作,厘清了訓詁學與相鄰學科的關系,闡發了訓詁學自身的理論體系,指出訓詁學“奠定了漢民族語言詞義學的基礎”,在語言學領域應當與漢語詞匯學、語義學銜接。此書從理論上清理訓詁學概念,如厘析字與詞的關系,分析“反訓”等術語,清晰嚴密,可謂的論。這本書還以相當的篇幅,論述訓詁學在幾個重要領域的應用,如《辭源》修訂,離開訓詁學就難以完成。

2023年,《訓詁學原理(增補版)》面世,距離初版已經過了27年。此書系統論述了基於訓詁學的漢語詞匯語義學,再次強調意義是最具有民族性的語言要素。增補的28篇文章,體現了她多年來在理論訓詁學創建方面的新思索和新發現。漢語的特色是特別重意義,漢語詞匯語義學的發展和完善,必然依靠訓詁學的成果。基於對結構主義、認知語言學、功能語言學等語言學前沿理論的了解,她堅持“走適應漢字漢語特點的自主創新之路”的學術理念,一心要把訓詁學這門有特色的古老學問激活,使其在當代語言文字學中找到恰當的位置,既能與現代語言文字學前沿理論研究平等對話,又能有效應用在語文教學、語言文字規范、辭書編纂、傳統文化傳承等領域。

訓詁學以詞義為中心,漢字學以字形為對象。在文字學方面,王寧從《說文解字》中發掘出“小篆構形系統”,並由此創建了以描寫為主的“漢字構形學”,展開了漢字史的系統研究。漢字構形學上溯甲骨文、鐘鼎金文、東方五國古文,涵蓋出土漢簡隸書以及宋代刻版、遼宋石刻等實用文字,運用基於“六書”生發的11種漢字構形模式,分析描寫漢字在不同時段的共時使用狀態,重新描述漢字的歷時發展過程。2001年《漢字構形學導論》一書出版,其影響力輻射至漢字規范、識字教學、對外漢語等應用領域。同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王寧接替師輩投入語言文字標准化和國際化之中,參與漢字形碼審定、漢字部件規范研制、漢語平衡語料庫建設、簡繁字自動轉換設計、科技名詞漢譯等工作。21世紀初,《通用規范漢字表》《古籍印刷通用字規范字形表》《中文信息處理用GB.13000字符集漢字部件規范》《常用漢字部件規范》等一系列標准的發布,無不凝聚著她的才智和付出,她還為此撰寫了多篇理論文章以回應外界的關注。

通過理論創新和系統構建,王寧促成了訓詁學和漢字學這兩門學科的現代化轉向,同時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也使這兩門學科實現了現代轉型。長期以來,整理古籍資料的辦法主要是跑圖書館,手工做卡片,既費時費力,又難以做到全面、精確。王寧以其敏銳、超前的眼光,於1993年就在北師大創建了“漢字和中文信息處理研究中心”,將冷門、古老的學問和熱門、現代的工具聯結在一起,成為我國最早使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古漢字與古漢語研究的學者之一。王寧率領的團隊使用數字化手段推進傳統語言文字學研究和發展,完成數字化《說文》學、碑刻典藏與楷書實用文字整理、“中華大字符集創建工程”“甲骨文拓片資源庫與原形字庫及其檢索系統”“歷代碑刻與手寫文字數字典藏和屬性描述”等大型數據庫項目,創建小篆、甲骨文字庫,建立“數字《說文》研究平台”,研制出《超文本〈說文解字〉教學科研系統軟件》等,真正實現了信息時代的“數字漢字學”。古文字以多種創新方式走進信息時代,被賦予新的生命活力,也使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現代世界。

近年來,由王寧領銜的北師大古代漢語教師團隊,因成績卓著獲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中國傳統語言學現代化科研創新團隊”等榮譽稱號。

走出象牙之塔

盡管王寧專注於創建理論訓詁學,但她一直沒有忘記多年前的誓言:“去其艱澀,求其平易。”她很清楚,“對於社會科學來說,普及是忽視不得的。一門學科一旦走入‘象牙之塔’再也走不出來而與社會隔絕,離死亡也就不遠了”。隻有被現代人接受,訓詁學這一冷門學科才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她深知,普及絕不意味著把學問庸俗化,隻有經過研究,去除繁冗,擷取精華,才能向社會普及。“應用和普及,把艱深的東西講得通透,是對職業學者最大的考驗。”她始終默默踐行著內心的承諾,從1986年陸宗達、王寧合著的《古漢語詞義問答》出版,到2022年王寧著《餐桌上的訓詁》熱銷。她用訓詁學解讀烹飪飲食文化,用漢語的博大精深詮釋中華美食的豐富多彩、源遠流長,讓訓詁學“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走出書齋的方寸之地,走近市井的人間煙火,走進更多人的心裡。

