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國有林區生態經濟模式建設研究

2024年03月07日16:53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東北林業大學曹玉昆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有林區生態經濟模式建設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3BJY032),最終成果為同名研究報告。課題組成員有:朱震鋒、朱洪革、王玉芳、劉向越、任月、周丹、王珊珊、李朝洪、崔慕華。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進入21世紀,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都面臨著積極探索包含了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等要素在內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現實挑戰。其重中之重是要加快創新經濟發展模式,從根本上打破傳統的環境、經濟對立的二元化經濟模式,建立一種真正將環境與經濟內在統一起來的生態經濟模式,將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雙贏目標建立在自然環境的可承受范圍內,實現自然、生態、社會三者的良性循環,從而創建出一個復合型的生態經濟系統。

國有林區是我國林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個典型區域,除了林區的地理空間分布特征之外,同時又有著在資源、經濟、社會乃至企業等多個層面上的一系列復雜內涵。縱觀國有林區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森林資源在其中可謂扮演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角色。國有林區在森林資源採伐利用和經營保護等方面的政策變動對“依林而生、以林為繼”的國有林區“生態、經濟、社會”復合系統都將造成重大影響。這種沖擊和影響的作用機理與西方發達國家早期工業化過程中出現的老工業區、老基地等資源型“問題區域”所承受的“資源詛咒”類似,但不同的是,造成國有林區詛咒之殤的森林資源屬於可恢復的、具有生態功能的特殊資源,這種特殊性賦予了森林資源和國有林區在改善生態環境、尋求資源型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建立戰略資源儲備等方面的重大使命。

2015年國有林區開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階段,伴隨全面停伐政策落地,一方面,林區承擔著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的重大使命﹔另一方面,林區又擔負著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改善民生的重要職責。借助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政策機遇,橫亙在國有林區經濟和資源、產業和環境之間的巨大阻礙成為現階段林區社會、生態、經濟復合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為了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加快破解林區發展困境,探索將林區天然的自然資源稟賦與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建立緊密聯系,積極構建符合生態經濟模式發展內涵、兼顧林區生態資源保護與經濟轉型發展的產業生態化發展機制不失為一種國有林區發展模式創新的有益嘗試。本課題正是基於上述考慮,專門選擇以黑龍江森工林區為典型案例,系統探究在國有林區當前面臨的一系列復雜形勢下,如何依托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引領林區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社會經濟轉型發展。

該成果基於上述研究背景,以黑龍江森工林區為例,通過系統了解和掌握近年來國有林區生態經濟發展的總體狀況,並對林區產業生態轉型發展實踐進行具體分析和客觀評價,構建了國有林區生態經濟發展模式設計的理論框架,並提出生態資本市場化、產業結構生態化、產業組織生態化等不同生態經濟發展模式,最后,構建了國有林區生態經濟模式有效運行的支撐保障體系。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

(一)該成果的主要內容

(1)系統掌握以黑龍江森工林區為代表的國有林區產業生態轉型發展狀況。課題組成員憑借長期以來針對國有林區生態經濟社會系統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優勢、成果積澱及持續跟蹤調研,收集了大量林區林業產業生態轉型方面的第一手資料,涉及生態產業投資、非木質林業產業發展、生態資源開發利用等領域﹔結合中央對國有林區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以黑龍江森工林區為例,系統描述了林區產業生態轉型及生態經濟發展的總體概況,並對具體實踐做出客觀評價,認為林區產業生態轉型效率一般,同時明確提出實踐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創新能力不足、缺乏資金保障、基礎實力薄弱及改革滯后等。

