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蕭放:傳統新年禮俗與中國人的時間更新意識

蕭放2022年01月27日10:17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研究”首席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日新之謂盛德”,中國文化之所以傳承千年,歷久彌新,在於中國人的勇毅堅忍,也在於中國人永葆期待與希望的時間更新意識。中國人看起來持重保守,但渴求改變現狀、追求美好生活的內在心性一直十分豐盈。我們從年節禮俗中就能充分感知到中國人的這一時間觀念特性。

中國歷史上是以農業立國,農耕文明對時間的認知特別關注天文、氣候、物候的季節變化,在四季流轉中把握時間。同時,中國人又特別清楚地感知到四季歲時的循環不是追隨舊軌的循環,而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歲時的循環是一種包含時間流逝的循環。中國人將歲時視作生命的歷程,春夏秋冬是一個生命機體生長衰亡的過程,“冬盡春來,舊年死了,新年才生”。在四季與年度時間配合的循環中,每到年度周期起始點,也就是歲末年初、冬去春來的時節,中國人有著強烈的時間更新意識,發明了一系列蘊含時間過渡儀式的年節禮俗,用以辭舊迎新。由於中國人的長期農業定居習慣,伴隨著時間意識的是濃厚的倫理觀念。在新舊交替轉換的時間關口,強調家族與社會集體的力量,驅走歲末冬寒,共同迎接新年新春。人們通過一系列或嚴肅或輕鬆的年節交往禮俗、祭祀禮俗與迎春禮俗,增進人世間情感與倫理關系,實現人與歷史和自然關系的建構與連接,表達人們對新一輪歲時生活的美好期待,所謂“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過大年”是一個生動的民俗語匯,年是一個時間段落,它以除夕夜與新歲凌晨為中心,包括除夕前、除夕夜、新年三個時間段。圍繞著這三個時間段形成三大年節禮俗,辭年禮俗、團年禮俗、拜年慶賀與迎春禮俗。

辭年禮俗

民間俗諺:“過了臘八就是年。”當家家戶戶和寺廟熬起臘八粥,空氣中彌漫著臘八粥的香味時,年節就到了。吃罷報年信兒的臘八粥,人們就開始系列辭年禮俗活動。辭年禮俗活動的中心是對一年來的各種人際關系進行調整增進,通常以年禮饋送與聚飲的方式進行,以表達對天地自然、親友鄉鄰、同行同業、雇主雇員、業主與顧客,甚至傳統社會君臣之間的相互禮敬與感恩、感謝。這是年終各式倫理關系的總表達,類似於今天單位的年終總結會,要對自己一年來的工作業績進行回顧總結。辭年禮俗傳統起源很早,先秦的蠟祭,年終“總祭百神”﹔晉人周處《風土記》的饋歲記載﹔蘇東坡曾有歲暮鄉俗三首,其一《饋歲》的詩引中說:“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傳統辭年禮俗中有慰問與聚飲兩個主要內容。

辭年禮以親友間饋贈禮物為主,特別是已定親的准女婿要給岳父岳母送去年禮,以牢固婚姻關系。這樣姻親禮一年三次,端午、中秋、年節,稱為三大節禮。一般親友間的辭年禮主要是晚輩看望長輩,平輩之間相互探望。在歲末年初、冬春交接之際,人們相互饋贈禮物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大寒時節傳遞情感溫暖。傳統的辭年禮在當代具有現實意義,可以轉變為具有慈善性質的新年禮俗,一種是富裕人家借辭年禮給貧弱親友以物質資助,讓親友在親情滋潤中得到實際的幫助,另一更值得提倡的是政府與相關部門在歲末對生活困難的弱勢群體進行專項慰問,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人民的關懷。

“酒食相邀”,歲末聚飲,送別舊歲,是辭年禮俗的重要形式,也是千年以來的年節傳統。歲末冬寒,百姓人家和各行各業以年終聚會的形式聯絡情感,這種形式在我國東南地區稱為“尾牙”。

除了饋問與宴飲外,辭年禮俗還有對自然萬物人格化的神靈的辭別,對環境的清潔,對自我精神與身體潔淨之意。臘月二十三、二十四處於年根歲末,辭年禮俗更趨緊密。人們不僅抓緊置辦年貨,准備過年食品,同時祭祀天地自然,禮送百神上天,清潔環境,裝飾門庭與潔淨自身。這一辭年禮俗在漢代已經出現,《四民月令》記:“前除二日,齋饌掃滌,遂臘先祖五祀。”人們在除日前兩天齋戒、掃除、洗滌,清潔環境與身體,以舉行年終總祭。直到今天,南宋時期確定的歲末辭年傳統還大體被遵循。在月窮歲盡之日,士庶人家“俱洒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挂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人們還重視自身的潔淨,剃頭理發、沐浴,以洗去一年的塵穢,獲得新年好運。歲末辭年禮俗凸顯的是除舊布新,人們要對舊年的一切進行清理,為天地萬物人事一切的更新做好物質、社會與精神准備。

