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篩選、重組與蛻變:失獨者的人際關系變遷研究

2022年11月18日15:13

華中師范大學張必春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篩選、重組與蛻變——失獨者的人際關系變遷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8FSH005),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以及7篇CSSCI期刊論文。項目因為以筆者的博士學位論文為基礎,因此系本人獨立完成。

一、研究目的和意義

近年來,社會關系越來越成為學界關注的重點,尤其是新制度主義的興起,社會關系在社會學分析中,尤其是對社會結構和社會行動分析中的作用開始重新受到人們的關注。由於關系是隱藏在行動背后的深層次邏輯,如果清楚的揭露關系就需要觀察當事人社會行動的變遷,而最可能讓行動者採取社會行動就是當其遭遇到重大利益事件的時候。屆時,日常生活中不易顯露的各種隱藏的、潛在的關系都將逐漸浮出水面,最終,社會關系的結構也將暴露無遺。因此,通過重大利益事件而不是在平常生活事件考察社會關系狀況是厘清社會關系本質的可行路徑,同時在研究中,這種路徑也逐漸成為大多數研究社會關系學者的最佳選擇。獨生子女死亡就是這樣的一個重大利益事件,因此該成果試圖通過失獨者的人際關系變遷揭示這一群體人際關系的結構,進而窺見弱勢群體人際關系發展的可能趨勢。

縱觀目前的研究,發現研究主要集中於失獨者的生存困境、社會排斥、政府責任和社會救助等內容,這些研究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把失獨者當成救助對象和弱勢群體,隻考慮到失獨者客觀處境的改變,忽略其內在復原。該成果反對把案主置於有問題的情境中,拋棄病理主義觀點,提倡通過對話幫助失獨者找到優勢資源,利用其自身優勢,以達到改善人際關系和擴大社會參與的目的。以往關於失獨問題的研究主要有社會救助、社會融入、社會工作、政府責任等視角,忽視了社會關系這個視角。隨著新制度主義的興起,學界越來越注重社會關系在分析社會結構和社會行動中的重要意義。該成果立足於扎實的調研,基於豐富的田野資料,試圖說明失獨者的人際關系不是差序格局,也不是團體格局,而是一種過渡性的人際關系格局,有封閉性的傾向,這將導致失獨者的社會隔閡,因此需要對該群體的社會關系重構進行專題研究。

二、成果的主要內容及重要觀點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該成果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深化了我國失獨者問題研究。

(一)失獨者人際關系結構的全景式掃描

1982年計劃生育正式成為國策,轉眼間40年過去了。隨著2015年和2021年分別實施“全面二孩”和“全面三孩”政策,標志著“計劃生育”時代的結束。回顧歷史,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自制定以來,對中國的人口問題和發展問題的積極作用不可忽視,但是也帶來一些問題。獨生子女死亡造成的失獨群體就是其中之一。作者從家庭結構變化、生命周期演變、人口學特質等方面分析失獨群體結構的變化,最終指出失獨家庭是一種非健康的家庭形態。

“失獨”除了給他們帶來肉體和精神的創傷外,人際關系的調整也是十分重要的議題,並且和肉體、精神創傷形成一個螺旋式遞增過程。為了深挖獨生子女死亡給失獨者人際關系帶來的影響,該成果從失獨者個人關系和組織關系等“二個層次”、從失獨者的親屬關系、虛擬親屬關系、非親屬關系、他組織關系和自組織關系等“五個方面”對失獨者的人際關系展開研究。研究發現,獨生子女死亡后,傳統社會中的人際關系格局的同心圓結構中,各要素的位置出現變動:親屬關系、虛擬親屬關系的位置退到下一圈層,非親屬關系和他組織完全退出了喪失獨生子女父母的人際關系系統,新的自組織要素出現,並佔據了核心圈層——這種變遷可能極化為內核和外圍的兩分類結構,導致失獨者人際關系的邊緣化和社會融入困境。這樣,傳統人際關系的差序格局連續統發生斷裂,這種格局已經完全不同於一般社會關系中的差序格局,因此將其命名為“非常態差序格局”。

