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王樹聲:讓中國精神充盈現代城市

王樹聲2022年10月18日13:34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讓中國精神充盈現代城市

作者:王樹聲,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校長

郭紅鬆 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近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城鄉協調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城市與鄉村,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織交融的“中國味”更濃了,展現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的“中國范”更足了。

中國城市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之一,在數千年歷史進程中,其規劃建設思想、原則、方法等都形成了獨特體系。中華文明孕育了中國城市,因此,要堅持以中國思維認識我們的城市。中華民族有自己的規劃建設思想原則和方法體系,在規劃建設實踐中,隻有以中國價值觀念認識、闡釋問題,才能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留中華文化基因,才能筑牢中國根基、開創中國規劃新氣象。

在潛心探索中國優秀城市規劃傳統的繼承與創新的過程中,我們對1400余座城市的3000余部歷史典籍、方志進行研究和實地調研,創建了包括10000余篇歷代規劃建設文獻、6000余幅城市圖、3700余條經典規劃設計智慧的中華營城數據庫,對我國古城規劃經驗進行大規模收集整理,對中國城市規劃體系進行深入系統研究。我們開展了中國城市規劃中具有恆久價值的優秀規劃思想與方法的系統研究,構建了中國本土規劃理論與方法,凝練了“結合大尺度山水的規劃設計”“城市人文空間規劃設計”等十類本土規劃設計模式,提出“文地系統規劃”“山水人文空間格局”等概念及原理,力求讓中國精神充盈現代城市規劃理論、教育與實踐,為世界城市規劃理論貢獻中國智慧。我們完成了首個省級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規劃編制,為全國的省級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提供了重要參考。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陶寺遺址”的保護與傳承、環青海湖地區城鎮人居環境的提升、大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西安城市文地系統構建……在眾多重大工程中,我們為新時代城鄉規劃建設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積累了實踐經驗。

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是對規劃人才的必然要求。要將“中國本土規劃繼承創新、中西規劃理論交叉滲透”的教育理念,融入培養具有中國本土規劃意識的人才中。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未來,我們力求形成中國優秀城市規劃智慧傳承創新領域的科研與人才培養高地,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規劃新人貢獻力量。

踏上新征程,我們堅信,我國必然能構建新時代的中國規劃話語體系,在世界文化交流互鑒中,也會更加具有文化自信,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