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周秦兩漢楚方言詞研究

2022年03月21日08:35

中南民族大學邵則遂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周秦兩漢楚方言詞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2BYY079),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謝榮娥、譚楚陽、都林、馬藝萌、李小璠、吳敏、朱遠璋、王歡。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先秦時期創立的楚國,幅員遼闊、地方千裡,楚文化源遠流長。后來楚文化與中原文化融合,成為華夏文化的主體。特別是屈原的《離騷》成為南方文化的主流,其流風余韻一直跨越到當代。《屈賦》、老庄文化影響深遠,其被揚雄、許慎、王逸等先賢厘定的楚方言詞不斷地被后人使用、融入傳統文獻,並被現今出土的楚地簡帛所印証。該成果可以據古通今、以今証古,豐富漢語詞匯學的寶庫。有利於深化“楚方言”的研究、有助於對出土簡帛文字的考釋、有助於研究漢語詞匯發展史。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

(一)主要內容

楚方言是在華夏文化和語言長期持續的影響下,由一種異族語言逐漸向華夏語靠近,而最后成為華夏語的一種方言的。楚方言范圍最廣,吳越以外的南方幾乎都為楚方言區,中心地區是湖南、湖北兩省。南楚方言即今之廣東、廣西、雲南等地,是少數民族雜居的地方。先秦兩漢時期的楚方言的研究,以揚雄《方言》為最。《方言》對楚語記載特別詳細,標明地名者,楚語居半,其中第十卷幾乎全為楚語。此外,在《說文解字》、《淮南子》許慎注和高誘注、《楚辭》王逸注、《爾雅》郭璞注、《周禮》鄭注、《禮記》鄭注、《左傳》杜注、《國語》韋昭注、《漢書音義》、《水經注》、《文選》李善注、《離騷草木疏》、《初學記》等書中記載了200余條楚方言詞。楚方言根據流通范圍的大小,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楚國全國性的方言,此類方言詞約有170個﹔二是楚國內地區性的方言,此類詞匯約有近200個﹔三是楚與鄰國共有的方言,此類詞匯約有130個。這是就各書明言楚方言的數字統計的,至於楚辭和楚國的竹簡、帛書中不見於他書的詞匯,其中多數也可能就是楚國的方言。

到戰國時期,楚方言已經發展成為影響很大的方言語系,與華夏通語及北方各國存在很大差異,尤其出現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的《楚辭》,使楚文學帶上了濃厚的地方色彩。到秦漢,由於中央集權統一國家的形成,南北文化的進一步交流,楚語楚文化處於轉化期。隨著楚文化同北方文化的融合,楚語多數詞匯都融入華夏共同語中去了,一部分詞匯死去,無人再用,僅有少數詞語仍然活在后世楚地人的語言中。

該成果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把周秦兩漢典籍中記載的楚方言詞全部搜尋出來,歸納它們的詞義,盡可能在傳世文獻中找到用例,並在楚地出土簡帛、楚銅器銘文中尋找例証,與現代漢語方言和南方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比較,對楚方言詞做出科學解釋。第一,在前賢研究的基礎上,聯系楚國疆域變遷直至滅國和同期移民的歷史,參考揚雄《方言》地理名詞並舉及方言詞匯情況,確定秦漢楚方言區的范圍﹔在此基礎上,一一確認秦漢楚方言區文獻﹔然后搜集、鑒別、整理其中的語言資料,並對之進行細致描寫﹔然后通過共時與歷時的比較,鑒別出楚方言資料,並探討這些資料中所反映出的楚方言詞的特點。第二,將挑選出來的楚方言詞放在《四庫全書》、《漢籍全文檢索》等數據庫中進行檢索,觀察其在先秦兩漢文獻中的詞義變化。並充分利用前人和時賢的訓詁成果,如:《說文解字》《方言》郭璞注、《玉篇》、《一切經音義》、《廣韻》、《集韻》、《本草綱目》、《俚言解》、《俗用雜字》、《蜀語》、《通雅》、《現代漢語詞典》、《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作為考定詞義的依據。

(1)探討古楚方言的發展演變。漢代的八大方言中,對晉代共同語影響最大的是楚方言。永嘉喪亂前楚方言可以與河北、東齊、關中、中原、巴蜀、吳諸方言並列,自為一種獨立的方言。晉時的吳、楚方言漸為隋唐之后的閩、吳、粵、湘方言所覆蓋,但唐時楚地還有古楚方言的重大影響。宋元明時期的大移民已根本改變古楚方言的格局。明代的三楚之音已與湖南、湖北的現代方言接近,屬於北方話中的南方話。

(2)梳理了兩漢古楚方言詞語音的概貌。在聲類部分,秦漢楚方言的聲母格局與《詩經》的聲母格局基本相同。其中,中古明母獨立性突出,知組、庄組、泥、日、娘母有獨立發展趨勢。戰國楚方言聲母共28個。

