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漢語方言聲調演變類型研究

2022年04月12日08:44

北京語言大學王莉寧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漢語方言聲調演變類型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2CYY009),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沈丹萍。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中國語言資源極為豐富,擁有五大語系的135種語言,10大漢語方言,68種次方言,小方言土語難以計數。在各種語言資源裡,漢語(包括普通話和漢語方言)的使用人口在12.8億以上,是中國乃至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聲調是漢語重要的特征,也是漢語研究的重要領域,聲調演變是漢語方言最為重要的音變現象﹔因此,漢語方言聲調演變類型的研究,是漢語演變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它對於認識漢語的形成、現狀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從已有研究來看,以往因受材料所限,聲調演變研究往往限於單點或單種方言,多呈現零散狀態,缺乏全面的綜合研究,也難以從整體面貌上對漢語方言聲調演變類型進行考察。該成果研究突破了以往研究范圍、考察對象過窄的局限,利用“漢語方言地圖集”課題調查的930個地點的材料,結合課題組實地調查所得的第一手語料,對漢語方言聲調演變的情況進行了全面地歸納整理,並在此基礎上制作了三個反映漢語方言聲調概況、演變信息的數據庫,每個數據庫都包括930個漢語方言點的材料,以此構成該成果的研究基礎。該成果的研究意義可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1)選題新穎,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該成果通過與中古音進行比較,對漢語方言的聲調演變現象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考察,同時,對重要的聲調分化現象、聲調合並現象、連讀調、語法變調等現象還加以深入的個案分析研究,這對於論証漢語語音演變的歷史過程,漢語語音演變的共性和個性具有重要意義。

(2)材料豐富,翔實可靠。該成果對全國930個方言點的調查材料進行了大量細致的校正和加工,整理成三個聲調專題數據庫,為項目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該成果大規模地運用“漢語方言地圖集數據庫”的材料對漢語方言重要的音變現象進行研究,除了《漢語方言地圖集》以外,這些材料均未公開發表或出版過。此外,負責人和課題組成員實地調查或核實了河北、安徽、江西、湖南、廣西、澳門、雲南獨龍江等地區的語言方言材料,對比較特殊的聲調演變現象尤其給予特別的關注,揭示了新的聲調演變類型。

(3)研究視角和方法新穎獨特。該成果利用地理語言學繪制方言特征圖的方法,繪制了28幅反映聲調演變類型的方言地圖,並對其所展示的地理分布類型進行了說明和解釋,還借鑒或使用了語料數據庫、語音實驗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豐富研究結論,可作為同類研究的重要參考。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

在研究內容和觀點方面,該成果提出了關於漢語方言聲調演變類型的概念系統。除了第一章“緒論”和最后的“結語”以外,主體部分有八章。其中,第二章至第六章“清濁分調”“全次濁分調”“送氣成調”“韻尾分調”“元音分調”分別從聲母、韻母的發音特征,探索影響聲調分化的因素﹔第七章至第九章分設三個專題,分別為“入聲的演變”“河北唐山秦皇島方言聲調專題研究”和“獨龍語聲調演變專題研究”,這三個專題分別從入聲的演變探索漢語方言聲調合並現象,從河北唐山、秦皇島方言考察連讀調的演變類型及其與單字調系統的互動影響,從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獨龍語巴坡方言的聲調現象,探索影響聲調起源和變化的其他因素。研究得出了一系列富於創新性的觀點和結論,以下分別從“聲調分化類型”“入聲演變類型”“連讀調演變類型及其與單字調的互動關系”“詞匯語法因素導致的聲調演變類型”四個方面對該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加以概述。

1.聲調分化類型

(1)“清濁分調”是漢語方言中最為常見的聲調分化方式,其本質是一種“濁音成調”現象。古四聲清濁分調在漢語方言中各有特點,例如古平聲以“清平—濁平”二分為主,古上聲以“清上次濁上—全濁上”最佔上風,古去聲是否分陰陽是官話、晉語與東南方言的區別性特征之一,古入聲“無清濁分調現象”在地理上呈長江流域型分布﹔陰調比陽調高是漢語方言調值的初始特征,也是重要特征,“陰低陽高”是全濁聲母清化之后的新變化﹔漢語方言的舒聲調以“降調”的分布最為普遍,“平調”“升調”次之,入聲調則以“短調”為主流。