與章黃生活的時代相比,一個世紀之后,漢字的命運可謂峰回路轉,王寧卻發現,“當今人們對漢字的認識,似乎日漸生疏,熱情之余,誤區也不少”。研究漢字半個多世紀的她,有時會產生與大眾對話的沖動。盡管還有許多個人著作沒有整理出版,可她仍花時間投入指導中學語文教育,利用互聯網、新媒體傳遞語言文字知識,播撒文化的種子。2015年,王寧欣然應邀在國家圖書館主講“漢字與中華文化”,並將授課視頻發布在國圖公開課網站上,如今在線播放量已達到167萬人次。這當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為了講解得“深入淺出,清楚明晰”,她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講好課不容易,把講稿編成書,也難。在公開課框架基礎上,她花了一年多時間,大量增刪,把講稿整理成《漢字與中華文化十講》。此書語言風格既通俗平易,又不失雅潔之美,獲得了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並登上2018年“中國好書”榜。2017年,在中央電視台與教育部主辦的《開學第一課》上,她主講“字以溯源”,將漢字的魅力傳遞到萬戶千家。“人文學科是認識自己,但自己不等於‘我’,而是整個人類。”她樂於將己之所學服務於社會,願意看到更多的人提高文化素養,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多年來,王寧一直關注語文教學。她認為,語文教學就是母語教育。語文的核心素養,是母語的建構與應用能力。語文課程凝聚著深厚的民族文化,講解既要符合科學規律,又要注重人文內涵——優美的語感、豐富的情感、閃光的哲思。語文教學取決於教師素養,她非常重視師范教育,關心基礎教育與本科教學。她曾在北師大三次主持全校試點的人文文化課和大學語文課,也曾是教育部高等師范面向21世紀教改指導委員會中文專業召集人,參與《語文基礎教育課程標准(2011)》的修訂,還擔任《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2017年版)研制組組長。在中小學語文教學方面,她撰寫了《文言文閱讀基本能力培養》《語言學與語文教學》《漢字教學的原理與各類教學方法的科學運用》等多種論著,對語文教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從讀中學、大學、研究生到調回北師大工作,王寧與母校結下了不解之緣。2020年,從教60余年的王寧榮獲北京師范大學“四有好老師終身獎”。她捐出獎金,成立“北京師范大學穎民文化教育基金”。她說,“用陸宗達先生的字‘穎民’命名,是為了紀念我的老師。”“穎民”意為“使人民聰穎”。作為章黃學派的傳承人,她牽挂的始終是人民。她從來不后悔成為一名教師,慶幸自己在北京師范大學任教,一批批大中小學教師從這裡走向社會,成為億萬普通人的老師。

王寧是幸運的,良好的家庭教養、學校教育,加上天資聰穎,勤奮好學,造就了她的出類拔萃。她牢記父親的教誨,“戒驕戒躁戒任性,耐勞耐苦耐吃虧”,從不嬌慣自己。盡管經歷過艱辛生活的磨礪,經歷過專業學習的艱苦跋涉,她有過沉思,有過迷茫,有過一時動搖,但她沒有被打垮,反而變得更為強大,將種種苦難轉化為對學術事業的執著和堅定。

作為一位文字訓詁學家,王寧沒有故步自封,自覺邁出了學科的“小格子”,不斷超越自我。她立足傳統語言文字學,從訓詁學、漢字構形學、漢字字體學、漢字書寫學到漢字規范、辭書研究、語文教學,大至學科建設、國家標准規范的確立,小到幼兒識字、兒童讀經、中學生寫文言作文、字母詞的使用,從傳統語言學到現代中文信息處理、學風建設、文學創作和文藝評論,從高屋建瓴、新見迭出的學術論文,到知人論世、真摯通透的隨筆散文,涉及的領域之寬之深,令人嘆為觀止。正如王寧所言:“一個人永遠不停止思考,不懈怠學習,不終結信息,不放棄追求,他的體和魄都會永遠充實而有營養。”

本版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責編:孫凱佳、黃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