在復輔音聲母問題上,秦漢楚方言復輔音聲母19個。戰國楚方言復輔音聲母基本上已經簡化為單輔音聲母,能反映復輔音聲母的材料,其時代不一定等於復輔音聲母存在的時代。

在韻類部分,秦漢楚方言韻部格局與《詩經》的韻部格局基本相同,共30部。中古祭、泰、夬、廢等去聲韻歸入帛書音系中的入聲月部,帛書音系是戰國秦漢時代的楚地方言音系。西漢時期楚方言區文人詩文用韻30韻部,東漢時期楚方言區文人詩文用韻28韻部。

在調類部分,平、上、入三聲獨立性較強﹔去聲、入聲關系密切﹔平、上、去三聲關系密切﹔平、上聲與入聲很少接觸。戰國和秦漢時期楚方言隻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長入字從入聲韻轉入了陰聲韻。陰聲韻與陽聲韻均有平、上、去三聲。

(3)討論古楚方言同源詞。本文共列舉了八組。以古文獻記載為依據,以楚地出土文物、現代南方方言為佐証,按照音近義通的原則確定同源詞。如“摶”系列詞,多是元部字,都有“圓”的意義。

(4)分析古楚方言記音字。揚雄《方言》所記的部分楚方言詞,已在先秦和兩漢通語文獻中使用,隻不過是以別字(同音字)形式出現。本章旨在打通兩者之間的聯系。

(5)例釋歷代楚方言詞。揚雄等先賢認定的楚方言詞,據本文研究,有的已在先秦通語文獻如《詩經》、《論語》、《孟子》中出現。但揚雄為什麼還要定為楚語呢?這應該是周秦輶軒使者的記載和仍在楚地使用的楚方言。嚴君平所見的“千言”,林閭翁的“梗概”,都被揚雄所繼承,並又經他調查核定。

(6)討論楚方言詞與楚地出土簡帛的聯系。前人研究楚地簡帛比較重視文字,詞匯研究還大有可為。本文將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互証,認為楚地簡帛特別是醫藥、律令文獻中有楚方言詞匯。除了從語言方面証明外,還注意聯系楚地器物。

(7)驗証行用至今的古楚方言詞。利用現代漢語方言調查成果,打通古楚方言與今方言的聯系,據古通今,以今証古。古楚方言詞傳承至今的,有今湖南、湖北的西南官話,也有粵、閩、客、贛、吳方言。

(8)古楚方言器物詞考釋。試圖對楚方言器物詞作一個系統的研究。考察它們的源流,以及從先秦兩漢直至今天的演變情況,這些對於漢語詞匯發展的研究有所裨益。

(9)古楚方言詞個案研究。著重討論了“粔籹”、“沈沈”、“沓”、“鳥”、“州”、“陂”、“睇”、“父”、“行”、“桯”、“箬”、“夢”、“逞”、“揞”、“攓”、“漚”等詞,將其置於“方—古—異”三角中全面檢視,通過歷時和共時比較,歸納出該詞自先秦直至今天的演變情況。

(二)重要觀點

周秦兩漢楚方言是華夏語言中最大的次方言,是南方漢語的代表,對后世漢語、南方方言形成有重大影響。楚方言在楚地簡帛語言中有突出的反映。楚方言區傳世文獻如《楚辭》、《淮南子》、《老子》、《庄子》、《列子》有大量楚方言詞。古楚方言詞對通語的影響也最大,大部分已融入漢民族共同語。基本情況是:有五分之一的楚方言詞已進入先秦文獻﹔因為《楚辭》———主要是屈賦的影響,有五分之二的楚方言詞被兩漢文獻吸收﹔有五分之一的楚方言詞為魏晉、南北朝、唐宋人作品使用﹔仍有五分之一的楚方言詞,還保留在現代南方方言中。

三 成果的價值

(1)新理論:本課題首次提出了“方言同源詞”的理念。前人主要從語系、語支等大的方面研究同源詞,如漢藏語同源詞、侗台語同源詞。本文試圖從區域方言的角度研究楚方言同源詞。其厘定標准是經文獻考定的楚方言詞,並有音近義通的特點。楚方言中有大量的區域同源詞,如“摶”(圓)系列、漊(中空)系列、遙(遠、長)系列等。

(2)新方法:項目融合了方言區域文獻研究法兼“方—古—異”多角度比較四個方法。

(3)新材料: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如上博簡等)互証法研究周秦兩漢時期的楚方言詞,結合藏緬語等少數民族語言,實地調研了現代漢語的西南官話、粵方言、閩方言等。

(4)新成果,厘定了一些前人未曾言明的楚方言詞,闡發了一些新的義項,追溯了楚方言詞的歷史演變,如“陂(斜坡地)”后發展出湖泊義,但仍隻在原楚國疆域內使用。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