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高帆: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

高帆2024年03月26日14:51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

作者:高帆,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觀察與思考】

202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系統闡述了新質生產力的理論內涵和主要特征,強調新質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作用毋庸置疑,路徑值得深入探究。在操作層面,應堅持實踐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錨定經濟體制改革和結構轉化的關鍵環節,以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為主線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全要素生產率是指經濟增長中扣除勞動、資本等要素投入數量等因素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后的余值,或者說因更有效配置資源實現的額外增長,通常表現為技術進步、體制改革和組織管理改善等無形要素的作用。從形式上看,它是剔除要素數量投入的成果分解余額。從本質上看,它是要素質量以及組合方式變革形成的產出貢獻水平。因此,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形成的產出貢獻與一系列的經濟制度相關。

在企業生產層面,全要素生產率體現科技創新及成果應用程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契合新質生產力的“高科技”特征。企業生產的產品數量取決於要素投入和要素組合效率。在要素供給給定的條件下,科技進步可以通過擴展要素類型(例如數據成為新要素)、提高要素質量(例如勞動者素質提高)、改進組合方式(例如生產自動化程度增強)等形成產出增長。科技進步直接影響全要素生產率,通過突破要素供給的約束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從而賦予生產力新的動力源泉。我們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就是因為科技進步提升了全要素生產率。

在供求對接層面,全要素生產率體現生產端對需求端的回應能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契合新質生產力的“高效能”特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從供給端向需求端的轉化是“驚險的跳躍”。效率反映的是生產領域中要素投入向產品產出的轉化水平,體現供求體系中產品供給對市場需求的滿足程度。當前我國消費需求呈現規模擴大、結構多元的顯著趨勢,居民對生態、教育、保健、數據等產品的需求在擴展,企業對信息化、自動化等設備的投資需求在增長,對這些需求的回應能力越強,表明全要素生產率的水平和經濟效能就越突出。

在國民經濟層面,全要素生產率體現新發展理念的貫徹水平,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契合新質生產力的“高質量”特征。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全要素生產率與新發展理念的貫徹實施緊密關聯。創新發展體現為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貢獻度在提高,協調發展體現為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因結構優化而具有持續性,綠色發展體現為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契合了需求結構的轉型,開放發展體現為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來自全球資源配置程度的提高,共享發展體現為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能夠獲得需求維度的支撐。

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既取決於“技術”因素,即科技的進步程度,也取決於“制度”因素,即經濟制度的調整能力,因為制度創新對技術創新會形成激勵和保障作用。推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以此匯聚形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強大力量,必須統籌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

一是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遵循不同科技創新的發生規律,在分工協作中激發各類主體的創新活力。充分發揮國家在創新資源配置和激勵評價導向中的作用,優化研發經費投入結構,提高基礎研究投入水平,利用新型舉國體制著力推進基礎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佔領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制高點”。立足我國市場規模超大、企業數量龐大、企業類型多樣的國情,完善價格、供求、競爭等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激勵企業因地制宜開展科技創新,尤其是應用型科技創新,推動企業依靠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增強競爭力。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創新共進中形成創新蓬勃發展的整體格局。

二是提高成果轉化效力。科技創新的生命力在於應用,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也有賴於創新成果的轉化。當前我國科技成果在專利產業化率、轉讓率、實施率方面都有待進一步提高。應堅持將成果轉化作為科技創新和生產力發展的關鍵鏈接點,完善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協同機制,打通研究-開發-應用-推廣的主要堵點。在創新成果評價中,凸顯轉化程度和應用效果的份額,在科技成果分配中,提高轉化機構或個體收益的權重。發揮產業、財稅、金融等政策的杠杆作用,推動科技研發與國家戰略、企業需求更好對接,提高科技成果產業化服務水平。

三是增強人力資本推力。人力資本是全要素生產率的核心推動因素,加快從“人口數量紅利”轉向“人口質量紅利”至關重要。為此,政府財政支出中應加大對教育、醫療等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醫療等服務的供給水平,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縮小城鄉居民在教育、醫療資源獲取中的差距,提高對農村基礎教育、基本醫療的財政支持水平,利用信息化技術等推進城鄉教育、醫療一體化。

四是提升市場需求。全要素生產率反映了供給對需求的滿足程度,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因素,需從能力和意願兩端發力來提高需求水平。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同步發展資本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等各類產業,提高就業創造能力。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著力壯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激勵微觀主體在預期穩定條件下擴展當期消費。

五是消除要素流動阻力。全要素生產率折射了要素組合效率,這種效率提高是通過要素流動和再配置實現的。應切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協同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促使城市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耕地“三權分置”改革﹔著力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引導資本更多向科技、綠色、養老等領域流動﹔加快完善全國統一大市場,提升要素在城鄉、區域、行業間再配置水平。

六是釋放營商環境潛力。全要素生產率與企業行為密不可分,而企業行為受營商環境影響。必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准則改善營商環境,加快完善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地方政府績效評價體系和財政管理體系,將營商環境改善放在評價體系突出位置。

(責編:金一、黃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