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黨委副書記、博士、副研究員
青年是實現強國復興偉業的先鋒力量,青年工作是黨的一項戰略性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年、熱情關懷青年、充分信任青年。發揚斗爭精神是一代代青年矢志不渝的價值遵循,新時代新征程也呼喚青年發揚斗爭精神。因此,要引導新時代青年敢於斗爭、善於斗爭,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一、斗爭精神是一代代青年矢志不渝的價值遵循
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一代代青年在黨的領導下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形成了鮮明的政治品格、凝聚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作出了明確的實踐選擇。
堅持對黨忠誠、站穩人民立場,是青年發揚斗爭精神的政治品格。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青年成長、發展、進步的根本在於黨的領導,永遠堅定聽黨話、跟黨走是青年發揚斗爭精神的正確政治方向。歷史唯物主義強調人民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始終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是廣大青年發揚斗爭精神的鮮明政治立場。堅定理想信念、敢於迎難而上,是青年發揚斗爭精神的精神力量。在黨領導的100多年青年運動史上,一代代青年團結在黨的旗幟下,始終用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怕鬼、不信邪,在斗爭中打開了事業發展新天地。廣大青年就是要在這樣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迎難而上的精神力量指引下,用頑強的斗爭維護和拓展我們的發展成果。堅守永久奮斗、勇於開拓創新,是青年發揚斗爭精神的實踐選擇。永久奮斗是中國青年運動的光榮傳統,開拓創新是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都閃耀著青年開拓奮進的身影,歷史充分証明,新時代青年在永久奮斗、開拓創新中發揚斗爭精神是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價值追求。
二、新時代新征程呼喚青年發揚斗爭精神
新時代新征程呼喚新作為。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新時代青年的成長特點和肩負的歷史使命也在變化,迫切需要在發揚斗爭精神中勇當開路先鋒、爭當事業闖將。
新時代青年擁有新特點。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局勢動蕩變革的今天,當代中國青年始終在物質生活極為豐富,社會環境和諧穩定的環境中成長,享受著國家發展進步的成果,擁有著歷史上最新的最好的成長環境。新的環境造就新的成長特點,新時代青年的主體地位更高,自主性更強,追求成長的平台更加廣闊。這就迫切需要廣大青年發揚斗爭精神,擁有維護成長環境、發揮自身優勢的堅定決心和強大能力。
新征程上肩負著新使命。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民族復興迎來光明前景。當代中國青年肩負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也必將能挺膺擔當、不辱使命。在我國關鍵技術領域從來都不缺少青年人的身影,“嫦娥團隊”“天問團隊”“神舟團隊”“北斗團隊”,平均年齡都在30-40歲之間,而C919大飛機的測試團隊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他們在解決“卡脖子”難題、“卡腦子”問題上敢於斗爭、勇於探索。所以,廣大青年要在發揚斗爭精神中接續奮斗,不斷創造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輝煌業績。
三、全方位引導新時代青年敢於斗爭、善於斗爭
青年人發揚斗爭精神必須要培養斗爭意識、增強斗爭本領,引導他們走出“舒適圈”、走向“競技場”,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強國有我的責任感投身時代洪流。
培養斗爭意識走出“舒適圈”。培養斗爭精神要營造全員參與和全面引導的氛圍,家庭、學校和社會要系統發力。一是要做好發揚斗爭精神的青年化闡釋。用青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和語言把斗爭精神講深、講透、講活,讓斗爭意識成為青年人自主的選擇。二是要充分利用好紅色資源。紅色資源是我們發揚斗爭精神、培養斗爭意識的思想寶庫,要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堅持常態化運用中國革命史教育青年人,將“小故事”講出“大道理”,把“老故事”講出“新道理”,激發青年不忘斗爭、投身斗爭的豪情。
增強斗爭本領走向“競技場”。敢於斗爭是前提,善於斗爭是目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因此,要為青年人搭建增強斗爭本領的舞台,在鄉村振興一線、祖國邊防哨所、科技攻關戰場……創造更多機會、施加更多擔子。要引導青年在實現夢想中增強斗爭本領,把個人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多接“地氣”、多長“土味”,不斷增強應對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在克服一個個困難中實現青春夢想、體現人生價值、增強斗爭本領。
青春與時代同歌,青年與時代共進。發揚斗爭精神是新時代青年凝聚奮進力量的題中之義,更是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的必然選擇。新時代新征程上,廣大青年一定會敢於斗爭、善於斗爭,一定能夠不負重托、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