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額爾德木圖:“飛放”:北方民族鷹獵文化略議

額爾德木圖2024年02月02日10:52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非物質文化視野下的北方民族鷹獵文化研究”負責人、內蒙古師范大學教授

鷹獵,即馴養猛禽進行捕獵,是人類利用自然界中動物間相克的原理發明的一種狩獵形式,北方游牧民族將其稱為“飛放”。鷹獵是我國北方民族一項古老的傳統文化,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文化信息,在社會生活中影響深遠。

鷹獵文化的歷史文脈

鷹獵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人類把鷹隼當作打獵時的伙伴至少有4000年的歷史。陰山岩畫、巴丹吉林岩畫等眾多岩畫當中的鷹獵場景足以証明這項活動的古老以及所蘊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蘊。

根據文獻記載,鷹獵早在我國周代和春秋時期就已出現。《詩經》《禮記》《爾雅》《春秋》《左傳》《史記》中均有涉及鷹獵內容。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記載,秦朝李斯被處死前仍想著“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可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鷹已經進入人們的生產生活,鷹獵技術已為人們熟練掌握。到漢代,鷹獵活動已經十分普遍,《后漢書·袁術傳》載:“(袁術)少以俠氣聞,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后頗折節,舉孝廉,累遷至河南尹、虎賁中郎將。”《后漢書·梁冀傳》載,梁冀“好臂鷹走狗,騁馬斗雞”。可見“臂鷹牽狗”已經成為當時貴族狩獵的標配,也成為當時社會流行的娛樂方式之一。

魏晉時期,西部尤其是漢人和胡人的集聚之地敦煌、河西走廊一帶的人們普遍喜愛放鷹驅狗。鷹獵是魏晉墓葬彩繪壁畫中的主題之一,嘉峪關魏晉墓、甘肅高台魏晉墓、山西九原崗北朝墓、青海烏蘭茶卡北朝墓等古墓的鷹獵題材壁畫,充分反映出魏晉時期河西走廊一帶鷹獵活動的興起。

到了隋朝,這種風氣發展更甚。大業四年(608)九月,隋煬帝即“征天下鷹師悉集東京,至者萬余人”。這次鷹師大會轟動一時,極大地推動了隋朝養鷹、玩鷹風氣的興盛。至唐代,為了保証“飛放”的順利進行,朝廷曾經為“飛放”活動專門設立責任機構——五坊。宮廷上下捕鷹、馴鷹、販鷹、獻鷹十分風行,尤其帝王貴族酷愛“飛放”,唐太宗和唐玄宗都是醉心於“飛鷹走狗”的典型。絲綢之路途經的長安、敦煌、酒泉、新疆等地,先后考古發掘出土的墓葬壁畫、文獻及石窟壁畫中,都有關於唐代鷹獵的資料。在陝西乾縣章懷太子墓、陝西乾縣韓家堡村懿德太子墓、陝西咸陽市張灣萬泉縣主薛氏墓、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唐金鄉縣主墓、敦煌莫高窟唐代第85窟、新疆的阿斯塔那的墓葬中都曾發現鷹獵的壁畫。宋代詩人蘇東坡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中描繪他率人出獵時的情景:“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酒酣胸膽尚開張。”其中,“右擎蒼”就是指右臂上架著蒼鷹。這是漢魏乃至唐宋時期鷹獵活動盛行的真實寫照。

遼金元時期是鷹獵文化的鼎盛時期。遼朝皇帝每年都要進行四時捺缽的固定活動,春捺缽活動中放海東青捕天鵝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之一。海東青是遼朝最為珍貴的獵鷹,是遼朝朝貢的上等貢品、皇家捕獵的利器、人才和身份的象征,而且還有軍隊編制的代號,其地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逐漸被人們神化,眾多文物和文獻記載可以說明這一點。以海東青捕獵天鵝或大雁為題材創作的玉飾稱為“春水玉”。據統計,在我國各地博物館收藏的以海東青捕天鵝、大雁為題材制作的出土玉飾有數十種。另外,赤峰市敖漢旗康營子、喇嘛溝、七家營子、翁牛特旗解放營子等地出土的遼朝古墓壁畫上都有鷹獵內容。遼朝的皇家貴族為了獲取更多的海東青,曾開辟經由女真至五國的鷹路。據文獻記載,遼朝的統治者為了向東北海濱的五國部索取鷹鶻和北珠等物,曾引起五國部的起兵反抗。

