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把脫貧攻堅精神講深、講透、講活

王肖芳2022年05月19日14:31

作者:王肖芳,系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課研究專項“脫貧攻堅精神融入新時代‘大思政課’研究”負責人,河南財政金融學院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講好思政課不僅有‘術’,也有‘學’,更有‘道’。”以此作為認識的出發點,考量在脫貧攻堅偉大斗爭中鍛造形成的“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准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為我們提出了一個艱巨但意義重大的時代問題,即如何把脫貧攻堅精神講深、講透、講活?對該問題的回答不僅是為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提供更多“金課”的需要,而且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題中應有之義。

一、把脫貧攻堅精神講深

把脫貧攻堅精神講深是講透、講活的根本所在。反之,理論講解流於表層,實踐講解膚淺粗糙,價值講解庸俗低端,脫貧攻堅精神就將成為飄游在水面的浮萍無所依托。

1.要從理論的深刻性角度把脫貧攻堅精神講深

理論的澄清有助於理論的廣泛傳播和深度認同。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脫胎而出的脫貧攻堅精神,是精神生產的一個典型體現,具有理論發生的歷史必然性和客觀現實性。從理論層面來看,一方面,要講清楚脫貧攻堅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精神生產理論在當代中國的完美呈現。馬克思主義精神生產理論認為,精神的產生是現實的人的活動的必然產物,某一精神的產生必然受到它所處時代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制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隻能產生自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兵團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隻能產生自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特區精神、抗洪精神隻能產生自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同樣的道理,脫貧攻堅精神隻能產生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另一方面,要講清楚脫貧攻堅精神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不斷推進全國各族人民邁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根據我國發展具體現實,提出了脫貧攻堅戰略。脫貧攻堅精神是對脫貧攻堅戰偉大實踐的高度凝練和科學概括,是共同富裕理論的重要內容,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特色內容,也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有重要組成部分。

2.要從實踐的縱深性層面把脫貧攻堅精神講深

隻有從反貧困的實踐史中,才能夠將脫貧攻堅精神講深。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貧困是一個歷史性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華夏文明5000年就是同貧困作斗爭的5000年。歷史上,農民階級為了擺脫貧困,與封建統治者發生過無數次斗爭。可是,直到封建社會末期,貧困問題也未能得到實質性的改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站在了歷史的舞台上,面對貧困問題,毛澤東同志一針見血地指出,全國大多數農民,為了擺脫貧困,改善生活,隻有聯合起來,向社會主義大道前進,才能達到目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開啟了從根本上擺脫貧困的實踐之路。這條路盡管走得曲曲折折,但總體來說,成就大於挫折。歷史進入到改革開放新時期,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我們“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地認識到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由之路。全黨上下以更大決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採取超常舉措,實施了脫貧攻堅工程。經過一段時間的奮斗,我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發展史上首次整體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3.要從影響的幽深性視角將脫貧攻堅精神講深

隻有從影響的幽深性視角出發,才能把脫貧攻堅精神講深。脫貧攻堅精神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彰顯。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我國的脫貧攻堅戰在脫貧史上堪稱規模最大、力度最強、成效最佳,是一件注定載入人類史冊的偉大事件。從這個意義來看,脫貧攻堅精神的影響力必然具有歷史的幽深性。從新時代向過去看,脫貧攻堅精神終結了纏繞中國人民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實現了千年未有之大功績。從新時代自身看,脫貧攻堅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給與全國各族人民的一份靚麗答卷,增強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振了老百姓對黨的信心。從新時代向未來看,在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脫貧攻堅精神可以成為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發展的永不衰竭的思想源泉。從新時代向國外看,絕大多數國家仍舊面臨一個緊迫的問題:“老百姓很貧窮,政府怎麼辦?”中國的脫貧實踐回答了這一歷史謎題,為世界提供了可資借鑒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由此可見,要把脫貧攻堅精神講深,就要從歷史的幽深性出發不斷挖掘脫貧攻堅精神的歷史價值、當代價值、未來價值和世界價值。

二、把脫貧攻堅精神講透

把脫貧攻堅精神講透,是講深、講活的關鍵所在,講不透意味著說不清道不明,意味著講了跟沒講一樣。

1.通過專業宣講隊伍把脫貧攻堅精神講透

術業有專攻。講透脫貧攻堅精神,需要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強、理論積澱深、講課水平高的專業宣講隊伍。這支隊伍的構成,包括脫貧攻堅政策的制定者、推進者,包括經驗豐富的基層黨員干部、脫貧致富者,包括身處一線的調研者、採訪者,包括經驗的總結者、成效的檢驗者,包括思政課教師,包括國內研究者、國外取經者……換句話說,這支隊伍應該是一切涉及脫貧攻堅工作和具體事務中那些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且願意講脫貧攻堅精神的優秀人才。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讓有精神的人講精神,就不愁脫貧攻堅精神講不透。走上講台的各省省委書記和省長可以通過自己的高遠站位講透脫貧攻堅的政策和地域特色,高校教師可以通過自身的鮮明特點講透脫貧攻堅的理論和內容,基層黨員干部可以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講透自己和周圍人的脫貧攻堅故事,脫貧群眾可以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講透老百姓的真情感和真心話。

2.通過脫貧攻堅成就把脫貧攻堅精神講透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要圍繞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共產黨的初心使命來講透脫貧攻堅精神,就是要充分呈現脫貧攻堅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展現人民群眾在脫貧致富后的美好生活。《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經過8年持續奮斗,到2020年底,中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共同富裕的路上堅持一個也不能掉隊的恆遠信念,克服了一個又一個脫貧攻堅的攔路虎,最終使量變積累到質變,千百年來人民群眾的致富夢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變成現實。正是這一系列偉大成就成為中國式脫貧攻堅的強勁文化支撐,向國際社會展示出真實的、立體的、全面的中國式現代化樣貌。

