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阿拉伯當代文學的轉型與嬗變研究

2022年03月09日08:2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余玉萍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阿拉伯當代文學的轉型與嬗變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1BWW019),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半個多世紀以來世界格局變幻莫測,各國文學均發生不同程度的流變,對世界文學大家庭中頗具特色的阿拉伯當代文學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阿拉伯當代文學的轉型與嬗變研究”以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六五”戰爭)以降的阿拉伯當代文學為研究對象,通過探討阿拉伯當代詩歌、小說話語在這場導致阿拉伯社會巨大轉折和思想裂變的歷史事件之后的轉型與嬗變,分析后殖民和全球化語境下阿拉伯文學為重建文化抵抗空間所付出的努力。該成果將阿拉伯當代文學置於世界文學發展主流的框架下進行觀照,在勾勒阿拉伯當代文學全景式畫面的背景下,突出問題意識,透視阿拉伯當代文學在社會轉型過程中所經歷的復雜性,最終目的是以相對中立、客觀的眼光,建構阿拉伯當代文學與世界文學———文化批評話語的合理聯系。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

該成果除緒論、余論、附錄及參考文獻之外,正文分為上下兩篇,共五章。

上篇“阿拉伯文學的現代性轉型”分兩章探討詩歌和小說。第一章“阿拉伯詩歌的現代性進程”上溯了二戰后阿拉伯文學現代性的濫觴以及阿拉伯新詩圍繞傳統與現代性的關系所進行的論爭,並指出:阿拉伯詩歌的現代性進程本質上是一種文化的現代性進程,而阿拉伯詩歌現代性所強調的質疑、反叛和超越精神,本質上是一種文化的抵抗,它發自阿拉伯知識分子對20世紀下半葉民族文化狀況的痛苦省察,對自我身份認同的孜孜以求,並以現代主義的藝術手段做出美學的回應。在具體分析中,第二節探討敘利亞流亡詩人阿多尼斯詩歌創作的現代性命題,以其先期代表作《大馬士革的米赫亞爾之歌》為例,論証該現代性命題是如何以文學———審美為基點,直抵民族文化及其思想的縱深處。第三節以伊拉克詩人白雅帖詩歌創作道路上裡程碑式的作品《來與不來的人》為例,分析詩人如何通過使用面具、鍛造神話的現代派創作手法,塑造了一個將馬克思主義、存在主義與蘇非主義融為一體的革命者形象。第四節嘗試在阿拉伯當代詩歌現代性進程的框架下觀照巴勒斯坦“抵抗詩人”馬哈穆德·達爾維什,通過論述其詩作在內容、思想及創作形式上的流亡特征來體察詩人以藝術自主性為追求的詩歌美學。

第二章“阿拉伯小說現代性進程中的埃及‘六十年代輩’”,以埃及“六十年代輩”作家群為代表,論述阿拉伯當代小說在“六五”戰爭后的“現代性轉向”,即從現實主義向現代主義的漸進與轉型,包括作者及作品中人物主體意識的崛起、“向內轉”的表達方式和現代主義的表現技巧。並剖析該轉型的內外因素,指出這是阿拉伯當代文學話語在破碎了的社會現實面前,借助西方現代主義創作手段,對社會政治層面的悲劇性轉型做出的應答。本章著眼於這一“現代性轉向”所建構的文化抵抗策略,尤其彰顯其中的本土化民族傳統特征,將之視為阿拉伯小說現代性進程內部的一種話語表達。在具體分析中,第二節以埃及“六十年代輩”導師之一,並在后期創作中與他們合流的諾獎得主納吉布·馬哈福茲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其后期力作《平民史詩》對民間傳奇這一阿拉伯傳統敘事形式的借鑒,對伊斯蘭蘇非神秘主義思想的現代闡釋,來透視阿拉伯小說的“現代性轉向”與民族文化傳統的互動關系。第三節嘗試在互文性理論的框架下考察杰馬勒·黑塔尼的代表作《吉尼·巴爾卡特》,以體認其中深刻的“文本政治”,並從一個新視角詮釋阿拉伯當代文學與傳統的關系。第四節在簡要闡述愛德華·赫拉特所提出的“新感覺派”理論后,著重研讀了其代表作《拉瑪與龍》,論述作者如何將所謂“新感覺”內化於深刻的象征寓意與濃厚的冥思色彩之中,體現現代派作家用“心靈之眼”觀照宇宙和萬物的“視界”。第五節以善於將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相合璧的巴哈·塔希爾為研究對象,研讀其榮膺首屆“阿拉伯布克獎”的小說《日落綠洲》,分析作者如何以充滿對話性的創作手法和文化意識,成功地將主要人物塑造成鮮明的感性個體存在。