在元代,蒙古貴族也酷愛獵鷹,鷹獵是他們最喜歡的娛樂活動之一。據《馬可·波羅游記》記載,忽必烈經常帶領他的司鷹們來到草原狩獵,觀看他的成千上萬隻凶猛的獵鷹扑向大雁、野雞、野兔的場景。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元世祖出獵圖》生動地描繪了這種場景。據文獻記載,元朝設立的打捕鷹房人戶共4000余戶,歲用肉40余萬斤。

清朝統治者對鷹獵也情有獨鐘。康熙、乾隆以及后幾代皇帝都有喜獵和豢養把玩海東青的嗜好。1682年康熙帝第一次東巡吉林,閱兵時看見臂架海東青的御林軍英姿颯爽,不覺龍顏大悅,遂寫詩贊美海東青:“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星。” 由此可知康熙帝對海東青的喜愛程度。當時,皇室中流行“海青捉天鵝之曲”,當皇帝打獵歸來時,“多奏海青捉天鵝”。這不僅表示皇帝對鷹獵活動的喜愛,也反映了鷹獵的快樂與隆重。順治十四年(1657),京師內務府在今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設立了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專司採捕朝廷貢品。同時設立了“捕鷹丁”,專事負責貢鷹差事。

可見,鷹獵最初主要用於狩獵活動,其后鷹獵活動的生產性逐漸讓位於娛樂性,成為統治階級重要的娛樂方式。隨著清王朝的結束和封建社會的終結,它因參與主體的不復存在逐漸淡出歷史舞台。

鷹獵文化的現狀

作為一項中國北方民族古老的習俗,鷹獵在幾千年的傳承中,與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不斷發展演變,以獨特的內涵和形式,成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但是,如同許多傳統文化形態一樣,北方民族鷹獵文化在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之中,無論是作為一種民族的生存方式還是文化儀式,都正在快速消亡。保護和傳承先人的這份珍貴的遺產,成為當下十分緊迫的歷史任務。

目前,吉林省吉林市漁樓村滿族、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合奇縣蘇木塔石鄉柯爾克孜族、雲南麗江納西族,是我國至今仍保存比較完整的鷹獵文化的地區。這些地區在保護原生態鷹獵文化的基礎上,發展成了文化產業,從而實現了民間文化建設與地區經濟發展的有效結合,探索出了傳統文化在當下良性發展的合理化道路。

近幾年,我國為加速對具有世界意義的鷹獵文化資源的搶救、保護、傳承,開展了系列活動。例如,吉林等地已成立了鷹獵文化協會、鷹獵文化博物館和鷹獵文化保護傳承基地,並舉辦鷹獵文化節,為全國各地的鷹獵愛好者提供展示平台。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合奇縣的蘇木塔石鄉聚居著的柯爾克孜人,也會每年舉行長達數日的鷹獵比賽。

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首次將“鷹獵文化”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21年,馴鷹術作為一項人類活態遺產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時至今日,國際鷹獵協會會員人數達到6萬,覆蓋80多個國家。

隨著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項目的啟動,近年來,除柯爾克孜族之外,哈薩克族和塔吉克族鷹獵文化也快速發展起來,並且特色凸顯。而新疆少數民族的鷹獵文化,不僅注重野生動物的生態平衡,而且體現了強身健體的休閑體育價值,促進了民俗資源的旅游開發,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實際上,馴養獵鷹具有很大的潛在價值。在很多鷹獵文化旅游區,馴養獵鷹正在逐漸演化為旅游表演的一項重要內容。另外,在使古老的鷹獵文化在現代社會發揮其特殊的功用方面,國內外專家學者也正在進行多方面的研究,例如利用馴化的獵鷹驅逐機場上空的鳥類,保護飛機的飛行安全,其實踐已証明效果非常理想。

鷹獵習俗有其獨特的地域性、活態性和傳承性,也兼具技藝類和藝術類特征。推進鷹獵文化的發掘、整理和研究,不僅對民俗文化的發展意義重大,而且對於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地區經濟和文化發展具有建設性價值。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