3.通過內容邏輯關聯把脫貧攻堅精神講透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脫貧攻堅精神這一“奇文”由六個方面組成,這六個方面並非各自獨立毫不相干,而是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得益彰,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具體而言,“上下同心”是思想前提。上下同心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如果離開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思想認識,脫貧攻堅戰就會成為一片散沙,必然歸於失敗。“盡銳出戰”是基本要求。脫貧攻堅是一場持續了數千年的戰斗,不使用精兵強將,不全力以赴對待之,隻能成為這場戰爭中量的羅列。“精准務實”是具體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貴在精准,重在精准,成敗之舉在於精准”。“六個精准”即扶持對象精准、項目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脫貧成效精准。精准既定,剩下的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畢竟“實干興邦,空談誤國”。“開拓創新”是動力源泉。“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離開創新驅動,脫貧攻堅就會因動力不足而無疾而終。“攻堅克難”是推進路徑。脫貧攻堅是一場面向貧中之貧、堅中之堅的戰爭,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隻有胸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無畏氣魄,才能夠切實解決一個又一個困難,攻破一個又一個堡壘。“不負人民”是價值導向。人民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唯一價值導向,離開人民,黨就失去了執政的根基和存續的源泉。脫貧攻堅戰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在改善人民生活條件和推進人民美好生活中的具象實踐,脫貧攻堅為了人民、脫貧攻堅依靠人民、脫貧攻堅成果為人民所享,脫貧攻堅正是在這一理念下取得最終勝利的。

三、把脫貧攻堅精神講活

把脫貧攻堅精神講活是講深、講透的靈魂所在。離開“講活”,“講深”“講透”隻能是不切實際的空談。

1.通過靈活的方法把脫貧攻堅精神講活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要將脫貧攻堅精神講活,就要在方法的選擇上花點心思,用點功夫。切實做到在講脫貧攻堅精神時能夠根據不同的事件、面對不同的場合、針對不同的對象採用靈活的方法。事務不同,講脫貧攻堅精神的方法就要“因事而化”。如經驗匯報要多採用定量的方法,鼓勵動員應多採用定性的方法,強調優勢多採用對比的方法,剖析不足多採用列舉的方法等等。語言的使用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在“大事”上使用庄重嚴肅的語言,在“小情”上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場合不同,講脫貧攻堅精神的方法就要“因時而進”。作為理論宣傳者,要善於抓住不同場合提供的時機,根據需要選擇不同方法。在田間地頭與在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會議上講脫貧攻堅精神所採用的方法有天壤之別,在嚴謹的學術會議上與在夜市擼串時講脫貧攻堅精神所採用的方法當然也要有所區分。對象不同,講脫貧攻堅精神的方法就要“因勢而新”。給大學生講脫貧攻堅精神,就要多採用理論結合實際的方式,既讓大學生看到鮮活的事例,又能夠啟發大學生的思維。給農民講脫貧攻堅精神,就要多使用追溯法,讓農民群眾產生“同理心”,從而形成共鳴,達成共識。給企業人士講脫貧攻堅精神,就要多使用目的導向法,從脫貧攻堅精神產生的實際價值幫助企業認識脫貧攻堅精神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尤其是面向社會大眾時,要借助各種網絡平台,利用好各種藝術形式把脫貧攻堅精神講活。

2.通過生動的故事把脫貧攻堅精神講活

講好一個故事勝過萬千大道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講故事就是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講事實才能說服人,講形象才能打動人,講情感才能感染人,講道理才能影響人。”脫貧攻堅精神是由無數個成功的事實、光輝的形象、真摯的情感、深刻的道理鍛造而來,講好脫貧攻堅精神,就是要向聽眾展示好脫貧攻堅過程中產生的生動故事。一是講好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脫貧攻堅的生動故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及一個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家院落、田間地頭、山澗林場,無不記錄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之旅,一方土炕、一張方桌、幾條板凳,無不映照出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二是講好普通干群排除萬難帶領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故事。在脫貧攻堅中涌現出一大批令人欽佩、可歌可泣的基層干部和人民群眾,要講好這些平凡之人背后的偉大故事。三是講好脫貧攻攻堅中以奮斗改寫命運的故事。脫貧攻堅精神造就了一批改寫命運的奮斗者和拼搏者,將這些具有生命力的、發生在身邊的故事講精彩,也就講活了脫貧攻堅精神。

3.通過世界的認同把脫貧攻堅精神講活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中國共產黨用脫貧攻堅的成功實踐為世界各國擺脫貧困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發布公告表示,中國的減貧奇跡,為推進全球減貧事業做了巨大貢獻。國際勞工組織總干事蓋伊·賴德認為中國的脫貧工作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樹立了榜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杰弗裡·薩克斯認為中國脫貧事業值得他國學習。俄羅斯《勞動報》、新加坡《聯合早報》、蒙古國《民族郵報》、西班牙《國家報》等紛紛報道了我國脫貧攻堅的經驗。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毫不夸張地說,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成功經驗早已走出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走進了五大洲四大洋那些希望擺脫貧困的或希冀過得更好的國家。結合國際社會對中國脫貧攻堅的高度認同,尤其是吸收了中國脫貧攻堅經驗后在實踐中改變了貧窮面貌的國際事例講解脫貧攻堅精神,會讓脫貧攻堅精神更為鮮活。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