下篇“阿拉伯當代‘邊緣文學’”分三章探討當代巴勒斯坦文學、阿拉伯女性寫作和跨文化寫作。第三章“當代巴勒斯坦文學:流散性、抵抗性與回溯性”揭示“六五”戰爭以來巴勒斯坦文學鮮明的流散特征,而在“流亡即意味著抵抗”這一后殖民批評理念的觀照下,巴勒斯坦文學的抵抗性已經從主題方面的抵抗嬗變為美學的抵抗、記憶的抵抗和“殖民擬仿”的抵抗。在具體分析中,本章第二節通過分析巴勒斯坦作家格桑·卡納法尼在小說《太陽下的人們》及其《一無所剩》中運用的現代創作手法,說明其超前於時代的文學審美訴求是巴勒斯坦抵抗文學在藝術形式上的抗爭表現。第三節嘗試從后殖民主義與文化記憶學的有關理論出發,論述詩人馬哈穆德·達爾維什的優秀回憶錄《為了遺忘的記憶》如何以意識流、互文性等藝術手法,以及在“記憶”與“遺忘”之間謀求積極平衡的思想主題,發展了一種“抵抗美學”。第四節通過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學文本進行評述,縱論以色列巴勒斯坦裔作家們從“居間”的立場出發,所採取的批判與擬仿、反抗與防守並舉的抵抗手段。

第四章“當代阿拉伯女性寫作:從私人空間邁向公共空間”聚焦當代阿拉伯女性寫作與宏大敘事之間的關系嬗變,指出“六五”戰爭后阿拉伯女性主體身份的建構在反抗父權主義話語的基礎上,更與國家追求自由獨立的進程平行展開,體現個人身份與民族共同體身份的交融互動。在具體分析中,第二節結合巴勒斯坦女詩人法德娃·圖甘的兩部自傳及其不同時期的詩歌創作,意圖管窺女性個體自我構建與民族自我構建之間的關系。第三節通過分析黎巴嫩女作家哈南·謝赫的力作《澤赫拉的故事》,力圖說明第三世界女性主義因與民族主義宏大敘事存在天然聯系,使之無法在對抗后者的過程中達到純粹的超越,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寫作的兩難處境。第四節解讀阿爾及利亞女作家艾赫拉姆·穆斯苔阿妮米的力作《肉體的記憶》,指出其成功之處在於以私人話語消解宏大敘事,在“雙性視角”下弘揚了“陰性特質”,為當代阿拉伯女性敘事“去性化”寫作樹立了正面榜樣。第五節通過解讀埃及旅英女作家艾赫達芙·蘇維夫曾獲英國布克獎提名的小說《愛的地圖》,揭示其社會政治小說的實質,並在跨文化視野下考察該政治轉向背后的后殖民女性主義因素。第六節分析沙特女作家拉嘉·阿萊姆榮膺2011年度“阿拉伯布克獎”的小說《鴿項圈》中多個含義豐富的意象及其深刻的文化符號意義,指出拉嘉·阿萊姆的實驗寫作與其一貫宣揚的女性解放主題實為相呼應的。