(二)失獨者人際關系結構的形成邏輯

該成果通過研究發現失獨者的人際關系變遷大概遵循以下三種邏輯:第一,非常態差序格局的調試機制從“血緣關系”到“身份為主情感為輔”。獨生子女的離去使得原有的差序格局出現結構缺失,原本穩定的家庭結構遭到破壞,家庭功能無法發揮,失獨者將“利益”剔除出他們的關系調適機制,弱化“情感”這種關系調適機制,並且以強勁的聲音引入“身份”這種關系調適機制。第二,非常態差序格局中的要素選擇:從性格愛好標准,到傷痛歧視標准。在常態的差序格局中,趣緣關系是除了血緣、地緣以外的重要因素。獨生子女死亡后,對失獨者來說,“避險邏輯”超越“趣緣標准”,成為失獨者人際關系選擇要素,他們排斥非失獨者和他組織,並與自組織建立的親密關系。第三,非常態差序格局中的認同選擇:從“單位人”“社區人”轉向“同命人”。獨生子女死亡后,失獨者獲得了新的身份,在多次的社會互動和社會交往中,他們的社會認同就逐漸從單位認同、社區認同、親屬認同,逐漸轉向失獨者認同。

非常態差序格局的生成與存在,根源在於失獨者身份認同、自我認同、社會認同的改變。第一,身份認同和社會認同的互夠:從失獨者到同命人。失獨者是個體層次的,同命人就是群體層次,這種改變體現了失獨者心理歷程的變化,體現了從身份認同到社會認同的互夠。第二,身份認同和和自我認同的互夠:從失獨者到祥林嫂。失獨者的身份認同影響失獨者的自我認同,失獨者在帶病生存階段,出現交際困境,通過解讀發現其“鏡中我”形象是“祥林嫂”。此外,同樣處在儒家文化中的失獨者,很容易建構出一套自己被社會排斥的邏輯關系,加劇其對自己失獨身份的認同。第三,社會認同和和自我認同的互夠:從差序格局到非常態差序格局。失獨者在獨生子女死亡后,失獨者進行社會分類、社會比較和積極區分,並在這一過程中形成非常態差序格局。

三、成果特色

過去我們國家針對失獨問題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採取“病理觀點”的思路,往往都把失獨者當成救助對象和弱勢群體,將其設想為亟需幫助的對象。如針對經濟狀況就簡單地提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金標准,針對失獨者上訪問題,就簡單地把他們列入信訪對象﹔針對失獨者的養老問題,就為他們聯系養老院,沒有考慮到人的內在復原,而失獨群體救助的終極目的是人的變化。該成果打破常規,主張失獨者研究需要走出病理觀點的局限,意識到即使是社會中需要救助的弱勢群體,其自身也具備發展的潛力和能量,通過引導、發現並教會其使用自己的潛能來開啟新的生活篇章,比如失獨者中蛋雕藝術者、野泳勸誡志願者、老年大學學生等等。成果不同於一般項目僅僅對失獨者的現狀、問題和對策描述,而是另辟蹊徑,採取行動研究思路,抓住失獨者不同於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的特殊之處,對他們的社會關系開展研究,使得研究具有獨立性和創新性。具體而言:

第一,提出社會身份研究視角。社會身份視角將社會身份作為分析社會結構和社會行動的中介變量,認為社會身份是人類自我概念社會化過程的,是個體在情境中所獲得的一種意義,同時社會身份也會影響行動者的社會行動。因此社會身份視角是一種能夠調和“結構—行動”矛盾的“第三條道路”,也是對社會關系進行研究的有效路徑。

第二,以知識帶理論,深化對弱勢群體社會關系研究的理論性。目前關於弱勢群體的社會關系研究一直被學界所忽視。以失獨父母的人際關系變遷為切入點,把握住弱勢群體社會關系變遷的客觀規律,找出與一般人際關系變遷的差異,豐富學界有關社會關系變遷研究的理論。

第三,提出了優勢觀點的視角,助力失獨者內在復原。傳統的研究視角一般採取的“病理觀點”的思路,往往都把失獨者當成救助對象和弱勢群體,因此把失獨者設想為亟需幫助的對象,沒有考慮到人的內在復原,該成果認為應該發揮其潛力和能量,助力內在心理復原。

四、成果價值

失獨家庭問題是我國社會變遷,走向現代化的必然代價,作為社會發展進步的犧牲品,全社會理應對該群體負責。但是到目前為止,學界尚沒有對該群體進行系統研究。因此本研究可以從計劃生育政策利益受損者的角度出發,為相關部門擬定計劃生育政策的“配套政策”提供事實依據和相關建議。除此之外,本研究可以幫助相關部門構建失獨者的社會扶助機制,從而通過對他們的幫助達到維護社會穩定的目的。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