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文學史視野中的中國當代文學期刊研究

2022年02月15日08:56

南京大學黃發有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文學史視野中的中國當代文學期刊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0BZW098),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王秀濤、邢麗鳳、劉瑩、巫洪亮。

一 成果的主要內容

中國當代文學期刊的研究與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共同生長,因貼近文學現場而充滿活力。但總體來說,當代文學期刊的研究成果多為個案分析與印象式文字,對相關史料的發掘、整理與甄別是較為薄弱的環節,缺乏全面的梳理與整體的把握,急需更加系統而深入的學術推進,在文學史的整體視野中考察文學期刊的發展軌跡與文學史地位。該成果通過考察文學期刊與當代文學發展之間的交互影響,探尋文學的傳播接受對文學的外部環境的重塑以及對文學的內部規律的滲透,這是深化文學史研究的重要環節。該成果尋求文學的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的融通,在此基礎上拓展當代文學的研究視野,修正文學史研究中的偏失,擺脫一些歷史盲點和思維慣性的負面影響。當代文學的批評與研究一直偏重對思潮演變的審視和對作家作品的解讀,忽略了文學的功能史與傳播接受史,忽略了讀者(包括批評家、學者、翻譯家、編輯、文藝記者、文藝官員等專業讀者)在文學史上的功績。該成果採取多學科交叉透視與綜合分析的基本方法,通過拓展學術視野,力圖突破學科壁壘,通過扎實的邊緣性研究探尋新的學術生長點。

《文學史視野中的中國當代文學期刊研究》包括“導言”、“上編”和“下編”。“導言”考察了中國當代文學期刊的發展軌跡、文學期刊與文學發展的互動模式。“上編”包括九章,重點關注文學期刊與文學生態、文學思潮的相互影響,從宏觀的角度研究文學史視野中的中國當代文學期刊,將中國當代文學期刊置放在當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大背景之中,考察外部環境對當代文學期刊的影響,並對當代文學期刊在當代文學制度建設中的角色類型、文化功能、歷史命運、傳播方式進行多角度的立體透視。文學期刊作為文學作品的載體,其辦刊方針、編輯理念和經營模式,對創作隊伍的構成、文學生產的流程、文學潮流的動向以及社團流派的孕育,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文學期刊不斷影響文學閱讀的風尚、文學市場的趣味和文學傳播的格局,而外部的文學制度與文學環境也會制約文學期刊的生存、發展與運作。第一章《〈文藝報〉試刊與第一次文代會》首次對《文藝報》試刊進行系統研究。《文藝報》試刊作為第一次文代會的會刊,具有特殊的文獻價值和文學史意義。《文藝報》試刊是當代文學史上機關刊物的歷史起點,為新中國成立以后的文學體制和文學期刊的辦刊模式勾勒出基本框架。第二章《“十七年”文學的計劃體制———以〈作家通信〉的稀見史料為依據》以“十七年”時期《作家通信》的稀見史料為依據,從“創作規劃”“深入生活”“又紅又專”三個關鍵詞入手,考察“十七年”文學計劃體制的基本框架與運行模式。計劃體制是“十七年”文學制度的樞紐,對計劃體制的深入考察和深刻反思,是深化“十七年”文學研究的重要環節,作為歷史鏡鑒,具有推動和優化當代文學制度建設的現實意義。該成果通過對“‘百花時代’的文學期刊改革”“文學的‘早春天氣’———以《文藝情況》為窗口”“市場化轉型與文學期刊改制”“文學期刊與文學評獎”“文學期刊與新世紀文學態勢”“跨媒體風尚與文學期刊的轉型”“文學史視野中的文學編輯”等專題的研究,深入考察了當代文學體制對於文學期刊的生存、發展的規約,描述文學期刊在當代中國的生存環境與基本格局,揭示文學期刊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生產本位到消費本位的時空轉換與艱難選擇。