第五章“當代阿拉伯跨文化寫作:從邊緣走向中心”聚焦近年來日漸引人注目的當代阿拉伯跨文化雜糅寫作,考察阿拉伯作家用非母語進行創作,以他者的語言重審和反思自我,重構文化抵抗空間的情況。在具體分析中,第二節以當代黎巴嫩移民文學中反映黎巴嫩內戰的英語和法語小說為研究對象,指出:對於黎巴嫩流亡作家而言,寫作首先成為他們尋找失落的家園的“小徑”,他們的目的是以個人記憶抵抗國家、集體和歷史的健忘,以思想者的銳利剖析和鞭撻一切導致內戰的因素,在寄托傷痛的同時表達重建美好家園的期冀。本節涉及作家包括埃特爾·阿德南、阿敏·馬魯夫、拉維·哈吉。第三節以馬格裡布后殖民法語創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所面臨的語言和文本“窘境”,並指出:馬格裡布法語作家追求的實際上是一種“間性”生存,他們的抵抗與其說是一種對抗,不如說是一種積極的彌合,在離心、分裂、放逐的同時,更要求打破邊界,用雜糅、雙重、含混來處理文化差異。本節涉及作家是摩洛哥的塔哈爾·本·杰倫、阿爾及利亞的阿西婭·杰巴爾。

該成果堅持從文學文本的自身出發開展文學研究,將宏觀論述與微觀分析相並置,以具體的“原典實証”推進文學批評。在進行文本分析時,採取文本細讀與文化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兼顧文學的藝術審美性和社會功能性,以克服文化研究的泛政治化傾向。同時,堅持將文學的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並重,將“內容”研究與“形式”研究相統一,並在具體的文本解讀中,將該原則貫徹於從文本的篩選與研讀,到分析與評價的全過程,力圖以管窺蠡測之力達洞若觀火之效。成果的創新之處可概述如下:首先,該成果以文化的“抵抗政治”觀照阿拉伯當代文學的轉型與嬗變,所涉及文學現象較為駁雜,要求較強的歸納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為以文化的“抵抗政治”為觀照,既考慮到阿拉伯文學所具有的民族主義傾向,又能涵蓋現代性、身份認同、跨界、雜糅、性別政治等話題,它們既是阿拉伯當代文學在轉型與嬗變過程中的突出呈現,又是全球當代文學研究的焦點所在,從而有效地將阿拉伯當代文學納入世界文學的視野。其次,該成果採取靈活、開放的研究視角,根據論証的需要選擇具體的分析策略,而不拘泥於任何流派,即便是支撐該成果得以立足的后殖民理論。筆者以為,恰恰是這種“不拘泥”的研究方略帶來了雜糅和跨界的優勢,也是后殖民批評所倡導的“居間生存”的內化。

該成果無論對於阿拉伯當代文學現代性的探討,抑或對於當代巴勒斯坦文學、阿拉伯跨文化寫作和女性宏大敘事的研究,皆力求觀點獨立、視角獨特,並著力於從阿拉伯文學的特殊性出發,去觀照總體文學研究中具有公約性的問題,參與世界文學的話語建構。其重要觀點之一是:阿拉伯人的個體“自我”是民族的“自我”,阿拉伯當代文學“現代性轉向”對主體性的彰顯和“向內轉”的表達方式均反映了這一“自我”的建構過程,以形成文化抵抗策略。重要觀點之二是:在后殖民語境下,當代巴勒斯坦流散文學、阿拉伯跨文化雜糅寫作和女性寫作均因其“邊緣性”而獲得“抵抗”意義,從而與“現代性轉向”一起重建阿拉伯當代文學的文化抵抗空間。

三 成果的價值

該成果的主要價值如下:(1)將“阿拉伯當代文學的轉型與嬗變”總結為“重建文化抵抗空間”,借此探討了“抵抗”(resistance)這一后現代主義和后殖民批評中熱門詞語的內涵,包括身份政治、跨界與雜糅、階級、種族、性別等問題。(2)將阿拉伯當代文學置於后殖民抵抗的框架下理解,意圖彌補20世紀80年代以降后殖民批評因西方中心主義的影響而導致的局面,即將研究對象局限於前殖民地英語和法語世界,忽視那些用殖民地本土語言(如阿拉伯語)書寫的作品。(3)從后殖民批評語境出發,強調阿拉伯當代文學抵抗性的文化政治內涵,以文學為“鏡與燈”,彰顯文學對於現實的意義和作用,從而有助於推動當前文學研究的“文化轉向”潮流。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