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文學敘事與空間表征:以中國現代主義小說為例

2022年02月17日08:15

遼寧大學謝納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文學敘事與空間表征:以中國現代主義小說為例》(項目批准號為:11BZW099),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宋偉、孫佳、胡哲、趙凌河、侯登登、竇芳芳、王慶全、林靜怡。

作為人類存在的基本形式,時間與空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如果說時間與空間是人類存在的基本形式,那麼,時間與空間也勢必規定著文學藝術的存在方式。對於文學敘事而言,時間與空間同樣也規定著文學作品的敘事方式,而且是一種最為內在的規定。這是因為,所有的文學敘事都必須或隻能在特定的時空中展開,正如人類必須或隻能在特定的時空中生存一樣。但是在特定時空之中,人類思考時空問題總會有所側重,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時空意識,而這種對時間與空間的不同側重及理解,也勢必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及理論觀點。對於文學創作來說,對時間與空間的不同側重及理解將形成完全不同的文學敘事策略或敘事風格,而這種敘事策略或敘事風格一旦改變也勢必導致整體文學創作風格和樣貌發生根本性的轉換。文學創作以及文學研究始終存在注重時間維度而輕視空間維度的傾向,時間性、歷史性、故事性等歷時性因素成為文學敘事和文學表征的主導模式。在基本理念層面,以歷時性分析為主導模式的文學理論研究,注重探究文學的起源、文學發展規律、文藝思潮流變等﹔在作家研究層面,以歷時性分析為主導模式的文學理論研究,注重研究作家生平歷史、創作歷程、風格演進等﹔在文學文本層面,注重分析情節發展、性格形成、敘事時間等。總而言之,人們對時間與空間的關注出現了不平衡的現象,致使文學研究的歷史時間維度不斷強化,因而導致空間維度的逐漸弱化,關於文學與時間的思考逐漸佔據主要位置,而對於文學與空間問題的思考則逐漸遠離了文學研究的視線。因此,如何在時間維度的基礎上,將空間性思考引入文學研究領域﹔如何在注重時間敘事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空間敘事的問題,以建構起一種關於文學的空間理論或“空間批評”,實現空間化(spatialization)與時間化的辯証統一,成為當代文學研究轉型創新的生長點。

從文學領域看,文學敘事與空間表征問題之所以逐漸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乃是在文學藝術創作從傳統的時間敘事向現代的空間敘事轉向的整體大背景下形成的。與傳統小說相比,現代主義小說顛覆了傳統的以單一直線的歷史時間為主導的敘事模式,積極運用時空交錯、時空並置、時空分延等手段,不斷探尋“去時間化”的空間敘事,使傳統的時間化敘事轉向現代的空間化敘事。新的敘事方式不僅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也促使理論與批評發生了轉向。在傳統敘事模式面臨危機的背景下,新的敘事方式及其理論探討也在不斷地嘗試。在空間轉向的帶動下,關於空間與文學、空間與敘事、空間與文學表征、都市空間與都市文學等諸多問題成為文學研究和文化研究的熱點題域。

該成果以空間生產論為理論基礎,以當代西方“空間轉向”為學術資源,以現代主義小說為重點文本分析對象,運用跨學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在文學與空間的互動闡釋中建構文學空間敘事理論,探尋文學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生產方式,如何建構表征空間,並賦予空間以特定的生命意蘊和社會歷史文化內涵,揭櫫空間生產與文學敘事之間的內在關聯。該成果試圖對文學敘事、文學空間以及文學表征等問題進行較為系統的理論梳理,為建構獨具特色的“空間化”文學敘事研究進行創新性的嘗試,並在此基礎上對具體文本進行“空間敘事”或“空間批評”的解讀分析,為文學敘事空間理論的探索提供具有開拓性意義的理論視角。

作為當代文化思想范式的轉型,“空間轉向”是提問方式、言說方式和解釋方式的轉換變革,因此,它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影響不是局部性的,而是整體學術研究范式的重大改變。隨著空間轉向對當代文藝理論、文化研究,尤其是文學敘事學影響的不斷增強,空間或空間性越來越多地進入文學研究和文化研究的視野,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空間轉向顛覆了傳統敘事學時間性一直佔據的權威壟斷地位,將空間性提升到高於時間性的地位,為文學敘事研究開啟了更為廣闊的理論空間。在空間轉向的影響下,社會理論、美學理論、文學理論、敘事學與空間理論相互交叉滲透,促使文學的空間性思考在文學與空間的互動闡釋過程中得以不斷展開。空間轉向不但改變了人文社會科學的思想方式,而且促成了文藝理論和文化研究走向一種空間化的理論思考方式。在其影響下,美學理論和社會理論、文學理論和空間理論呈現相互交叉滲透的態勢,文學的空間性思考在文學與空間的互動闡釋過程中得以不斷展開。通過文學與空間的互動闡釋,我們可以獲得一種關於文學的空間性思考,並建構起一種關於文學的空間理論,即文學空間理論。文學空間理論以生存———實踐論美學為基點,探討生存體驗、空間體驗與審美體驗的內在關聯,及其對審美主體創造的影響。文學作為精神生產的主要形式之一,必然構成文化空間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文化表征空間建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學所參與的表征性空間建構是指文學以語言文字符號為媒介,以現實景觀世界為對象,以思想情感為內容,以再現、表現、想象、虛構、隱喻、象征等為手段,所生產出的符號化的表征空間。因此,社會空間的文化內涵,正是文學藝術活動所賦予的、所締造的,文學實踐的過程也就是賦予空間以意義的過程。

