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要求和省委宣傳部的部署,11月3日下午,省委宣傳部、省社科聯和南方日報社在廣東社科中心,聯合舉辦廣東社科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座談會。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張知干出席並講話。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余鴻純主持座談會,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李翰敏和社科界專家學者及省社科聯干部近30人參加座談會。
座談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制定了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校(院)委委員林盛根教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為題發言。他指出,一百多年來,我們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實踐性、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充分檢驗、貫徹、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推動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科學指南,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他認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科學社會主義作出一系列重大原創性貢獻,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賦予科學社會主義嶄新的時代內涵。他表明,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強化理論武裝,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要強化絕對忠誠的品格,確保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站得穩、靠得住、信得過,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各項實際工作的全過程之中,不斷推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高質量發展。
省社科院黨組書記郭躍文研究員圍繞“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的主題發言。他指出,一百年來,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斗的結果﹔新時代的十年,我們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十六方面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是黨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他強調,實現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仍然必須團結奮斗。歷史和實踐証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在風雨來襲時最可靠的主心骨,新時代新征程全黨必須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准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56個民族構筑成了不可分割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新時代新征程必須繼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包括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識,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把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力量凝聚起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世界的發展與進步,中國發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團結世界人民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中山大學李萍教授的發言主題是“堅持‘兩個結合’表達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實踐理性和理論自覺”。她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把“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始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旗幟。她認為,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實踐理性和理論自覺。“兩個結合”不僅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結緣的契合點、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本質特征,更是中國式現代化事業的理論基點。隻有堅持“兩個結合”,堅持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麥均洪研究員圍繞“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戰略’ 強力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主題發言。他指出,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重要作用,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內在規律和發展邏輯的深刻把握。他從三個方面談了一體推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體會和感悟。他認為,一體推進實施“三大戰略”,是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力量,都離不開教育和人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本在於教育﹔統籌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提升科技發展水平和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性策略。
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教授圍繞“創新理論引領偉大實踐”主題談了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體會。他認為,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這“兩個結合”“兩個行”是原創性的理論貢獻﹔黨的二十大報告始終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此思想指引下,過去五年和新時代十年我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全方位檢驗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和社會治理優勢﹔黨的二十大報告闡述的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符合中國國情,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具有無比光明的前景﹔黨的二十大報告闡述了黨的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內在規律。
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金龍教授的發言主題是“中國式現代化敘事的三維思考”。他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聚焦中國式現代化敘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需要,是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是彰顯中國式現代化世界意義的需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敘事框架初步建構的需要。他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國式現代化敘事的方式可概括為:基於西方比較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特征﹔基於“十個明確”厘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基於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詮釋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原則﹔基於現代化內在規律確立中國式現代化的重點。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敘事,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廣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胡欽太教授以“匯聚教育科技人才強大合力 加快高水平創新型大學建設”為題發言。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把教育、科技和人才培養統籌謀劃,為新時代我國教育發展、科技進步、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結合廣東工業大學的辦校實際,他提出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加快高水平創新型大學建設的四個舉措: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進一步增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的責任感使命感﹔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強化高素質人才供給力﹔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強化人才隊伍引領力﹔全力實施“1+2+3”攀撐計劃學科提升工程,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力。
廣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鄭賢操高級經濟師圍繞“牢固樹立和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暢談了體會。他指出,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把國家安全擺在“民族復興的根基”這一全新高度加以強調。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深刻理解國家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科學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豐富內涵和實質要求,大力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他認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要大力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構建新安全格局必須要做到系統把握、抓綱帶目,預防為主、標本兼治,剛柔相濟、開放共贏,強化治理、提高能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南方新聞網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南方日報編委、理論評論部主任金強針對“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主題發言。他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作出黨的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的論斷,並向全黨發出了“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的告誡。我們要科學認識第二個答案的深遠意義,深刻把握“兩個答案”之間的關系,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推進管黨治黨體系協同發力。
最后,在聽取各位領導和專家學者的發言后,張知干作總結講話。他指出,舉辦這次座談會,是我們積極響應省委部署和省委宣傳部要求,以高水平的理論闡釋、高質量的學理供給,服務全省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的有力體現。社科理論界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義不容辭的重要職責,充分彰顯宣講闡釋的主力軍作用。
張知干就全省社科界如何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切實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廣東社科工作實踐,提出了意見。他指出,全省社科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一是要把握根本遵循,一以貫之為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提供學理支撐。黨的二十大深刻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及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我們要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從學理上把黨的二十大關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講全講深講到位﹔要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勤學善用總書記教給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把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表達出來、傳播開來,為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做出建設性貢獻。二是要聚焦中心任務,源源不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務實良策。黨的二十大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發出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宣言,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從理論上作出正確回答,以指導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要聚焦改革發展穩定等方面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要著眼廣東實際,圍繞推動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在廣東落地落實開展理論研究和對策研究,助力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三是要牢記學術使命,自信自強為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做出廣東努力。黨的二十大對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了戰略部署,我們要增強學術自信,把握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必然邏輯和內在要求,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形成立足中國實際、滿足人民需要、聚焦時代變革、回答人類困惑的大學問、真學問﹔要加強社科理論人才隊伍建設,構筑起加快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人才高地﹔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灣區故事、廣東故事,讓世界了解中國式現代化、理解人類文明新形態、認同全人類共同價值。
他強調,中國式現代化的前景催人奮進,社科事業的未來壯闊無垠,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廣東人文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