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當代英美關於馬克思主義與道德關系的論爭研究

2024年01月18日09:50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遼寧大學呂梁山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當代英美關於馬克思主義與道德關系的論爭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4BKS071),最終成果為論文集《當代英美關於馬克思主義與道德關系論爭研究》及譯著《馬克思與道德》。課題組成員有:郝淑華、田世錠、劉立東、王延輝、姜慶丹、董凡銘。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該成果通過深入研究和剖析尼爾森、伍德、佩弗等人對馬克思主義與道德關系的探討以及對馬克思道德理論所涉及的道德相對主義、非道德論、意識形態等問題的澄清和辯護,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的邏輯內涵,為我們正確看待馬克思主義與道德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切入點和方法,更為我們廣大學者研究馬克思主義提供了更多的理論出發點和研究課題。與此同時,研究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能夠使我們注意到與道德哲學相關聯的社會正義、平等、自由以及自我實現等問題並且對其進行研究,這就更加擴展和豐富了我們的研究領域。

該成果為實現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提供了方法論的借鑒,同時也對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解決一些社會現實問題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面對當今社會,我們所面臨的許多棘手問題,例如由道德價值本體的喪失而引發的社會倫理的失衡越發嚴重,道德失范和道德相對主義泛濫﹔誠信、公平的缺失也讓道德底線失存等,都使得全社會面臨著嚴峻的道德危機。該成果為解決這些由道德喪失引發的社會失衡問題提供了積極的方法論指導和支持。通過對國外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的深入研究,挖掘出一種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客觀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標准,並且能夠經得起社會現實考驗的普遍真理,把這個作為我們社會實踐的准則。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

自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英美等傳統上的英語國家圍繞馬克思主義與道德關系上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展開了一場爭論,這場爭論主要是通過澄清馬克思主義道德的許多核心問題而展開的。本課題針對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爭論中的代表性觀點予以梳理,在此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問題做出全面的澄清和辯護,從而深入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道德,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總體上,本課題所梳理、澄清並論述的爭論論題主要有以下幾項。

1.關於馬克思主義及社會主義的基礎問題

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過程中,圍繞以科學還是以道德作為馬克思主義及社會主義的立論基礎的爭論長期持續。這一論題亦是哲學界長期以來針對事實性描述與價值性評價,即實然與應然關系問題爭論的延續。一些馬克思主義思想家接受這種以“事實與價值二元論”為出發點來闡述事實與價值的關系以及道德的自主性,認為真正的科學必須是價值無涉的,即我們永遠無法從陳述語氣的前提下得出祈使語氣所得出的結論。有學者認為,一些社會主義者過於抬高價值觀問題而忽略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把社會主義政治理論提升為科學的努力,社會主義運動的成敗與否也取決於工人階級對社會的客觀理解。而馬克思堅決反對任何把社會主義建立在道德價值基礎上,因此,沒有必要且實際上不應該試圖申明一套獨有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或者試圖構建一種馬克思主義的道德理論,而是應該發展一種內在一致的基於科學的社會理論。本項目研究認為,從馬克思主義立場看,實然和應然不存在任何明確的、一成不變的界限,把社會科學看作價值無涉的來思考是一種對社會科學的扭曲,完全沒有理解馬克思著作中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性。馬克思作為一位偉大的批判者,其科學性和價值觀之間的關系必須用辯証法來理解和把握。換言之,科學揭示與價值評價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中是辯証統一的。

2.關於馬克思主義道德與意識形態問題

過去一個世紀,關於馬克思主義、道德與意識形態的關系常常引起探討和激烈的爭論。爭論雙方的關鍵在於:馬克思把道德看作是一種意識形態,而意識形態是產生於階級社會的特有現象,特定的階級尤其是統治階級通過提出並灌輸一種虛假的或歪曲的思想觀念,通過以一種誤導的方式改變或掩蓋某種事實來服務於自己特定的階級利益,卻把這種思想觀念說成是服務於所有人的利益。而道德是一種意識形態,所以馬克思反對一切道德。然而,我們同樣發現在馬克思的著作中充滿著對資本主義的道德批判。這似乎存在邏輯矛盾。因此,馬克思主義道德與意識形態的關系問題,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題。對於這個問題的深入分析和探討,徹底澄清馬克思主義道德與意識形態的關系,從而確立馬克思主義與道德之間的融貫性乃至確立一種特定的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對於我國社會堅定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針對這種基於意識形態論的馬克思主義非道德論,有多位學者提出見解。如羅德尼·佩弗以區分意識形態的總體性概念和非總體性概念來為馬克思主義道德觀辯護﹔道格拉斯·凱爾納認為,學界圍繞馬克思主義道德與意識形態關系爭論的原因是學者們忽視了辯証法在馬克思主義思想中的作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是一個整體,它是“事實”與“價值”、道德與科學的辯証結合。