(2)應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揭示了國有林區產業生態轉型發展的影響因素,並分別從產業結構生態化、產業組織生態化等方面專門闡述了有關因素對國有林區產業生態轉型的作用機理。結合對國有林區產業生態轉型發展的深刻了解,建立從高級到低級的雙層影響因素體系,第一層包括產業結構生態化因素和產業組織生態化因素,第二層因素分別隸屬於第一層因素的兩類指標。借助灰色關聯分析方法的測算結果,從產業結構生態化的角度出發,得到:產業發展格局、資源消耗水平、勞動生產率等因素對國有林區產業生態轉型發展具有直接影響﹔從產業組織生態化的角度出發,得到:勞動力就業結構、產業集聚水平等對國有林區產業生態轉型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此外,國有林區發展生態經濟,不應隻注重產業結構生態化調整,還需有效發揮產業結構與產業組織間的關聯互動效應,協調全面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國有林區產業生態轉型發展,為進一步探索設計國有林區生態經濟模式提供支持和啟發。

(3)綜合國內外關於生態經濟發展評價的研究成果,因地制宜構建國有林區產業生態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嚴格遵循全面性、科學性、系統性、獨立性與可比性相結合及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相結合等基本原則,充分參考國內外關於生態經濟發展評價的專門研究成果,並結合國有林區社會構成、產業結構、資源監督管理以及生態建設等方面的特殊情況,構建了國有林區產業生態化發展水平的三層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目標層、准則層及操作層。深刻分析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中不同指標的基本內涵,特別是對三級評價指標的計算過程及正(+)逆(-)關系進行具體呈現。

(4)運用熵權法及TOPSIS模型對國有林區產業生態發展水平進行科學評價。根據已經構建的國有林區產業生態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綜合運用熵權法及TOPSIS模型,採用2007~2016年的相關統計數據,以黑龍江森工林區為例對國有林區產業生態發展水平進行科學評價,2007~2012年林區產業生態發展水平處在初級成熟發展階段,2012~2016年則達到中等成熟水平,反映了國有林區生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基本現狀。

(二)成果的重要觀點

(1)科學構建了國有林區產業生態化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對國有林區下屬林業局、黑龍江森工總局等重要單位的調研走訪,基於對國有林區產業生態化轉型現狀的系統了解和認識,結合國有林區生態經濟發展影響因素的實証分析,以產業結構生態化、產業組織生態化為切入點,構建了由“國有林區產業生態化發展水平(目標層)—產業結構生態化發展水平、產業組織生態化發展水平(准則層)—三次產業比重、全員勞動生產率、單位GDP能耗、能源消耗彈性系數、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廢水排放達標率、就業區位商等16個評價指標(操作層)”構成的三層評價指標體系。本體系將國有林區生態資源及林業產業發展的客觀情況納入其中,有別於一般的區域生態經濟發展的評價體系,更加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符合課題研究需求。

(2)提出了國有林區生態經濟發展的3種典型模式。充分考慮國有林區生態建設、產業轉型及體制機制改革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綜合林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情況及產業生態化發展水平、影響因素等研究分析結果,提出了國有林區生態經濟發展的3種典型模式:一是生態資本市場化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將國有林區生態資本融入市場化運營過程當中,並確保生態資本所代表的生態系統以及市場所代表的經濟系統之間的協同發展,過程中需要持續優化森林資源向生態資產和生態資本過渡的條件、強化國有林區生態資本市場化的關鍵構成要素。二是產業結構生態化的生態經濟模式,積極構建符合生態經濟發展要求的生態型產業結構,這種產業結構是相對於傳統的粗放型產業結構而言,這種產業結構對國有林區高質量的綠色發展形態進行了集中體現,該模式在實踐過程中需要創新林區經濟生態轉型發展的基本理念、加快林區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布局、優化產業部門間生產方式及能源消費結構等。三是產業組織生態化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強調產業組織的行為特征與環境、資源和生態要素之間所存在的關聯關系及影響。通過不斷地優化和改善產業組織形態以及行為特征,使得國有林區產業系統能夠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自我組織和自我調節,這種組織和調節以符合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而展開,在特定的約束條件下實現生態經濟快速發展。

(責編:金一、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