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范秀娟:壯族嘹歌:倚歌擇配時代的經典

范秀娟2022年07月19日10:38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壯族嘹歌的審美人類學研究”負責人、廣西民族大學教授

“壯族嘹歌”是流傳於廣西西部壯族聚居區的以“嘹”為核心襯詞的壯族二聲部民歌,即雙聲山歌。傳唱范圍包括右江流域、紅水河流域的平果、田東、田陽、馬山、大化、武鳴一帶的壯族地區。在壯語裡,嘹歌稱為“fwen liuz”,音譯為“歡嘹”,是壯族雙聲山歌的代表性歌類之一。嘹歌唱詞為五言四句式,以押腰腳韻為主,分上下兩聯,句與句之間環環相扣,每一首歌就是一首詩,詞曲相配、嚴謹美麗。這種歌的唱詞在民間有用古壯字記錄的手抄本“歌書”,是當地壯人學歌的摹本,也是歌圩上倚歌擇配的寶典,世代相傳,是壯族民歌集成和經典。

壯族嘹歌:文學與音樂的復合體。壯族是迄今還保留有歌圩和男女對歌傳統的主要民族,嘹歌是這一活的傳統的表征。20世紀20年代,法國人類學家葛蘭言(Marcel Granet)為了研究古代中國的節慶與歌謠,到廣西一帶做大量調研,印証了《詩經》中的情歌是中國上古時代歌圩男女對歌的作品,古代歌圩是以男女兩性對歌為表征的儀式和節慶。由此他認為:《詩經》中的情歌之所以被后世反復援引和解釋,是因為這些詩歌原本就是在儀式和慶典的場合下被演唱的,帶有神聖性質,這是這些詩歌在后世能夠繼續擁有權威的歷史原因。壯族歌詩傳統不僅是廣西最有價值的地域文化、少數民族文化,也是中國最有價值的地方文化之一。嘹歌是壯族民間富有代表性的審美創造活動,是文學與音樂的復合體,是人類重要的詩性實踐。

壯族嘹歌有著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永恆不變、宛如天籟的旋律,兩男兩女對唱,高低聲部配合,集體性強,這是它的音樂部分。嘹歌的歌詞即文學部分要依旋律填詞,合乎韻律,每首歌五言四句,主要押腰腳韻。腰腳韻是壯語民歌的典型押韻方式,具體而言是第一句的最后一個字即“腳”與第二句中間的一個字即“腰”要押韻,第三句的最后一個字即“腳”與第四句中間的一個字即“腰”要押韻,同時第二句的最后一個字即“腳”與第三句的最后一個字即“腳”要押韻。這樣韻點密集同時中間有換韻,達到句與句之間互相呼應,整首歌結構緊密聯絡一體又有變化的效果。嘹歌在押腰腳韻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腰”的移位變成“頭腳韻”,即把第二句、第四句的“腰”移到第一個字即“頭”,形成“頭腳韻”﹔也可以使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的“腰”都與第一句的“腳”押韻,形成“連環韻”。押韻的變化給歌詞的創造留下了更多余地,也使嘹歌形成了一個詞曲搭配嚴謹而又富於變化、獨具壯歌神韻的藝術空間。

嘹歌經典:五部長歌與十部短歌。嘹歌對唱有一個與其他壯族民歌不一樣的地方,即嘹歌手在對唱世代相襲的嘹歌經典時,男歌手是拿著歌書依本而唱的,女歌手沒有歌書、不拿歌書而答歌。正因為女性沒有歌書,不能依本而唱,使得每一次的對歌因女性不同的答歌而顯得千變萬化,女性的聰慧和重要也因此得以顯現。壯族嘹歌中有唱:“少時學唱歌,抄歌書做寶。”壯族嘹歌經典是以男歌手的手抄歌書形式流傳下來的五部長歌和十部短歌。五部長歌是《路歌》《賊歌》《房歌》《三月歌》《日歌》,十部短歌是《入寨歌》《迎客歌》《娘家歌》《家窮歌》《穿黑歌》《打十閘》《建月歌》《時辰歌》《盤問歌》《天旱歌》。因此,說到壯族嘹歌時,如果說的是這五部長歌和十部短歌,應該用帶書名號的《壯族嘹歌》﹔如果說的是歌圩上歌手依嘹歌旋律而唱的、包括五部長歌和十部短歌在內的所有嘹歌,並把嘹歌視為壯族民歌中的一個種類的時候,則用不帶書名號的壯族嘹歌。因為五部長歌和十部短歌都是按照男女情人對唱的方式創造出來的,歌唱的場合是經典的倚歌擇配的場合,所以《壯族嘹歌》也是倚歌擇配時代的壯族情歌經典。