本文通過深入研究,明確了並非階級社會所有的思想觀念都是代表特定階級利益的意識形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澄清顛倒性、蒙蔽性和欺騙性並非是意識形態的根本特征,只是那些用以掩蓋社會矛盾的意識形態才是顛倒性、蒙蔽性和欺騙性的。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並非所有的意識形態都是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還存在被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特別是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在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斗爭中,無產階級的觀念能夠把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所造成的對世界的扭曲模糊予以澄清,揭示那些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看起來永恆的社會關系,本質上是歷史的、暫時的,可以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來廢除並建立新的生產方式。這一觀點最終形成論文《馬克思的道德與意識形態關系探考》。

3.關於馬克思主義非道德論問題

我們可以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找到大量對道德觀念加以蔑視的詞句,一些學者據此認為馬克思是非道德論者。例如,伍德認為馬克思的非道德論是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相符合的,一旦接受歷史唯物主義,就會得出非道德論的結論。因為,歷史唯物主義不是把社會秩序作為一種精神形式來構想而是作為一種交往或生產方式來構想。作為一位著名的馬克思學家,伍德的觀點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因此這種馬克思主義非道德論的觀點必須予以澄清,否則就會影響到人們對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正確理解。本課題研究認為,對伍德的觀點並不能簡單地反對,澄清這個問題必須要放到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的大背景中才能正確解決。馬克思所揭露的資本主義的道德墮落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本身的不合理性、與生產力發展存在根本矛盾對立的結果。因此,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不是建立在道德批判的基礎上,而是基於唯物史觀和勞動價值論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科學分析。馬克思固然對資本主義制度做了大量的道德譴責,但在他看來,重要的是使工人階級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利益同資產階級的利益的對立,而不是向工人階級灌輸那種直接針對資產階級的道德譴責。任何思想觀念的構建都受到現存社會階級關系的影響,不可能完全在思想中超出一個人所處的時代。馬克思正是在反對把抽象的道德原則作為批判資本主義的指導原則的意義上是非道德論者。因此,馬克思不是反對道德本身,而是反對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把道德作為批判資本主義的基礎。這一觀點最終形成論文《辨析與辯護——馬克思主義“非道德論”探考》並發表。

4.關於馬克思的正義觀問題

在關於馬克思與道德的分析著述中,對正義的探討毫無意外地佔有很大的篇幅。1972年,艾倫·W伍德發表的《馬克思對正義的批判》在學界產生極大影響,他通過對馬克思的《資本論》等文本的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即在馬克思看來,佔有剩余價值是正義的,或者至少不是不正義的。這種觀點后被稱為伍德命題或塔克-伍德命題,即“馬克思並不認為資本主義是不正義的”。這種觀點在學界產生很大影響,進而圍繞馬克思的正義觀展開探討。例如,杰弗裡·H萊曼力圖將馬克思的理論與羅爾斯的正義觀“合作”來構建一種馬克思主義的正義理論。他認為,馬克思和羅爾斯都致力於消除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病狀。馬克思理論和羅爾斯正義論之間存在一種“合作”的可能性。他通過兩個步驟來論証這種“合作”的可能性。第一個步驟是力圖消除學界存在的對馬克思正義思想和共產主義思想及羅爾斯正義論的誤解。在此基礎上勾勒出馬克思正義理論的基本形態。萊曼認為馬克思正義思想必須包含三個特點:承載人類社會對正義要求的一種真正的物質性傾向﹔必須涉及生產結構﹔具有歷史維度。而羅爾斯的方法都滿足這三個特點,因此展現了與馬克思正義思想結合的可能。

加裡·楊對馬克思使用正義概念所指代的不同內容做了區分。他強調,在馬克思那裡,資本主義的交換過程,特別是勞動力作為商品的買賣環節與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是兩個不同的過程,馬克思在上述段落中談到工人時,只是談論他們作為勞動力所有者和出賣者的角色,而不是作為生產過程中的一個要素。因為在勞動力賣者的角色中,工人是以法律上自由人的身份與資本家平等地討價還價,以工資的形式得到了他們出賣勞動力的價值,所以工人受到了“公平的”對待。而在資本主義剩余價值的生產階段則完全是“資本本身的活的組成部分”,是資本家獲取利潤即剩余價值的工具,工人處於受剝削的從屬地位,其所創造的剩余價值被資本家所無償佔有。這一過程被馬克思稱為“盜竊”或“剝取”,因此,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即資本家獲取剩余價值的過程是不正義的。

該成果通過對上述基本內容的剖析來揭示馬克思道德觀的實質內涵,啟發我們辯証地看待馬克思主義的非道德論、意識形態和正義等問題,消除對馬克思主義道德所產生的誤解。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研究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找到了新的理論視閾和突破口。本成果可以為深化馬克思主義道德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范式和知識資源,並為揭示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研究的當代價值即對於發展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提供思路上和內容上的啟發與借鑒意義。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