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清泉,系深圳大學黨委書記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二十大舉旗定向,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我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擘畫宏偉藍圖。高等教育要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主動擔當起服務支撐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科技強國的戰略使命,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標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勁動能與智慧力量。
1.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意義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流大學,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國高等教育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把握大勢,敢於擔當,善於作為,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新道路呼喚新使命,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是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取得裡程碑式新成就的集中體現。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主線來看,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同我國的發展目標一脈相承、緊密相連。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有效路徑,深度契合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
新使命呼喚新擔當,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是面向國家創新高地建設、推進科教興國戰略的必然要求。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創新實力深刻影響著國家整體實力,進一步影響國際格局變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教育、科技、人才等協同發力。新時代背景下,要打造堅持“四個面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進一步激發高校自主創新動能,進一步發揮高校在國家科技自立自強體系中的支撐與示范帶動作用,不斷夯實高校作為國家戰略性科創力量的基礎性地位,推動大學擔當起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責任與使命。
新擔當呼喚新舉措,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融合實踐邏輯和歷史邏輯、實現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我國高等教育經歷了數次大的戰略轉型,始終同各個歷史時期國家的奮斗目標和發展需求緊密聯系,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程中同步書寫出教育強國的恢宏史詩,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與時代特征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實踐邏輯。面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推進中國高等教育的歷史躍升,是應答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歷史邏輯和實現高等教育戰略轉型的重大實踐。
2.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內涵深刻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是黨領導的具有時代引領力、國際競爭力與協同創新力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新型大學。
“中國特色”要求探索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中國標准、中國道路與中國模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不能跟在別人后面依樣畫葫蘆,簡單以國外大學作為標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首先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扎根中國大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回答好“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根本問題。遵循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根本屬性、根本前提和根本方向,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盡高校之所能,構建並不斷完善具有中國底蘊、中國特色、中國氣象的高等教育發展模式。
“世界一流”要求彰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世界胸懷、世界眼光、世界引領。全力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立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高度,以全球視野、全球謀劃、全球布局、全球競合的開放包容理念,堅持以世界一流為目標,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引領國際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潮流,深度參與全球高等教育合作與改革,積極參與國際高等教育規則、標准、評價體系的研究制定,在教育合作中擴大國際話語權,全面提升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的中國大學品牌形象與影響力。
“新型大學”要求堅持守正創新,開辟具有時代銳度、世界廣度和中國高度的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新路徑、新格局、新境界。從歷史發展來看,當前世界科學中心正呈現向亞太地區加速轉移的趨勢,而教育興盛是世界科學中心轉移的先決條件。從大國格局來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在世界一流大學的探索和建設方面走在前列。面對新形勢,全力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圍繞“辦什麼樣的大學、怎麼辦大學、為誰辦大學”這一方向性問題,著力探索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富於創新精神、引領世界水平的新路徑新模式﹔矢志為中國式現代化先行探路,在更高目標、更高層面上形成全球開放創新生態,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實現中國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整體性推進和格局性轉變。
3.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先行示范是全面示范、高質量示范,建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是實現高等教育領域先行示范的必然要求和光榮使命。作為以深圳這座改革開放最前沿城市命名的大學,深圳大學與深圳同呼吸、共命運,不僅是“辦”在深圳,更是“長”在深圳,近四十年間深度參與了改革開放、特區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進程。深圳大學的發展史幾乎完整契合了特區發展史,是深圳特區偉大奇跡的精彩華章和重要構成,是改革開放后中國內地零起點新辦大學的一個成功典范。作為深圳高等教育的“長子”,深圳大學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建設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
融入“雙區”,辦人民滿意的大學。建校以來,深圳大學始終不忘初心,辦讓黨放心、人民滿意、負責任的大學,努力建設成為堅持黨的領導與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兩個堅強陣地”。進入新時代,深圳大學一以貫之,堅持融入城市使命、城市創新、城市示范,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瞄准“學有優教”的先行示范目標,通過更加卓越的人才貢獻、產業貢獻和學術貢獻,補齊深圳高等教育短板,構筑教育、人才與科技高地,開創大學發展與城市發展同向同行、共生共榮的新局面,加快成為“雙區”發展的建設尖兵和服務標兵。
打造標杆,辦世界一流的大學。新時代以來,深圳大學進入歷史上最好最快的發展時期,跑出了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深大速度”,成為國際上觀察中國高等教育從大國向強國快速轉型的一個窗口和生動例証,為加快建設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奠定了厚實基礎。邁上新征程,深圳大學確立深度融入先行示范區建設“三步走”戰略,到本世紀中葉,拔尖“雙創”人才培養模式成為世界高等教育典范,挺立國際前沿、具有世界影響的學術大師和戰略科學家加速匯聚,成為與全球標杆城市相匹配和極具國際競爭力、影響力、創新力的標杆大學,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和獨特的貢獻深度參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創新驅動,辦引領未來的大學。建校伊始,深圳大學就把“標新立特”作為辦學指導思想,以“敢為天下先”的改革創新精神,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先行者與試驗田。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是深圳大學賦予“特區大學、窗口大學、實驗大學”新時代內涵的自然延展和歷史延伸。從“改革之子”到“創新尖兵”,深圳大學將持續彰顯以改革創新為基因、先行示范為基調、服務“雙區”高質量發展為基准的高水平特質,聚焦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20+8”領域重大關鍵科學問題和前沿科學問題,把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推進到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最前沿,進一步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持續推動“環深大創新創業生態圈”迭代升級,加快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加快創建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地位相匹配、引領全球標杆城市文化發展、引領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