(2)“全次濁分調”有“自變型”與“他變型”兩種類型,目前地理分布較為廣泛的是古上聲、入聲的全次濁分調,屬官話型音變,正逐步擴散到東南方言中。受影響的東南方言有著豐富的演變方式,既可能是“次濁聲母另成一調”(如閩語),也可能是“全濁聲母另成一調”(如粵語平話),還有部分方言屬“全濁、次濁聲母各自成調”(如客家話)。

(3)“氣流分調”的本質是“送氣成調”,在漢語方言裡有“[ph]類聲母送氣成調”“[bh]類聲母送氣成調”“[b]類聲母另成一調”三種表現。從送氣調與非送氣調的比較來看,送氣調比非送氣調調值起點低,送氣調調型多為升調,這顯示了高調比低調更容易發生送氣成調﹔同時,高平調、高短調、高升調、中升調比其他調型更容易發生送氣成調現象。

(4)“韻尾分調”的條件包括輔音韻尾的音值、輔音韻尾的存失以及有無鼻音韻尾和元音韻尾三種類型。同時,通過與周邊方言的比較研究以及語音實驗的相關結果表明,韻尾分調的音變方式包括非輔尾成調、輔尾成調以及前輔尾成調或后輔尾成調四種。

(5)“元音分調”有“高短元音與低長元音分調”“高元音與低元音分調”“元音復化導致聲調分化”三種類型,聲調分化是低元音、長元音或復元音對聲調分化產生了影響所導致的。

總之,聲母、韻母的發音特征對漢語方言聲調分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聲母對聲調的影響范圍廣,程度深﹔韻母演變類型豐富多彩,顯示出聲調分化方式的多樣性。

2.入聲演變類型

在漢語方言,尤其是官話和湘語裡,入聲韻尾弱化、消失,入聲調消失,古入聲字今歸平、上、去等聲調是一種廣泛存在的聲調合並現象。通過本章的研究,入聲保留或部分保留的現象集中在兩個地區:一是在山西及其毗連地區的晉語裡﹔二是集中在東南方言區,包括江淮官話、西南官話與東南方言毗連的地區,這一區域呈現了入聲調早期的面貌,與中古漢語聲調系統的對應性較強。而入聲調的消失速度、方式,與古聲母的清濁形成了一種較為緊密的互動關系,其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1)從古清入、濁入的今讀類型來看,清入字今讀入聲的地點有458個點的清入字今讀陰入,另有28個點的清入字部分讀陰入,部分讀其他聲調﹔而濁入字今讀入聲的地點僅有376個點,另有51個點無論入聲是否分陰陽,均表現出濁入字率先丟失韻尾、與其他聲調合流的面貌。同時,在部分清入率先舒化的地點裡,陰入與陽入的調值往往呈現“陰低陽高”的面貌。上述現象說明,“低調”似更有利於入聲調的消失。

(2)從調類合流的方式來看,在入聲分陰陽的方言裡,明顯呈現陰入歸陰調、陽入歸陽調的演變模式。結合吳語今仍保留濁音聲母,調類合流按照“清—清”或“濁—濁”的模式進行的面貌來看,“清濁合調”是漢語方言聲調合並的重要機制之一。

(3)從入聲歸並的方向來看,“入歸平聲”是一個漢語方言入聲演變的重要規律。在入聲不分陰陽的方言裡,以“入聲歸陽平”最為常見,在入聲分陰陽的方言裡,“清入歸陰平”“濁入歸陽平”的分布范圍最為廣泛,這顯示出在這些入聲已消失的方言裡,大部分方言早期入聲調的調值與平聲調的調值較為接近。此外,與此相應的是,“入聲歸去聲”,尤其是“次濁入歸去”也在一定范圍內形成了較為廣泛的連片分布。

