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陝西省公安廳副廳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內容。新時代新征程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要堅持系統觀念,以全局、整體的眼光認識和把握社會治理的范圍、模式,綜合運用多種治理方式和手段,充分調動各方面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使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
統籌好網上和網下社會治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和即時通信工具的普及應用,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網絡詐騙、網絡謠言、網絡賭博等問題,網絡空間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領域。我們要更好統籌網上網下社會治理,增強風險意識、底線思維,綜合分析、科學研判網絡空間治理的風險點,特別是對那些容易引發網上網下聯動疊加效應的風險點及時進行預警、排查、處置,更好感知網絡治理安全態勢,努力做到對各種風險見之於未萌、化之於未發。
推動自治、法治、德治有機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新形勢下,要進一步探索優化自治、法治、德治有機結合的路徑,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在城鄉社會治理中實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廣泛開展基層民主協商,有效通達社情民意、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矛盾糾紛。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分析解決問題,不斷完善執法權力運行機制,嚴格執法監督,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培育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不斷健全社會治理體系,促進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治理局面。
發揮“大數據+鐵腳板”的疊加優勢。大數據不僅是一場技術和產業革命,也帶來國家治理的深刻變革。近年來,我國加快建設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等,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破解社會治理的一系列難題。我們要更好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快社會治理數據庫和信息系統建設,尤其要加強數據信息的跨界互聯共享和深度研判分析,打造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讓數據多跑路,並不意味著可以不到現場去。要推動廣大公安干警下基層、解難題、辦實事,著力提高矛盾化解能力、處警辦案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堅持“大數據+鐵腳板”,把二者的疊加優勢更好發揮出來。
處理好管理和服務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治理是一門科學,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鬆,波濤洶涌也不行。”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實現服務,管理和服務都不能偏廢。要聚焦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出更多服務發展的新政策、便民利民的新舉措,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大助力。更加注重疏導化解、標本兼治,在執法辦案等工作中把准群眾情緒和社會心態,在工作中跟進關懷服務,努力使執法管理更有“溫度”。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16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