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是一次在關鍵時刻召開的裡程碑式的重要會議,意義深遠、意蘊深厚,舉國關注、舉世矚目。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開幕會上作的報告,聚焦時代主題,擘畫未來藍圖,充滿歷史自信,彰顯真理價值,在湖南省社科工作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胡代鬆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立意高遠、求真務實、情真意切、催人奮進,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光芒的經典綱領性文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篇章。全省社科系統要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做好“聯”字文章,主動擔當作為。廣大社科工作者要先學一步、深入一步,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著力推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高質量發展,為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彩華章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省社科院(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院長(副主任)賀培育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篇章,是“兩個結合”的光輝典范,是新時代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要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指引。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湖南省委改革辦督察處處長史海威博士表示,自己作為從事全面深化改革的黨員干部,特別要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做到自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執著而篤行,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礎上,矢志不渝,踔厲奮發,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務,推動良法善治取得強國惠民新成效。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人才是第一資源。省社科聯常委、湖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陳弘教授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是黨中央從時代高度和戰略全局對“三農”工作作出的新定位、新部署。作為農業大學,我們要堅定不移、心無旁騖地恪守“立德樹人、強農興農”的初心使命,以一流的人才培養、一流的創新成果、一流的社會服務、一流的校園文化,為構建“大國三農”、助推鄉村振興注入動力源。
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任務。省社科聯兼職副主席、湖南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劉友金教授認為,我省進一步加快高端海工裝備技術創新平台建設,依托湖南科技大學海洋礦產資源探採裝備與安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研究機構,打造海工裝備國家級科創平台,突破深海鑽探、海底礦物採選、深海作業機器人等方面的“卡脖子”技術,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湖南貢獻。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湖南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鄧聯榮教授認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三個部分,首次單獨行文成章,引人注目,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育、科技、人才、法治、安全的高度重視。
統籌謀劃各方面工作
共同富裕是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關鍵詞之一。省委黨校副校長、湖南行政學院副院長吳傳毅教授認為,共同富裕關系到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關系到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關系到我國社會的長期穩定,關系到我國制度優勢的彰顯。堅持共同富裕要努力拓寬中低收入家庭的就業渠道,發揮黨組織優勢大力推進鄉村振興,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要素良性發展。
生態興,則文明興。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解龍教授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論述具有“三個更加”的特點:一是更加注重系統與長遠,強調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二是更加具有高度,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三是更加突出重點,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省社科聯兼職副主席、國防科技大學黨的創新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曾華鋒教授認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我軍作為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
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迫切需要以更加自主的知識體系概括和凝練中國實踐、推動和指引未來發展。省社科聯兼職副主席,湘潭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盛明科教授認為,我們要植根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加強文明交流互鑒,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更加堅定自覺地建構以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為內核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長沙市社科聯(院)黨組書記、副主席(副院長)姚建剛認為,當前,長沙正處於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大力實施“強省會”戰略的關鍵時期。中國式現代化為長沙的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長沙市社科系統將把學習擺在首位,把宣講帶到基層,把闡釋引向深入,把落實抓在實處,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凝心聚力,服務發展,為現代化新長沙建設貢獻社科智慧和力量。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落腳點。湖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培超教授認為,要不斷探索和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促進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
社科普及基地是學習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的重要窗口。湖南黨史陳列館館長朱習文說,將全面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新理念、新論斷、新任務、新舉措,全力以赴做好陳列館提質升級工作,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匯聚起砥礪奮進的磅礡力量。
高校社科工作者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大使命。中南大學團委副書記,全國青聯十三屆委員會社會科學界別副秘書長曹裕教授表示,將深耕社科研究工作,努力做前沿基礎研究的開荒者、交叉應用研究的踐行者、心系民生福祉的守護者,探究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創新問題,從管理學科視角提出更多“金點子”,服務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
來源:湖南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