進入現代性歷史以來,在殖民化、商業化、城市化、全球化進程中,中國的文化空間生產與重組始終面臨著一系列錯綜復雜的問題。該成果以中國現代性空間重構與現代主義小說敘事為考察重點,梳理了現代主義文學在中國的傳入和流變,以及現代主義敘事方式給中國文學敘事范式帶來的根本性改變。作為異質傳入的現代主義敘事同樣也需要有一個本土化的過程,也正是在這一本土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中國現代主義小說的敘事風格和敘事策略,其最為顯要的特征是文學敘事的空間化,具體體現在敘事結構、敘事視角、敘述人和敘事時空等方面的改變。在此基礎上,該成果結合中國現代主義小說創作的文學實踐,對文學敘事與都市景觀空間、文學敘事與日常生活空間、文學敘事與身體空間、文學敘事與異度空間、文學敘事與烏托邦空間等所構成的錯綜復雜的內在關聯,探究空間生產背后所隱匿的政治權力、意識形態、身體規訓等文化政治關系,以及它對人類的行為方式、文化方式、生存方式及道德價值取向所產生的直接而重大的影響。我們認為,對文學敘事與空間生產之關系進行文化政治學的反思,不僅意味著對同質化權力空間統制所造成的異化現象的批判,同時也意味著抵抗壓迫空間,進而改變空間,尋求自由解放的多樣差異空間的可能性。

在文學敘事與空間表征之間展開互動闡釋,需要跨學科的交叉融合。這種跨學科交叉互動的研究進路勢必關涉到哲學、社會學、地理學、城市學、文化研究及文學理論等諸多學科。因此,廣泛地涉獵國內外不同學科的相關學術成果,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梳理整合,是文學空間敘事研究得以順利展開與實施的前提基礎。

該成果以中國現代主義小說為文本分析對象,從現代性視域出發,將空間生產理解為現代性工程得以具體實施的場域,探尋文學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生產方式,如何建構表征性空間並賦予空間以特定的生命意蘊與社會歷史文化內涵,揭示現代性空間生產與文學表征之間的內在關聯。該成果運用跨學科的文化研究方法,對文學空間生產進行分析研究,不同於傳統的地域文學研究和都市文學研究,具有探索創新的理論意義。

首先,文學空間理論研究與傳統的地域文學研究不同。傳統地域文學研究,在空間環境決定論的影響下,側重描述文學與空間環境的線性關系,分析文學作品如何再現特定地理區域中的地域形貌、場景環境、物像景觀,始終難以深入空間生產的隱秘之處,文學空間生產的真實內容因而處於被遮蔽的狀態。例如,在空間環境決定論的影響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對都市文學、鄉土文學、京派、海派、東北作家群、山西作家群、荷花澱派等文學流派的分析,均側重探討地域環境對作家文學創作的影響,忽視了文學藝術作為文化表征性空間建構的重要作用,上述文學流派的命名方式都直接源於空間地緣的簡單界劃,缺少其表征空間建構的文化意義探究。

其次,文學空間理論研究與傳統都市文學研究不同。傳統都市文學研究缺少城市問題的批判反思意識,側重城市題材內容的分析,過於關注城市空間對文學經驗表達的決定作用,忽視文學在建構城市空間過程中———即賦予空間以政治文化意義的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功能。文學空間理論側重研究的是,文學在文化表征實踐過程中如何運用表現、再現、意指、想象、隱喻、象征等表征方式對空間進行意義的編碼重組,揭示現代性空間重組的文化政治內涵及其社會歷史意義,從而揭示文學空間生產與社會空間生產之間的內在關聯。

隨著都市化進程的加速度推進,文學敘事的空間性思考由此被提升到文學研究的議事日程。都市化進程使當代空間生產和文學敘事等問題日益復雜多變,傳統的歷史時間敘述不僅難以解釋當代空間生產的復雜多變性,反而遮蔽了空間反思的視線。因此,建構一種空間化的文學敘事學理論,對於認識理解當代文學空間生產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該成果凸顯空間研究的中國問題意識,重點考察中國進入現代性歷史以來文學表征空間與社會歷史空間之間的互動關系,闡釋中國現代主義小說在現代性空間重組重構過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為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學現代性問題提供一個嶄新的理論視角,對於思考和解讀全球化語境下中國當代文學藝術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