《壯族嘹歌》所包含的十五部經典盡管歌長短不一、內容各異,但其模式都是一對青年男女在對歌,唱他們生活中經歷的某個事件,表達彼此的愛情,以“盤問歌”相娛樂、比歌才。嘹歌分為日歌系列和夜歌系列兩大部分,以夜歌系列為主。夜歌系列中的三個長歌《路歌》《賊歌》《房歌》,《路歌》唱的是一對青年男女游歷的見聞和情感發展過程,包括邀請伙伴上路、一起爬坡、彼此試探感情、天變打雷下雨、河裡漲水、擺渡過河、上山干農活、乘涼休息抽煙吃果、兩人深交定情等。《賊歌》唱的是明朝嘉靖年間一對相親相愛的戀人因男子被征兵去打仗(壯話說“去做賊”)而分別。男的經歷九死一生打完仗,又歷盡千辛萬苦返鄉尋找原來的戀人,經尋訪、試探和解釋,兩人重新團圓相會。《房歌》唱的是一個小伙子幫助自己的戀人建房子的過程和建成后祝福房子的主人住新房吉利。夜歌系列的六個短歌《入寨歌》《迎客歌》《娘家歌》《家窮歌》《穿黑歌》《打十閘》的內容從其歌名基本可知其內容,其中《打十閘》唱的是攻打十閘這個地方,《穿黑歌》唱的是穿藍靛染制的黑衣服。日歌系列的兩個長歌《三月歌》《日歌》,《三月歌》唱的是陽春三月男男女女結伴來到野外採鮮花、摘嫩筍、拾蕨菜的歡樂情景,以及人們根據農時的安排,各月忙著各月的農事。《日歌》唱的是一對自幼被父母包辦婚姻的青年男女,路上相遇對歌,彼此贊美、愛慕,最終相愛,兩人希望能結婚生活在一起。但是,他們受到了家人的打罵和官府的問罪,男的甚至被戴枷游圩。經過抗爭,男子幾乎傾家蕩產賠償完悔婚的費用,兩人終於如願以償得以成婚。日歌系列的四個短歌《建月歌》《時辰歌》《盤問歌》《天旱歌》,《建月歌》唱的是一年十二個月與時辰的對應關系﹔《時辰歌》唱的是時辰與生肖的對應關系﹔《盤問歌》是女子盤問男子知識的歌,如女問“什麼圓又圓”,男答“簸箕圓又圓”,等等,這些都屬於知識性的歌﹔《天旱歌》唱災情。總之,《壯族嘹歌》以男女戀歌的方式傳達了豐富的鄉村農事知識和道德倫理規范,並在其中融入質朴純潔的情感。

嘹歌的傳承與后倚歌擇配時代的嘹歌圩。壯族嘹歌的盛行是在壯族民間信仰和民間禮俗的熏陶中自然形成的。壯族嘹歌社群和壯族其他社群一樣,認為歌唱是花婆神創造和規定的,會唱歌是人生的基本要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標准。除民間信仰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熱愛文藝的觀念外,“倚歌擇配”的婚戀習俗也大大加強了文藝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唱歌成為人人必備的生活技能和基本素質。正是由於“歌能通神”的民間信仰觀念和“倚歌擇配”的婚姻習俗的影響,壯族社會普遍存在“愛歌重情”的傳統。優秀的嘹歌手被視為有德有才的文化人,很受尊敬和喜愛。歌才杰出的老一輩人認為教歌傳歌是自己責無旁貸的義務,而兒童、青年人則認為學歌習歌是人生的必然事務,這樣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老輩人教、小輩人學的民歌傳承路徑。一般而言,父教子、母教女、哥教弟、姐教妹是最通常的模式,如果親屬中有歌才更好的人,往往也會由歌才更好的親屬幫教年輕一輩學歌。歌才一流的人則成為歌師,理所當然地肩負起教導遠近村落的年輕人學歌的任務,每有年輕人來拜師學藝時總會樂意地收下,義務教導徒弟學歌。

歌圩是壯族男女聚會對歌、以歌傳情的重要風俗性節日,一代代年輕人都經歷過歌圩上郎唱儂酬、花蝶纏綿的美妙,經歷過歌圩上如火如荼的賽歌洗禮。可以說,壯人的歌才是在歌圩中培養起來和磨煉出來的,也在歌圩上得到檢閱和考驗,歌圩上產生了無數美妙動人的情歌。壯族嘹歌圩是目前壯族歌圩中依然活躍、保持著生命力的歌圩。在嘹歌盛行的平果市、田東縣境內,有傳統歌圩近30個,目前活躍度高、歷史久、人數多、場面大的歌圩有太平歌圩、耶圩歌圩、感仰歌圩、莫圩歌圩、新圩歌圩、山營歌圩等。其中太平歌圩每年農歷二月十九日為圩期,參加歌圩的人數常達10000人﹔莫圩歌圩是《壯族嘹歌》五部長歌中經常說到的歌圩,圩期為每年農歷三月初四,參加人數一般有6000人左右。盡管當代壯人已經不倚歌擇配了,但是對歌宛如演戲,在歌裡做情哥或做情妹,彼此相親相愛。在深情地對歌中,歌手們依然獲得很大的精神愉悅感和滿足感,他們認為歌唱使人生更美好、更有意義。

2008年,壯族嘹歌入選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除了“劉三姐”外,世界又多了一扇了解廣西壯族的窗口。可以說,古老的壯族嘹歌蘊藏著壯族文化系統和社會結構的豐富信息,生動傳神地書寫著民族地區的質朴生活,堪稱壯族的文化地圖。

(責編:皮博、王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