“下編”從《文藝報》《長江文藝》《人民文學》《西北文藝》《收獲》《當代》《小說月報》《鐘山》《詩刊》等具有代表性的個案入手,考察文學期刊在當代文學傳播接受中的功能與模式,考察其輻射全局的歷史影響,既研究文學傳播與文學接受的總體特性,又對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在不同時空、不同語境和不同讀者群中的傳播接受進行具體分析。該成果以代表性個案作為重點分析對象,進而剖析同類型期刊的普遍特性﹔從最主要的期刊的導向性方略,審視期刊格局與文學思潮的深層關聯﹔以代表性期刊的文體趣味為對象,探討編輯方針對於文體興衰的制約﹔從個別到現象,考察當代文學期刊的生存環境與文化邏輯的體制性轉型。從“十七年”和“文革”時期文學為政治服務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學向消費文化靠攏,文學創作和文學期刊的獨立性不斷地經受考驗,其中不乏推波助瀾、隨波逐流的迎合,這種辦刊宗旨往往隻能催生速效而速朽的文學泡沫。但是,那些堅守獨立藝術信念的作家、批評家與期刊編輯特立獨行的精神探索,不斷突破腐朽的文學觀念的束縛,為中國文學帶來新的可能性。文學期刊作為發表原創作品的主要陣地,不僅是展示文學發展最新動向的文化窗口,而且是培養新作家、孕育新思維的精神土壤。該成果通過以點帶面的專題分析,分析文學期刊的編輯理念、策劃運作在當代文學思潮演進過程中的作用機制,並對其藝術貢獻和精神缺失進行批判性反思。

文學期刊與當代文學的審美觀念、文體規范的深層互動,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文學創作的主題選擇、語言風格與價值立場,也必然對作者的構成和讀者的趣味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一方面,作為載體的文學期刊的編輯策略,對特定文體形式的發展演化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譬如新時期初年大型文學雙月刊的創刊潮就為80年代中篇小說的繁榮提供了豐饒的園地,《收獲》在“新潮小說”的成長過程中功不可沒,《鐘山》對“新寫實小說”的推動也已經成為文壇佳話。文學期刊的文體策略為當代文學文體的發展與成熟打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像“百花時代”《人民文學》所倡導的“干預生活”的短篇小說與“特寫”文體,《今天》等民間詩刊追求文體解放的自由詩風,《當代》以現實主義原則介入迅速變化的時代現實,都以敏銳把握時代脈搏的期刊立場,有力地推動了當代文學的文體創新。

該成果在研究中注重發掘第一手史料,首次對《作家通信》(1953∼1964)、《文藝報》試刊、《文藝情況》、《西北文藝》等稀見期刊進行系統研究,披露了不少稀見史料。在研究實踐中,力圖以期刊研究印証和補充文學史研究,以期刊研究拓展和深化文學史研究。為了深入考察文學期刊與當代文學的深層互動,避免把文學期刊作為靜態的研究對象,對文學期刊在調節和配置文學資源的流程、功能和基本規律進行動態考察。該成果在學術思路上,深入關注創造美學與接受美學的雙向互動,既考察作為傳播信息的文學文本的審美特性,又考察發表這些作品的文學期刊的基本特征。文學期刊的發展既與文學外部環境的制約有關,也受藝術發展內在規律的支配。該成果一方面從文學傳播接受史與文學思潮史的角度考察文學期刊在文學史進程中的功能與結構,另一方面探尋文學期刊對審美潮流、創作方法的影響與制約。

二 成果的研究方法

該成果在研究方法上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這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採用跨學科透視與互動認知方法,綜合運用文學史學、文學社會學、口述史學、文獻學、新聞學、傳播學、接受美學、讀者反映批評等理論,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為文學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2)以史料發掘為起點。文學期刊研究一方面要重視研究對象作為媒介的特性,另一方面這些研究對象又是第一手的文學史料。在廣泛搜集原始期刊的基礎上,通過走訪有代表性的編輯家、作家、記者、批評家和文藝官員等,獲取口述史料,彌補原始史料的不足。對現有的史料進行整理,並對一些可疑史料進行甄別與辨偽工作。(3)個案分析與整體把握的有機結合。沒有扎實的個案研究,容易流於空泛﹔沒有全局觀念和歷史意識,容易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甚至把個別性視為普遍性,做出誤判,產生誤導作用。在對具有代表性的個案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對當代文學期刊發展的總體軌跡進行宏觀審視,對文學期刊與當代文學的歷史關聯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深入考察。(4)以定性研究為主導,以定量方法為輔助。在中國文學的研究歷史中,定性研究長期佔據著主導地位,較少有研究成果採用定量研究方法。由於缺乏定量分析作為有效補充,文學評價的主觀性與差異性就顯得較為普遍。該成果在研究《收獲》與先鋒文學、《小說月報》與“選刊現象”等問題時,數理統計方法發揮了重要作用,提升了論証的信服力,使得學術評價更具有客觀性。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