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劉德海:科學理解和把握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

劉德海2022年12月21日09:54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科學理解和把握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

作者系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高質量發展評價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們創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堅持不懈用這一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一個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的過程。面向未來,我們要科學理解和把握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重大理論創新成果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們黨勇於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現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大精深,黨的十九大、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概括了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豐富發展。

“十個明確”是支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座理論大廈的主體部分,構成了這一思想的“四梁八柱”。把握住了“十個明確”,就掌握了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觀點和基本精神。“十四個堅持”是對新時代我們黨治國理政重大方針原則的高度凝練和科學概括,對我們黨不同時期形成的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作了整合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這一重要思想的實踐要求,構成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十三個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理念、成就和經驗,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的結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創性成果豐富發展了這一重要思想。“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彼此呼應、相互貫通,明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証等基本問題,構成了系統全面、邏輯嚴密、內涵豐富、內在統一的科學理論體系。

深刻領會“兩個結合”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隻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兩個結合”深刻指明了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的根本途徑,揭示了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樹常青的奧妙所在。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其中,有兩點需要重點把握。首先,什麼是中國具體實際、同什麼樣的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看中國具體實際,要看最大實際,就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同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深刻轉變﹔要看時代大勢,就是要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聚焦最現實的問題,聚焦大問題、真問題、新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其次,用什麼樣的馬克思主義、怎樣運用馬克思主義去結合?就是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結合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而不是背誦和重復其具體結論和詞句,更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成一成不變的教條。總之,隻有這樣運用馬克思主義去結合這樣的中國實際,才能形成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更好指導中國實踐。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其中有兩層遞進的內涵和要求。首先,要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這是我們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基礎所在。其次,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隻有這樣,才能不斷賦予科學理論以鮮明的中國特色,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

准確把握世界觀和方法論

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這“六個必須堅持”既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凝練、科學概括,也是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的根本遵循。

“六個必須堅持”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涵蓋了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整體性要求。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科學回答人民之問,必須堅持人民至上。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科學回答中國之問,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是貫徹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在要求,不守正創新就難以立足,不創新守正也難以為繼,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進一步看,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並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突出特點。因此,進一步回答時代之問,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全面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我們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因此,科學回答世界之問,必須堅持胸懷天下。

總之,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創新、問題導向、系統觀念、胸懷天下,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理論創造、實踐探索、政治品格的集中體現。奮進新征程,我們要深刻領會“六個必須堅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