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孫明道:王履的目師華山理論與中國寫意傳統

孫明道2022年05月24日10:16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17世紀初葉的繪畫新風”負責人、曲阜師范大學副教授

在20世紀中國繪畫美學重建中,王履以“形意論”和“目師華山”理論受到重視,成為一位不斷被發掘的古代藝術家和藝術理論家。王履,約生於元至順三年,晚年利用在陝西行醫的機會登游華山。華山雄奇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震顫了他的心靈,因此他竭生命之力留下了有關華山的40幅繪畫、150首詩歌、4篇游記以及數篇序跋。在這組繪畫和文字中,他對人生及繪畫經驗進行了總結,並以實踐體驗對創作主體與社會客體、自然客體和精神客體的關系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提出“形意論”和“目師華山”理論。

從楷模古人到目師華山

王履關於華山的繪畫和詩文合集《宣郁集》,堪稱個人的心靈記錄,與其另外一部題為“畫楷”的畫集形成對照,在精神及藝術創作方面記錄了他由“故吾”到“今吾”的轉變。

王履一直慶幸生命中能夠遇到華山:“天下奇絕處,固由系乎緣之偶不偶也。郗詵所謂山行‘洗盡五年塵土腸胃’,吾塵土五十年,不意中得此行。雖遘一遺十,而秀拔之神,雄特之觀,亦足以暢夫一生之拳跼矣。” 與華山的“偶”遇,喚醒了他內心深處的自我,促使其對生命價值進行審視,如其《道士汲泉烹茶摘胡桃以供》詩雲:“坐久忽驚吾喪我,安知何處是方蓬。”《初至山口別山》詩雲:“同行之伴各有宜,故吾未辨今吾誰。”此前此后,王履都用塵世中的“泉石”自喻,顯示他作為創作主體超越意識的自始統一。

作為創作主體,“今吾”面臨著如何表現客體的艱難:“苟非華山之我余,余其我耶?既圖矣,意猶未乎滿。”這使他寢食難安,“由是存乎靜室,存乎行路,存乎床枕,存乎玩物,存乎飲食,存乎聽音,存乎應接之隙,存乎文章之中。一日燕居,聞鼓吹過門,惕然而作曰:‘得之矣。’夫遂麾舊而重圖之”。王履創作的成功,也是他在藝術上攀登“華山”的成功,是他在“意”的層面上對華山塑造的成功。

寫意傳統下的形意論

《重為華山圖序》開篇寫道:“畫雖狀形,主乎意。意不足,謂之非形可也。”20世紀初期,面對西方“寫形”繪畫的壓力,王履此論被美術史家發現,並被做出適應潮流的語義解釋。然而,從王履完整論述中可以看出,他不過是借此批評務於轉摹者放棄對自然的觀察而造成的“形意”之失,目的是提出自己“目師華山”的主張。

王履想象著別人對其新創畫風的驚異,以設問作為這篇序言的結尾:“或……怪問何師,余應之曰:‘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這一問答是對唐代張璪畫史傳記的有意模仿。據《歷代名畫記》記載,面對同行的疑問,張璪回答:“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王履的回答又透露出與一個更為古老的論畫句式的關聯。在《續畫品》中,姚最評論梁元帝的繪畫“學窮性表,心師造化”。也有學者指出,王履的問答是對范寬“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經驗的回應。

在中國繪畫史上,宋代和元代被看作“寫形”與“寫意”最著的兩個時期。但作為宋代“寫形”山水畫的代表人物,在“物”與“心”的抉擇中,范寬卻發表著“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的言論。對於20世紀以“寫形”和“寫生”改造中國畫的潮流來說,王履“師華山”的外向性論述與范寬“師諸心”的內向性表達相比,更具鼓舞時代的意義。

在中國繪畫史上,“形”的問題從山水畫獨立開始,就被納入創作主體與客體關系的討論之中,並作為主體精神即“意”的投射進行論述,如宗炳《畫山水序》雲:“夫理絕於中古之上者,可意求於千載之下﹔旨微於言象之外者,可心取於書策之內。況乎身所盤桓、目所綢繆、以形寫形、以色貌色者也。”王微《敘畫》亦雲:“古人之所畫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標鎮阜、畫浸流。本乎形者、融靈而變動者,心也。”或許受宗炳“以形寫形”理論的啟發,王履說:“失其形形乎哉。” 這句話是說,如果畫家不能把握“物之形”,其“意之形”就不能實現。

繪畫作為精神客體自成體系,因此才有如宋人董逌所說“世人不識真山水而求畫者”現象的發生。范寬所謂“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也反映了在“寫形”高峰時期的北宋,創作主體面對自然客體中的山水和精神客體中的山水兩重挑戰。王履“形意論”中的“形”,也包含對此兩重挑戰的回應,如他說:“古之人名世,果得於暗中摸索耶?彼務於轉摹者,多以紙素之識而不之外,故愈遠愈偽,形尚失之,況意?”所謂“形尚失之”之“形”,即古人繪畫所創造之“形”。

所以,王履的“形意論”是作為自然客體的“物之形”、作為精神客體的前人“畫之形”和作為創造主體的“意之形”的三重統一。此三重“形”的統一實為經過了元代復古思潮洗禮與反思之后,中國繪畫寫意傳統下貫的體現。而王履“目師華山”或“法在華山”表述,也統一在這一寫意傳統之下。

從18世紀初開始,人們在傳抄王履“苟非華山之我余,余豈我耶”時就失去了理解,直到前幾年才有學者指出這句話的確切含義——“如果不是華山使我認識到了自我,我還不是現在的自我”。這句話使我們更加認識到,王履“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理論不是從“吾”到“心”到“目”到“華山”的單向度直線,而是包括上述各因素在內的雙向循環。在這個循環中,主體選擇了創作客體,創作客體反過來又啟發主體,主體在對創作客體的表現中再度進行反思,並最終在“意”的層面上實現主體與創作客體甚至精神客體的合一。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