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桐城派與清代書院研究

2022年01月20日08:37

安徽大學江小角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桐城派與清代書院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1BZW071),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方寧勝、朱楊、張秀玉。

一 成果的主要內容

桐城派隨著清代書院的興盛而興起,隨著書院教育的廢止而衰微。該成果以桐城派開創、興盛、衰落三個階段代表作家的書院講學經歷為主要考察對象,揭示書院教育與桐城派傳衍興衰的內在聯系。具體而言,一是以劉聲木《桐城文學淵源考》為據,系統梳理各時期桐城派作家的書院講學活動,探討他們從事書院教育的動因以及與其文學創作、治學路徑之間的關系﹔二是全面展示桐城派代表作家從事書院教育活動的歷史情境,如書院創建、課程選擇、教學組織、教育模式、教學成就、深遠影響等﹔三是通過對桐城派作家的地理分布及其背景因素分析,揭示桐城派文風、學風流布所及與各地接納或排拒之歷史軌跡﹔四是深入分析書院教育在桐城派文統建構、桐城派傳衍興衰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五是探討桐城派末期作家在晚清教育轉型、西學傳播過程中的作用與影響。

第一章,緒論部分,主要概述清代書院發展演變和桐城派發展脈絡﹔簡述桐城派傳衍與書院教育的關系。一方面桐城派以各地書院為平台,培養生徒,選編古文、時文讀本,傳播文論思想和創作方法,與地方文士交游,擴大影響。可見,書院教育是桐城派承傳有序、持續發展、影響深遠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桐城派名家講席書院,促進地方文教發展、人才培養和不同區域文化之間的交流融合﹔特別是姚鼐主講的鐘山書院,張裕釗、吳汝綸主講的蓮池書院等,成為具有區域乃至全國影響的學術文化中心。

第二章,闡述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櫆、姚鼐等人的講學與主講書院的成就及影響。方苞的主要教學形式是私塾授徒,而至劉大櫆講席徽州書院時,桐城派作家培養生徒的形式與平台,完成了由私塾授徒向書院講學的重要轉變。姚鼐中年辭官任教,主講書院四十年,是他個人最重要、最精彩、最輝煌、最富有成就的時期,也是桐城派正式樹旗立派、影響力迅速上升、學派群體形成壯大的關鍵時期。方、劉、姚被后世尊稱為“桐城派三祖”,他們在清代教育與書院發展史上也留下了輝煌的篇章。

第三章,通過對姚鼐弟子梅曾亮、方東樹、姚椿、姚瑩等姚門弟子主講書院的考察,揭示他們在不同的人生際遇中,都秉持興教情懷。京城為官近二十年的梅曾亮,台海抗英的姚瑩,科場失意、奔波各地的方東樹,辭官從教的姚椿等,他們或講學書院,或主持書院,或興修書院,體現不忘教育的初衷。這一時期,桐城派書院教育活動地域范圍擴大,持續時間較長,成為桐城派鼎盛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一些名家書院活動出現多層化趨向,除那些全國性影響的書院外,省、府、州、縣級書院,都有桐城派作家主講、講學的足跡。也正是伴隨書院活動的擴展,桐城派的傳衍、發展,在嘉慶、道光時期,走向了輝煌與鼎盛。

第四章,通過對朱仕琇主講書院的個案分析,總結朱仕琇的古文理念、創作實踐及在福州鰲峰書院的講學之功,探討他對閩贛區域古文創作之風的形成以及桐城派流衍所起的作用。通過這一個案研究,展現桐城派鼎盛階段在各地傳衍的路徑、方法與特點。

第五章,考察呂璜在廣西的書院講學,揭示桐城派在西南地區形成嶺西五大家的主要原因。呂璜通過主講廣西各地書院來培養生徒,傳播文論,創作古文,並形成聲勢———嶺西五大家的出現。正因為嶺西書院教育的成功,才有此后人才輩涌、科舉鼎盛的宏大景象。

第六章,重點考察桐城派中興時期,兩位代表作家主講書院的成就與影響。一是簡述戴鈞衡創辦桐鄉書院的歷程,分析桐鄉書院在道光年間對當時全國書院教育產生的積極影響﹔二是考察方宗誠書院講學及棗強興教的經歷,探究他在咸豐、光緒年間培養人才以及在北方傳播桐城派文論的積極貢獻。戴鈞衡、方宗誠創辦書院、支持書院發展的實踐,同樣體現出這一時期桐城派名家的興教情懷。

