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孔祥智: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孔祥智2024年03月05日16:11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作者:孔祥智,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  

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中之重。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為進一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做好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明確了方向。

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首先,要使農業形成產前、產中、產后完整的產業鏈條,包括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業技能培訓、農業資金供給、農業機械服務、農產品烘干儲藏、農產品初級加工和深加工等環節,並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隻有這樣才能保証農業實現低成本投入、高價值產出並形成合理的價值鏈。其次,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既包括生物技術等促進動植物生長的技術,也包括旨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大數據、智慧農業等技術。能夠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形成技術創新通道,不斷取得核心前沿技術突破並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再次,形成現代化的農業經營體系,包括農業生產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從次,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耕地資源,提升耕地質量,促進農田永續利用﹔形成高效用水用肥技術體系,減少資源浪費,改善農業農村環境﹔修復農業生態,提升生態功能。最后,增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供給保障能力。大產業之“大”,就是要充分挖掘各類農業資源,農林牧漁並舉,推動農業種養、加工、流通等全環節一體發展,提升全產業鏈價值,生產城鄉居民生活所需要的品種豐富的農產品,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穩產保供。

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圍繞“大”字做文章,體現大農業、大科技、大開放、大融合。

大農業,即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踐行大農業觀,就要在確保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的前提下充分開發各類資源,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並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食物需求。大農業是全產業鏈性質的現代化大產業,尤其應注重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為此,一是加強區域性預冷烘干、儲藏保鮮、鮮切包裝等初加工設施建設,減少收獲或加工環節的浪費﹔二是推廣應用新型殺菌、高效分離等精深加工技術﹔三是推進農產品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四是鼓勵大型農民專業合作社辦加工業,把加工增值利潤盡可能留給農民。

大科技,是指提高農業產業的科學技術貢獻率、農業機械化和裝備化水平。2022年,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2.4%,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3%,但距離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耕地就那麼多,穩產增產根本出路在科技。當前農業科學技術創新的重點方向,是實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項目,實現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統籌推進前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端技術模式集成、后端適用技術推廣,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農業機械化的主攻方向,首先是應針對薄弱地區(如丘陵地區)、薄弱作物(如土豆、甘蔗、油菜等)、薄弱領域(如適用於大棚、溫室的小型、方便機械)和薄弱環節(如玉米山地播種環節等)提升機械化水平﹔其次是加強自動化、數字化,在尖端技術應用方面趕超發達國家。農業裝備化的主攻方向,一是不斷提高現有各類溫室的技術水平和容積率,穩步擴大生產水平高的連棟溫室和日光溫室的規模﹔二是提升監測田間水分、溫度、風力、虫情、病情的儀器設備的裝備水平。總之,作為現代化大產業,我國農業的科技水平總體上應力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大開放,是指我國農業應更加積極主動與國際接軌,在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解決供需缺口。首先,不斷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即使是完全不出口的農產品也要降本增效,不能依靠政策和補貼維持國內市場份額,對於淨出口的農產品更應如此。目前,我國是世界第一農產品進口國、第五農產品出口國,對農產品國際市場的影響日益增加,應努力打造農業國際品牌,讓世界了解中國農產品。其次,大力推動農業“走出去”,有效化解農產品國際貿易風險,優化國內農產品供應鏈,提高農業產業韌性。

大融合,具有多重含義。一是按照中央的要求,解決城鄉要素流動不順暢、公共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從根本上消除影響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二是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堅持農文旅融合,培育生態旅游、森林康養、休閑露營等新業態,在融合發展中打造新的農業品牌,改變農業僅提供初級產品、原料產品的地位,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三是農業產業發展應和鄉村文化相融合。我國鄉村傳統文化,如節日文化、節氣文化、飲食文化等,無一不和農業密切相關。應充分挖掘農業的文化內涵,按照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推動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書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鄉村篇,使我國農業根基牢固、行穩致遠。

(責編:金一、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