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李陶紅:舟車所至 人力所通

——滇鹽古道周邊區域經濟共生與民族融合

李陶紅2022年01月11日14:55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滇鹽古道周邊區域經濟共生與民族融合研究”負責人、大理大學副研究員

“百味鹽為先”“天下大賦,鹽居其半”,於今天看來稀鬆平常的食鹽,在歷史上是精貴的生活必需品,同時也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鹽,是集政治、經濟、文化的復合體。“滇之大,惟銅與鹽”,指出鹽在雲南歷史上的重要位置。出於雲南諾鄧鹽井的對聯“井養不窮資國賦,龍顏有喜利民生”,橫批“以井養民”,道出滇鹽功能意義的兩個維度:一是作為國家賦稅的構成部分,二是保障了民眾的用鹽安全,於國於民都有利。因雲南山高谷深、溝壑相連的特殊自然地理環境,外鹽在雲南區域范圍內不具備規模流通的優越性。因此,滇鹽於雲南區域社會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區域意義,成為考察雲南區域社會的重要視角。

雲南特有的高山峽谷地貌,使得原本直線距離很近的地方需要“繞山繞水”才可以到達。然而貌似一個個孤立的地理單元,因人而形成彼此的聯系與互動,而道路正是建立人們彼此密切關系的通道。滇鹽古道在歷史進程中,以雲南鹽產地和鹽業中轉站為連接點和輻射點,由多條道路連接成蜘蛛網結構,通過滇鹽的運銷形成伸縮有度的區域空間。滇鹽古道的通暢能力,就形成滇鹽的生命線。滇鹽古道將原本支離破碎毫無連接的區塊整合為一個整體,道路使鬆散的區域得以連接與整合,形成區域性經濟。周邊區域各個民族得以通過道路實現經濟交往,共享社會發展帶來的成果。滇鹽古道成為民族與民族之間往來的公共場域,在此場域內,有物資與金錢的交換、民族間的互動交往、文化的傳播與交融。

經濟共生形態

經濟共生是兩個及以上經濟單元在資源共享或互補基礎上所形成的互惠互利經濟合作樣態。滇鹽古道周邊區域經濟共生形態是以雲南鹽業社會為中心,以滇鹽古道輻射開去,由各民族在一定的共生環境中長期形成的互補互利經濟交往關系。

滇鹽古道周邊區域經濟共生樣態的形成,有獨特生態環境背景的支撐。一是生態多樣性的存在。“十裡不同天”,生存於不同自然地理環境中的民族形成一種差異共生的形態,區域之間的互通有無成為必然,物資交換、文化交流、思想碰撞,成為差異共生的具體體現。二是“壩子—山地”社會形貌的存在。雲南特有的“壩子—山地”形貌具有生態、生計、經濟的差異性,差異產生互補,伴隨物資流動基礎上的多維互動也相繼展開。

雲南白鹽井鹽運線路圖        作者/供圖

雲南鹽井以鹽為中心的生產生活方式,形成典型的社會類型——雲南鹽業社會。雲南鹽業社會是以鹵水、柴薪為原料,以鹽業生產、運輸、交換為主要生計方式,形成滇鹽交換及其他附生經濟為依托的經濟形式,具有圍繞以鹽為中心的人群聚集與分工的社會形態。雲南鹽業社會與同時期的農耕社會相比,社會群體的異質性高,生產分工復雜。滇鹽生產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參與及專門的社會分工,鹽工、鹵水工、小雜等需要強體力支出的直接生產群體,背柴工、挑水工、菜農等為鹽業生產提供服務的間接生產群體,均來自鹽井周邊區域的勞動力供給。所謂“生活好淘”,雲南鹽業社會對周邊勞動力具有較強的吸附性。同時,滇鹽的順利生產,對周邊區域也產生依附性,滇鹽的不同生產群體,形成共生模式。