團年與守歲禮俗

團年與守歲禮俗是年節的重頭戲,是年節通過儀式的關鍵環節,更是大年的高潮部分。中國人對家庭關系十分重視,傳統民俗節日大都是家人回歸的節日。除夕是人們最看重的團圓之日,“一年不趕,趕年三十晚”,春節回家天經地義。當然,如果是為國戍邊、工作值班與因疫情防控需要暫時不能回家,應對他們及其家人表示敬意。團年禮俗中最主要的是共享年夜飯,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大餐,是凝聚中國家庭情感與信仰的精神聖餐。年夜飯的每一道菜肴都有豐厚的寓意與故事。要有頭尾俱在的全魚,以示年年有余﹔圓圓的紅棗與丸子象征紅火團圓﹔年夜飯必有豆腐、韭菜,諧音“兜福”、長久,大家都長久有福﹔還有干馬齒莧菜、干茄子等,號稱安樂、如意菜,祈求新年平安吉祥。中國人有著濃厚的祖先信仰,團年禮俗要對亡故的親人充分表達感恩感謝,不僅年夜飯前到墳墓叩拜,還得請亡故親人首先入席。北方地區年夜飯餃子,第一碗要奉獻給祖先。在祖屋的年夜飯中祈求新年健康平安的傳統在周秦時代已經出現,《詩經·豳風·七月》“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描述的就是歲末的慶祝飲宴聚會。《荊楚歲時記》記載,歲暮家家備辦菜肴,“相聚酣飲,留宿歲飯”,迎接新年。今天的城市生活因為家庭居住空間有限,大家庭的年夜飯移到了飯店,但嚴肅而又歡樂、充滿對未來期盼的團年禮俗依然傳承。當然,在家吃的年夜飯更能夠享受家人團圓的喜樂。“年夜飯,回家吃”,是號召,更是行動。一年因各種原因在外就餐,年夜飯必須回家吃,不論是美好的家的味道,還是與家人親密交流,都能為新年的再出發提供精神力量。

發壓歲錢,是團年禮俗的內容之一。吃完年夜飯,就發壓歲錢,這是長輩對晚輩的祝福,是小兒最期盼的大年禮物。壓歲錢(也稱壓祟錢)起源較早,但真正流行是明清以后,有特制錢(類似今天的紀念幣)與通行制錢兩種,它的本義是在新舊時間更替中依靠家族集體力量保障幼兒平安到達新年。宋人王黼《宣和博古圖錄》記載特制壓歲錢(厭勝錢):“錢形長而方,上面有龍馬圖案,‘俗謂佩此能驅邪鎮魅’。”這類特制壓歲錢上一般刻有“吉祥如意”“福祿壽喜”“長命百歲”等。明清以后,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通常用流通的銀錢作壓歲錢,如清代寧波人錢沃臣《壓歲錢》詩注中說:“俗以五色線穿青錢,排結花樣,送給兒童壓勝,名曰‘壓歲錢’。”民國以后,通行用連號的新鈔票作為壓歲錢,寓意是“連連發財”“連連高升”。

守歲禮,是家人圍坐於爐火邊,通宵達旦地守候新歲到來的禮俗。除夕夜守歲禮俗在中國大約有兩千年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有蜀之風俗,至除夜,通宵不眠,謂之“守歲”。從記載的語氣看,似乎這時守歲還是四川地方習俗。但隋唐之后,守歲已經成為全國通行禮俗。唐宋人為守歲禮俗而歌唱,杜甫《杜位宅守歲》詩雲:“守歲阿咸家,椒盤已頌花”﹔連唐太宗李世民也為守歲而興奮,有《守歲》詩為証:“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這種歡樂度歲的場景特別受到兒童的喜愛,宋代依然是“兒童強不睡,相守夜喧嘩”。正如《夢粱錄·除夜》所說:大小家人“圍爐團坐,酌酒唱歌”,通宵守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明清以來,守歲禮俗依然熱鬧而有趣味。同時,守歲中的家庭倫理內涵進一步加大,認為守歲可以為家中長輩祈壽。現在,守歲禮俗普遍伴隨著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人們一邊觀看跨年晚會,一邊在鐘聲中迎來新年。

拜年慶賀與迎春禮俗

拜年慶賀是傳統社會普遍遵循的新年禮俗,人們在通過舊年后重新獲得生活時間,以相互禮拜的方式慶賀新生。中國傳統社會君臣百姓拜年有一定的規矩與次序,朝廷沿襲上古告朔之禮,在元日舉行盛大朝會,皇帝接受文武百官朝賀,這是漢朝以來就有的政治傳統。君臣度過年節之后重新歸於政治秩序中,並以臣僚拜賀方式再次確定君臣之義。因此官方重視新年團拜,認為它是政治文化的組成部分。民間拜年主要是拜祖先、拜長輩、家庭成員互拜、拜賀親朋鄉黨耆老等。江西東鄉橫路何氏宗族每年正月初一都要進行團拜。團拜並不限於一個族院,而是在整個橫路何氏宗族中進行,按照宗譜中記錄的長幼倫理秩序遞進,即晚輩向長輩拜年,小房向大房拜年,輩分順序不能改變。

