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蓋逸馨:講好思政課,增強主流意識形態認同

蓋逸馨2023年01月17日09:27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蓋逸馨,系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增強青年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是思政課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舉措。新時代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能夠增強青年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凝聚“價值最大公約數”,實現主流意識形態對多樣化社會思潮的統領,畫出“理想信念同心圓”。

抵制錯誤社會思潮,永葆馬克思主義“本色”。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在直面時代變遷的基礎上應及時回應社會思潮演變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思政課要旗幟鮮明地用“主流聲音”佔領“主陣地”,立場堅定地清除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各種“雜音噪聲”。以馬克思主義求真務實的態度,結合社會發展現狀,在同各類錯誤社會思潮作斗爭的基礎上引領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和實踐創新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創新社會思潮引領方式,充分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和課程發展需求。新時代高校思政課要充分利用網絡陣地,開拓思想政治教育空間,創新網絡宣傳形式,提升正面輿論引領效能,引導網絡空間多元意見表達。持續推動網絡“最大變量”向助力意識形態建設“最大增量”轉化。

圍繞學生普遍關注的社會思潮,通過微信、微課和微博等“微宣傳”思想工作平台,發揮其在引導網絡輿論方面的優勢作用,有效傳播主流思想輿論。關注“微時代”具有價值內涵的話語方式,豐富高校思政課引領社會思潮中的話語方式,推動話語表達的時代化、大眾化和通俗化,增強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

凝聚青年思想共識,擦亮社會主義“底色”。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以文化自信支撐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進一步增強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新時代高校思政課要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融入高校思政課發展全過程,堅定民族共同追求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以引領社會思潮。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以主動權贏取話語權。思政課通過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的深度和廣度,弘揚社會主旋律,凝聚社會正能量。以科學理性的方式對待社會思潮並進行批判性引導,鼓勵積極昂揚的社會思潮,抵制具有明顯意識形態滲透的社會思潮。在發揮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作用時,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堅持主流意識形態的方向性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向性,將主流意識形態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融合,更廣泛地凝聚學生思想共識,提升主流意識形態的公信力。

爭做新時代好青年,彰顯立德樹人“亮色”。高校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宣傳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課通過系統化理論教育,引導學生科學剖析多元社會思潮的本質內涵和理論內核,提高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研判和抵御錯誤社會思潮的能力,增進社會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感,培養理性思維和科學觀念。以學生思想需求為基點,根據時代發展創新方式方法,確保思政課在引領社會思潮過程中的“針對性”“精准性”,不斷增強高校思政課時代感。

引領當代社會思潮當堅持因時而變,挖掘本質,增強認同感。以思政課增強青年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過程中,主流意識形態主導的社會思潮與非主流意識形態主導的各類社會思潮相互競爭。思政課教學應廣泛研究各類社會思潮,直面不良社會思潮給青年學生帶來的各種問題,為青年學生答疑解惑,增強青年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提高同錯誤社會思潮進行斗爭的理論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責編:王馨悅、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