第七章,探析桐城派中興盟主曾國藩的書院實踐與思想。我們從曾國藩與湖南、安徽、江蘇以及直隸蓮池書院的關系出發,梳理曾國藩在書院教育、書院建設與管理、經費籌措、山長選聘等方面的舉措與理念,分析在晚清變局時代,身為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對書院及清代教育的思考與重視,彰顯桐城派對晚清教育轉型、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

第八章,主要探討晚期桐城派發展的重要基地———蓮池書院。張裕釗、吳汝綸兩位名家在蓮池書院前后主講長達二十年之久,對蓮池書院發展及北方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吳汝綸意識到向西方學習的重要性,極力傳播西學,宣傳進化論思想,強調教育革新,成為近代教育轉型的弄潮兒。

第九章,闡述傳統書院教育隨著科舉廢止而驟然轉型的歷史過程,分析晚期桐城派名家在這一轉型中的態度與作用。面對近代學堂的建立和教育的轉型,晚期桐城派名家如姚永朴、姚永概、馬其昶、林紓等也在學堂任教,並見証北京大學的變革與發展。桐城派作家離開北京大學,導致傳衍陣地喪失,但他們提倡國學、堅守傳統的精神與追求,值得后世思考。總而言之,桐城派重視書院教育、編纂古文選本、傳承古文法則、極力培養人才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然而,晚期桐城派思想趨於保守,加之書院教育與學校育才的不兼容性,古文對“高雅”的追求與學堂對“普及”的要求之間形成內在矛盾性,晚期桐城派名家看到面向大眾普及教育的必要性,古文從內容到境界的深奧性都與普及教育的通俗性相矛盾。這種矛盾共生於桐城派晚期發展之中,始終難以解決,桐城派式微也成為必然。這也給后世留下了諸多思考。

二 成果的突出特色與主要建樹

第一,全景式展現桐城派在二百余年發展歷程中,文派發展與書院教育的互動關系。該成果從課題研究需要出發,不局限於有清一代及書院,將視野進一步延伸至民國與近代學堂,旨在揭示桐城派與傳統教育、桐城派與近代教育的關系,堪稱是新的突破與發展。第二,全面闡述桐城派發展與人才培養之間的互動關系。該成果認為桐城派重視文教事業、堅守教育陣地、編纂各種文選、鼓勵獎掖生徒、思想與時俱進是其成功的重要法寶。在反思桐城派式微時,該成果認為思想趨於保守性、書院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不兼容性、古文對“高雅”的追求與學堂對“普及”的要求之間形成的內在矛盾性等,是其衰微的重要因素。保守性、不兼容性與內在矛盾性,都是從教育自身發展的角度提出來的,從而修正“清代書院僅為應舉之地”的已有觀點。桐城派名家主講的書院,雖然也以應舉為主,但他們力圖轉變學風,拓展教學內容,並且以書院為中心廣泛開展交游活動,這使書院不僅具有學術性,而且體現出文化上的普及作用。特別是晚期的桐城派代表作家張裕釗、吳汝綸主講蓮池書院,附設外文學堂,廣搜譯書,是傳統書院教育轉型的典型案例。第三,進一步拓寬利用文獻史料的視野。課題組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整理項目“桐城派名家文集”為依托,廣泛搜集書院課藝、方志、名家未刊稿等資料,這些新資料的運用,為准確、科學地開展課題研究,打下了堅實的文獻基礎。第四,增加了有關清代書院的附錄材料。一是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搜集、匯編桐城派名家論書院教育的文章近百篇,擬將單獨出版。二是在已有研究基礎上,對桐城派主講書院情況用列表形式展現,使讀者一目了然。在制作《桐城派名家主講書院表》時,增補了名家的科名、著述,糾正前人研究成果中的訛誤。

三 成果的價值

第一,有助於學界進一步深化認識“桐城派”﹔有助於更好地認識清代書院史、近代教育史,特別是傳統書院轉型與廢止、近代學堂興起與發展等問題。第二,桐城派的“興”與“亡”無疑是桐城派研究中的重大問題,學界從不同角度對此都有回答。該成果以書院教育為主線,從“興”、“亡”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提供了新的視角,拓展了新的領域。第三,課題組運用大量名家文集、手稿、未刊稿和書院課藝、方志等史料,注重同時期其他學人對桐城派的評價,力求還原歷史面貌。在史料的選擇與使用上,審辨慎用,力求恰如其分地反映史實,為客觀評價提供史料支撐。第四,通過對桐城派作家書院教育活動的考察,可為當代教育發展提供有益的啟示或借鑒。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