“以鹵代耕”的生計方式,決定雲南鹽業社會與周邊區域形成共生關系。“壯夫幾滿萬,倶不事鋤犁”“鑼鍋支在兩肩上”,即是“以鹵代耕”生計方式的具體寫照。“以鹵代耕”意味著雲南諸鹽井地以滇鹽生產為主業而不事農業,除鹵水、滇鹽外的生產生活物資全靠周邊區域來供應。柴薪是最重要的滇鹽生產資料,與鹵水相比,滇鹽生產“不患無鹵而患柴難”。以白鹽井為例,清代白鹽井平均日產滇鹽17600千克,根據“四柴一鹽”的比例,則每天需要消耗柴薪70000千克。而柴薪的供應主體為鹽井周邊的少數民族,他們是柴薪資源的最大擁有者,賣柴薪成為周邊區域少數民族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除柴薪外,生產滇鹽需要的鐵鍋、竹籃、馬鞍、木器、竹器、皮具等物資,無一例外需要周邊區域來供給。鹽井地需要的大米、蔬菜類等生活物資,也都離不開周邊區域的供給。鹽井地與周邊區域形成生計的互補形態,二者構成互為依賴的模式。雲南鹽業社會及其周邊區域形成圍繞鹽為核心的經濟利益共同體,以鹽井為中心輻射出去的區域具有較強的區域協同能力。以鹽為中心,共同開展物資保障、杜絕私鹽、鹽道共建、平息匪患等事業,形成區域共治的局面。

建立以鹽為中心的經濟共生形態,是基於民眾生活的日常需求,是在資源互補、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真正導向平等關系的實踐活動,是出自民眾自發自生的自然行為和理性選擇,並且建立在誠懇互信的基礎上。民族的經濟共生關系是衡量民族關系的重要內容。各民族間政治、文化的交往,需要經濟的交流作為先導,如若沒有經濟交往的層面,其他的交往也不可能牢固。經濟交往是民族交往的基礎條件與主要途徑,一旦有了經濟交往,其他習俗的、文化的、宗教的交往就會伴隨其中,非經濟性的交往交流得益於經濟交往。

民族融合樣態

建立在長期經濟交往基礎上的經濟共生形態,促進了滇鹽古道周邊區域各民族間的非經濟性交往交流交融。以鹽井為核心的滇鹽古道周邊區域,呈現出典型的民族融合樣態,而民族融合樣態的形成,是以區域的經濟共生為核心與基礎的,經濟共生要素正是闡釋民族融合樣態的重要理論支撐點。長期的非經濟性交往,又穩固了經濟性交往,經濟性交往與非經濟性交往互為助力,推進民族間交流互信、團結友好的維持與發展。

長期以來,滇鹽古道周邊區域的漢、彝、白、藏、傈僳等諸多民族雜居共處,呈現民族融合的關系樣態,民族融合關系是滇鹽古道周邊區域民族交往的常態。在長期的民族交往過程中,各民族互為借鑒,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互為通婚、多民族語言的共用、混融的宗教信仰、雜糅的風俗習慣,正是民族長期交往的結果,也是民族融合關系的明証。

首先是民族通婚。民族通婚是民族融合的主要衡量指標,在鹽業社會中,以中原漢族為代表的移民群體與以地方土著為代表的少數民族之間的通婚、周邊區域的少數民族群體與鹽井地在地移民通婚,都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流互鑒的表達。其次是多民族語言的共用。基於經濟交往與文化交往的需要,鹽商群體、沿滇鹽古道行走的馬幫、鹽業社會民眾,多會說區域內的主流語言,還有可以說一個區域內幾種少數民族語言的情況。在人群交流互動較頻繁的區域,還會形成區域內可以共同使用的語言。再次是混融的宗教信仰。民族宗教是民族關系的重要指標維度。宗教空間是鹽井重要的空間形態,呈現數量多、規模大、多種宗教空間並存的特點。包括儒、釋、道、佛、伊斯蘭教、鹽業神信仰及其他民間信仰在內的多元宗教在此混融,呈現出對不同宗教的兼容並包。最后是雜糅的風俗習慣。因鹽業社會人群的異質性與流動性,來自不同地方的飲食在此匯聚、創新,形成流動的飲食,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鹽井地的風俗習慣以中原文化為核心,集移民文化與在地文化,形成多元風俗習慣。流動的飲食、多樣的民風民俗,是民族融合關系嵌合到日常生活中的穩固樣態。

雲南白鹽井鹽生產遺址晒鹽蓬

綜上,圍繞滇鹽古道上鹽的流動,與之帶動的是柴薪、鐵器、米等生產生活資料及其人的流動。雲南鹽業社會的鹽業生產對周邊區域勞動力具有天然的需求,所需的生產生活物資也依賴周邊區域的供給。同時,基於生態、生計的差異互補,依托滇鹽古道的網狀結構,形成以需求為出發點的食鹽交換及其他物資交換,各民族形成互補互利的經濟共生關系。這一經濟共生形態是滇鹽古道周邊區域各個民族基於資源差異、尊重差異、促進聯通之上的理性選擇,是有生命力的,也是可持續的。基於民眾日常生活需要、體現平等、尊重差異基礎上的經濟交往,為非經濟交往提供空間,從而促成民族融合的穩固樣態。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