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簡帛古書通假字大系

2022年03月25日09:36

華東師范大學白於藍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聲系及數據庫建設》(項目批准號為:14BYY163),最終成果為《簡帛古書通假字大系》。課題組成員有:段凱、王錦城、吳祺、周悅、楊欣。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隨著地下出土戰國秦漢簡帛古書材料的日益豐富,簡帛古書已成為當前學術研究的焦點,成果異常豐碩。簡帛古書中存在大量的通假字,已有不少學者做過不同程度的整理,見有高亨《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王輝《古文字通假釋例》(藝文印書館,1993)和《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劉信芳《楚簡帛通假匯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以及白於藍所撰《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和《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匯纂》(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六種。以上諸書給當前學術研究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首先,材料來源方面存在局限。《古字通假會典》對簡帛材料有所涉及,但僅限於馬王堆帛書《老子》一種。《古文字通假釋例》和《古文字通假字典》相對來說對簡帛古書的材料有更多引錄,但僅限於2004年之前所公布的材料,對於近十年來所公布的多批大宗材料則未能收錄。另外,從編寫體例上來講,此二書與《古字通假會典》一書不同,為舉例性征引,而非周遍式征引,不便於使用者了解簡帛古書通假字的全貌。《楚簡帛通假匯釋》和《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材料來源僅限於戰國楚簡帛,而對於數量更為龐大的秦漢簡帛材料則並未收錄。《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匯纂》收錄材料相對較為全面,但自該書出版后,上博楚簡(第八、九冊),清華大學藏楚簡(第一—六冊)以及天水放馬灘秦簡、岳麓秦簡(第一—四冊),銀雀山漢簡(第二冊),北京大學藏漢簡(第一—五冊)等多批大宗新材料亦陸續公布,該書均未能收錄。其次,隨著新材料的陸續公布以及學界研究的深入,以上諸書的部分學術觀點均存在修訂完善的必要。因此,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對目前所見戰國秦漢簡帛古書的通假字進行全面系統的匯集和研究整理。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

本課題是以戰國秦漢簡帛古書中的通假字為研究整理的對象,所涉材料總計二十四種。其中戰國簡帛有楚帛書、信陽簡、郭店簡、九店簡、上博簡(第一—九冊)和清華簡(第一—六冊)六種,秦代的簡冊書籍有青川木牘、睡虎地秦簡、關沮秦漢簡牘、龍崗秦簡、天水放馬灘秦簡和岳麓書院藏秦簡(第一—四冊)六種,漢代簡帛書籍有張家山漢簡、馬王堆帛書(第一、三、四冊)、阜陽漢簡、北京大學藏漢簡(第一—五冊)、虎溪山漢簡、銀雀山漢簡(第一、二冊)、孔家坡漢簡、大通漢簡、漢長安城未央宮漢簡、敦煌懸泉月令詔條(敦煌懸泉月令詔條雖並非簡牘帛書材料,但因其內容亦與書籍有關,故本書亦予以收錄)、尹灣漢簡和武威漢簡十二種。所涉原始材料的底本達57冊(或篇)之多。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就是要將上述簡帛古書中的通假字辭例收集齊備,並在全面收集海內外有關簡帛古書文字考釋和文本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學術著作、報刊論文、網上論文甚至網絡論壇的跟帖)的基礎上,將所收集到的通假字例按照一定次序編排整理成一部便於檢索利用的工具書。

通假字典編撰方面,本課題的基本思路是借助電腦技術,在充分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材料間的互相比較,匯集各種例証來對簡帛古書所見通假字作窮盡性的研究和整理。研究過程分為三步:(1)廣泛收集簡帛古書文字材料及海內外有關簡帛古書的研究成果,將涉及文字考釋和文本研究的論著盡可能全地收集在案,以備研究中審閱查考。(2)對已有的研究成果進行系統分析,擇優錄用﹔對以往未曾解釋過的通假字,詳加考証,提出自己的看法﹔對目前尚無法做出合理解釋的通假字,排列辭例,供今后研究者參考。(3)參照《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匯纂》(白於藍編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的編撰體例和編撰方法,將所征集到的通假字依照王力古韻三十部的次序編排,書后附條目索引和筆畫索引,以方便讀者翻檢查閱、比較參考。

三 成果的創新及主要

本課題的創新之處和突出特色體現為三個特性:完整性、准確性和便利性。完整性是指本課題要盡可能全面地、詳盡地將現已公布的戰國秦漢簡帛中的通假字例匯集在一起,真實地反映戰國秦漢簡帛通假字的全貌。准確性是指在吸收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盡可能地使所收通假字在釋讀上准確無誤。便利性是指對所收通假字例依照王力古韻三十部的次序編排,再附以條目索引和筆畫索引,以方便讀者快速檢索。這三個特性是以往研究成果中所沒有的。

本課題的主要建樹有兩個方面:(1)共收集通假字頭9655個,字頭單字總數達7727個,所涉聲系985個,總字數約260萬字,是目前學術界有關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的最完善最詳盡的資料匯總。(2)加注“按語”4000余處,使得當前學界有關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得以集中體現。“按語”部分有些是對學界當前已有最新研究成果的擇優錄用,有些是對原整理者觀點的補充說明,還有大量是筆者在編撰是書過程中所提出的最新研究心得和獨立見解。

四 成果的價值

本課題的學術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戰國秦漢簡帛古書中存在大量的通假字,同流傳至今的同時期古書相比,通假字在簡帛古書中所佔的比例要高得多,而且簡帛古書未經任何篡改,是古人留下的原始資料,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用字情況,為研究漢字的使用和發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對簡帛古書文字通假材料加以研究整理,學術價值更高。(2)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將會為今后簡帛古書的整理研究提供重要參考。隨著出土戰國秦漢楚簡帛古書材料的日益豐富,簡帛古書的研究已經成為古文字學領域內的一個重要方向,新材料和新的釋讀成果層出不窮,故有必要對以往研究成果加以整理,為今后出土簡帛文獻的准確釋讀提供依據,供今后研究者參考。(3)簡帛古書文字材料是比傳世古書更能反映先秦語言實際情況的語言學材料,所以本課題的研究對古音韻學的研究將會有所助益,對傳世文獻的整理、校勘和訓釋以及對古漢語詞匯、語法等方面的研究亦將有所促進。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