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創新理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重要部署,強調“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國科技事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在國際格局深刻演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以及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背景下,科技創新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必須聚焦“四個面向”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目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生命科學領域孕育新的變革,制造業向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加速轉型。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預示著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應用,將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使產業和經濟競爭的賽場發生轉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需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並重,鼓勵科研人員勇於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技術難題,為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突破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
面向經濟主戰場,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進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各個領域、各個環節都離不開高質量的科技供給。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更凸顯了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面向經濟主戰場,需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為中小企業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提高技術、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組合的整體效率,進一步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開辟更多的新領域新賽道。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當前,國家對戰略科技支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這不僅體現在經濟建設上,還體現在國家安全等諸多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強化戰略導向,破解創新發展科技難題”。我們既要在基礎原材料、高端芯片、工業軟件等方面的關鍵核心技術上全力攻堅,也要搶佔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必須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統一領導的體制,建立權威的決策指揮體系,強化戰略目標導向,圍繞國家戰略科技任務進行戰略謀劃和總體布局,以戰略任務帶動各類戰略科技力量的建設和重大科技項目的組織實施。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出更多更好民生科技成果。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我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上升,提高社會發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增強人民健康素質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把增強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作為科技研發的重要導向,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給,加快推進疫苗、藥物的研發,加快推進綠色低碳、污染防治、社會治理等領域技術產品的研發,為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堅實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