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音樂院校承擔著培養音樂藝術人才、辦好音樂教育的職責,更肩負著立德樹人的使命,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藝”源於“思”。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懷、深厚的文化積澱,因而能夠凝聚力量、鼓舞人心。比如《黃河大合唱》激勵中華兒女同仇敵愾,《我為祖國獻石油》鼓舞青年投身祖國建設熱潮,等等。音樂院校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讓專業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協同發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引導學生心系民族復興偉業。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復興的時代主題,把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願望緊密結合起來,以文弘業、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把文藝創造寫到民族復興的歷史上、寫在人民奮斗的征程中。”音樂院校要引導學生在藝術創作與藝術實踐中,樹立大歷史觀、大時代觀,把握歷史進程和時代大勢,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頑強奮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在專業學習和藝術創作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唱響昂揚的時代主旋律。
引導學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音樂院校要引導學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探索豐富民族音樂、人文藝術、專業技法類課程的形式,鼓勵師生積極深入社會、融入生活、拓寬視野、培植情懷、夯實技能,譜寫扎根中國、立足時代、雅俗共賞的優秀音樂作品。
引導學生堅持弘揚正道、追求德藝雙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個人的道德修養、社會形象與作品的社會效果統一起來,堅守藝術理想,追求德藝雙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質兼美的作品,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為自身留清名。”音樂院校要引導學生加強道德修養和人格建設,在提升專業素養的同時,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引導學生自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傳承前輩藝術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自覺抵制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的影響,胸懷祖國、崇德尚藝,不慕虛榮、不圖虛名,在升華人民情懷、錘煉專業技能、涵養家國情懷中創作優秀作品。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23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