3.連讀調演變類型及其與單字調的互動關系

第八章“河北唐山秦皇島方言聲調專題研究”分為“概說”“單字調”“非輕聲兩字組連調模式”“輕聲兩字組連調模式”四個部分,其研究觀點如下。

(1)唐秦方言目前的調類數目有四調、三調兩種類型,調類數目較少,在單字調系統裡,三調方言多呈現“今平聲不分陰陽”的面貌(除了昌黎大葛庄為陽平與上聲合流以外),總體來看,四調方言的分布較為廣泛。不過,根據輕聲連調模式對“調類復原”的結果來看,在入聲消失后,唐秦地區的大部分的三調方言早期是五調方言的分布區,平聲分陰陽、去聲分陰陽,在單字調系統裡獨立成調。

(2)從調類合流的速度來看,非輕聲兩字組連調模式的合並速度最快,其次是單字調之間的合並,兩字組輕聲前字的聲調變化最慢,保留了唐秦方言早期的調值。從上述演變關系來看,可以從輕聲兩字組連調模式裡構擬出唐秦方言早期的調類和調值。與輕聲連調模式相關的還有“兒化變調”現象,即三調方言和少數四調方言的陽平字兒化后的聲調與單字調不同。由於唐秦方言的兒化晚於輕聲出現的時間,濁平字的兒化調正是其早期的陽平調,這也是一種調類復原和調值復原現象的表現。

(3)從單字調調類合並的動因來看,唐秦方言陰陽平合流的現象是一種“自變型”音變,這種調類合流現象可能是連讀調對單字調調類合流的影響。而唐秦方言陰陽去合流的現象,可能是一種“他變型”的音變,即唐秦地區早期存在“去聲一類”和“去聲分陰陽”兩種類型的方言,而“去聲一類”的方言顯然是優勢方言,在其影響下,去聲分陰陽的方言在單字調裡發生了調類合流現象,但在輕聲連讀調式中還保存著曾經分陰陽去的遺跡。

4.詞匯語法因素導致的聲調演變類型

第九章“獨龍語聲調演變專題研究”描寫了漢語親屬語言獨龍語巴坡方言的聲調現象。由於獨龍語正處於聲調起源的初始階段,可通過對獨龍語的研究來反觀漢語方言聲調演變的其他類型和機制,並開展語言類型比較研究。本章分為“概說”“獨龍語巴坡方言的聲調”“獨龍語巴坡方言詞匯表”三節,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1)獨龍語巴坡方言本族詞的單音節詞調4個,其中[5]調是短促調,出現在塞尾韻音節裡,非塞尾韻音節有[53][55][21]三個調值,這說明“韻尾分調”與漢語、獨龍語具有共性的現象。

(2)低降調[21]的調值不穩定,在詞語裡有[21] [221] [332][33]等多種變體形式,在單音節詞裡常與[55]調形成自由變讀,這說明[21]是一個后起的調值。但是,[21]與[55]能夠區分語法意義,在語法層面上二者不混。這說明[21]可能是從語法調演變為單字調的。

(3)獨龍語動詞形態變化中出現的語法調[335]和與其相關的種種語音現象,是語法上的內部曲折手段,語音上的長元音導致分調、音節斷裂這幾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4)獨龍語也有連讀變調現象,主要體現為“前變型”,雙音節詞的節律是“前弱后強”,即前一個語素單念時如為高調,則作為雙音節的第一個音節時,聲調會變為低降調或中平調。

三 成果的價值

成果通過與中古音進行比較,對漢語方言的聲調演變現象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考察,利用地理語言學繪制方言特征地圖的方法,展現了各種聲調演變類型的地理分布,並對各種聲調演變類型的分布特征、擴散方式、演變機制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解釋。這對於論証漢語語音演變的歷史過程,探索漢語語音演變的共性和個性具有重要意義。研究還可以指導具體方言調查研究中的語音分析,特別是對目前正在進行的“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的語言數據庫建設、語言類型歸納與分析、語言特征圖繪制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應用價值較強。

豐富多彩的漢語方言歷來是延續中國人鄉土文化血脈、寄托家國情懷、維系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礎,從語言承載文化的角度觀之,對漢語及其方言的研究,就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課題組一方面驚嘆於漢語方言竟存在如此紛繁復雜的聲調演變現象,而另一方面抽絲剝繭,逐漸厘清種種演變類型及其背后的演變規律之際,便不由感嘆漢語語音結構之精妙絕倫。因此,相信該成果所揭示的漢語方言聲調演變類型經與學術界和社會各界探討切磋后,亦將有助於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提升漢語母語者的文化自信。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