拜年禮俗中,人們要帶拜年禮品。正月初二,至親好友串門拜年一般都要帶上拜年禮。浙江麗水的拜年禮用厚紙包上白糖、冰糖、桂圓、荔枝等,俗稱“禮包”。這樣的禮包並不重,通常一斤左右,即表示一點心意。如果是新女婿到岳父母家及親戚家拜年,就要帶一對禮包以示恭敬。舊時拜年強調家族關系,拜年的過程就是家族關系的強化過程。當然,拜年也是重建鄉鄰關系的過程。在正月家族拜年的后期階段,人們重視鄰裡之間的互拜,拜到正月十五,就是村落社區性大聯歡。在年節禮俗系統中,以調節家族社會關系為主要宗旨的人倫禮俗佔據重要位置。

迎春禮俗是年節禮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冬盡春來的時節,人們迎來農歷新年。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確定夏歷正月為歲首以來,立春節氣總在大年期間,迎新與迎春在年節禮俗中常常合二為一,新年中充滿了迎春禮俗。年節中的迎春禮俗主要表現在貼春聯、嘗新嘗春、飲春酒等。

貼春聯。新年大門貼春聯是宋明以來廣泛流行的迎春禮俗,宋明以前,大年門口挂桃符主旨在於辟除邪惡,宋明以后,門口貼春聯以迎春納吉。當然,這與古代立春家中貼宜春帖子的傳統有關。清代北京從進入臘月開始,就有文人墨客在市場店鋪的屋檐下擺開桌案,名曰“書春”“書紅”“借紙學書”“點染年華”,一些讀書人借給人書寫春聯賺些潤筆錢。當代城市、農村新年還流行貼春聯的習俗,目前的春聯一般是對偶的上下二聯,寫在紅紙上貼於門戶兩邊,字數一般在三字以上不等。春聯講究平仄格律,結構對稱,對仗工整。門聯有上下之分,一般說來,以末字音律判斷,仄音為上聯,平音為下聯。上聯貼在門左,下聯貼在門右。也有人以門楣橫批的首字左右位置確定上下聯語的位置。對聯多吉祥語,如“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年”“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財源茂盛達三江,生意興隆通四海”等。橫批一般為四字吉語,如“喜迎新春”“紫氣東來”“萬象皆春”之類。

嘗新嘗春,吃春餅春卷、飲春酒。迎春禮俗自然少不了飲食儀式,以飲食嘗新嘗春是新年禮俗傳統,古代有所謂“薦羔祭韭”。新春時節有特定的飲食,如食用韭菜、生菜、蘿卜等時令新菜,當然春餅更是典型。六朝時即有春餅,春餅是一種薄面餅,人們用它裹生菜食用。春餅與生菜等在古代號稱春盤,杜甫在《立春》詩中曾寫下“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的佳句,至今伴隨著春餅令人回味。我國台灣的新竹地區春天品嘗的潤餅自然是這一禮俗擴大性的傳承。春卷是與春餅類似的近代立春食品,具有皮薄、色黃、香脆、質嫩、味鮮的特點,將菜餡裹入薄面皮中,然后油炸食用。現代都市、鄉村大都傳承著新年吃春卷的節日食俗,其中蘊含的迎春意義不言自明。飲春酒是新年迎春禮俗中的重要內容。酒是降神的佳釀,祭神之后,朝野都要飲酒慶賀新年。新年之酒也稱春酒,唐宋人稱新年酒為屠蘇酒,如王安石詩雲,“春風送暖入屠蘇”。明清新年,人們以飲春酒的方式宴請賓朋。民國南京“請春酒”是新年禮俗之一,“新年邀集賓朋宴飲,謂之請春酒”。當代人過年,酒仍然是增添節日氣氛不可少的飲品。

在中國社會,以時間更新意識為動力的年節禮俗構成年節習俗的主干。人們將人文關懷與生命意識融入辭年禮俗、團年守歲禮俗與拜年迎春禮俗三大環節,將信仰與祭祀、自然與社會、家庭與國家相互關聯,使之在年節禮俗中渾然一體。正是這些嚴肅與豐富的禮俗將年節烘托成民族的盛大節日。

春節新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她生動呈現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集全球華人情感的重要時機。傳承新年禮俗、珍重新年,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在共享與形塑人類文明新形態過程中,中國人的春節慶典與年節禮俗使我們在享受公歷便利的同時延續著自己的民族文化時間。

(責編:皮博、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