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熊加全:傳世辭書整理與考釋

熊加全2021年12月07日11:12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明清大型字書疑難字考釋與研究”負責人、湖南科技學院教授

漢語文字學,古人稱之為“小學”,是研究漢字的形成、發展及其演變規律的一門學科。《中國大百科全書》根據歷史分期把漢語文字學劃分為五個階段:先秦古文字研究﹔秦漢篆隸文字研究﹔魏晉以后的行書、楷書研究﹔六朝唐宋以來的俗字、簡體字研究﹔近代方言字的研究。目前,學界一般將漢語文字學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古文字研究,研究小篆及其以前的古文字﹔近代漢字研究,研究隸書以下至明清的近代漢字﹔現代漢字研究,研究“五四”以來記錄現代漢語的漢字。從學科分類來看,傳世辭書是近代漢字研究的重要資料,它主要以刻本為主,也兼及不少寫本。

傳世辭書的闡釋與研究現狀

傳世辭書是指秦漢以至明清流傳下來的各類辭書的統稱。按照編纂目的不同,傳世辭書主要可以分為字書、韻書、雅書以及音義書四類。字書是以分析字形、說解字義和辨識讀音為目的而編纂的辭書,主要有漢《說文解字》、梁《玉篇》、遼《龍龕手鏡》、宋《類篇》、金《新修累音引証群籍玉篇》、金《改並五音類聚四聲篇海》、明《字匯》、明《正字通》、清《康熙字典》等。韻書是指按韻目編排漢字的辭書,主要供人們寫作詩、賦、詞、曲時檢索韻字,同時也兼字書的功用,主要有唐《刊謬補缺切韻》、唐《唐韻》、宋《廣韻》、宋《集韻》、金《五音集韻》、元《古今韻會舉要》、明《洪武正韻》等。雅書是指解釋古代詞義的辭書,也稱為義書,主要有《爾雅》、魏《廣雅》等。音義書是指專門為解釋文獻典籍中疑難字詞的音義而編撰的辭書,主要有唐《經典釋文》、唐《一切經音義》、五代《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等。

傳世辭書收錄了大量的字形及音義內容,為近代漢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它們大都對其所收錄的一些疑難俗字作了不同程度的辨識與認同工作,可供今人參考與利用。同時,由於編纂失誤、傳抄失誤等原因的影響,傳世辭書仍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給人們的使用造成了困難,也對現代辭書的編纂產生了不良影響。近年來,隨著近代漢字研究的發展,學界認識到了傳世辭書對於近代漢字研究的重要性,對其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然而,由於傳世辭書數量眾多,且大多收字繁巨,對其進行系統的整理與研究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事實上,傳世辭書中仍存有大量的疑難字有待考釋,也有許多常用字釋讀存在困難而未予解疑,還有很多字形的音義存在問題卻尚未加以勘正,這給人們的識讀及現代辭書的編纂都造成了不良影響。

傳世辭書整理與研究的重點

有鑒於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對傳世辭書進行系統的整理與研究,以推進疑難字的全面考釋與深入研究,借此解決人們的識讀困難,並消除其對現代辭書編纂造成的不良影響。

加強疑難字的考釋。近年來,學界對傳世辭書中的疑難字作了大量的考釋,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其中仍有大量未作考釋的疑難字。例如:“懧”的考釋就很有代表性。《字匯補·心部》:“懧,《戰國策》:‘憒於憂,而性懧愚。’注雲:‘懧,當作懦。’”《戰國策·齊策》:“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宋鮑彪校注:“‘懧’當作‘懦’。《集韻》:‘弱也。’”實際上,以上諸家以“懧”為“懦”的解釋,都是錯誤的。《說文解字·心部》:“懦,駑弱者也。從心,需聲。”“懦”,《廣韻》音“人朱切”,《集韻》又音“奴臥切”。由此可以看出,“懧”與“懦”盡管義同,但“懧”從寧,不可音“人朱切”,亦不可音“奴臥切”,所以二字不可混同。既然“懧”不可釋為“懦”,那麼“懧”該如何解釋呢?經過仔細考釋,“懧”實際上同“儜”。《玉篇·人部》:“儜,女耕切。困也﹔弱也。”《廣韻》平聲耕韻女耕切:“儜,固(困)也﹔弱也。”將“懧”與“儜”二字比較后可以看出,它們不僅義同,而且聲符也相同,又亻旁、忄旁俗書常可換用,故“懧”當同“儜”,亦當音“女耕切”。這一考釋也可以在劉向、范祥雍等人的注釋中得到佐証。西漢劉向集錄的《戰國策》注為:“鮑本‘懧’,當作‘儜’。《集韻》:‘弱也。’”范祥雍《戰國策箋証》:“鮑彪雲:‘懧當作儜。《集韻》:弱也。橫田本從之,改懧作儜。按:字書無懧字。儜字亦見《切韻》、《廣韻》,注同《集韻》。”《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懧”字皆據謬說而謂同“懦”,可說是沒經過仔細考証。通過這一考釋,不但勘定了前人的文獻釋讀問題,也糾正了現代大型字典的編纂失誤。

重視常用字的釋讀。疑難字的考釋固然重要,但常用字的釋讀也不容忽視。常用字會因為時代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它們在社會中的使用頻率更高,與人們的聯系更為密切。近日,央視網書法頻道講解顏真卿《祭侄文稿》的一段舊視頻,引發了網民的熱議。作為書法專家的主講人在視頻中說,顏真卿將“蒲州刺史”的“刺”寫成“刾”,是寫了個錯別字,反映出當時顏真卿的情緒失控:“顏真卿將‘刺’字寫成‘刾’(其讀作jiá),本身就是個錯字,但是顏真卿自己也不知道。”對此,不少網民指出,“刾”是“刺”的異體寫法,並非錯字。這些網民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事實上,“刺”寫作“刾”,在唐代前后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不僅傳世文獻、石刻文獻以及出土的簡帛文獻等材料中有大量的記載,傳世辭書對此問題也多有解釋。例如:《篆隸萬象名義·刀部》:“刾,且致、且賜、且亦三反。殺也。刺,同上。”敦煌本《王韻》去聲寘韻此豉反:“刺,針刺。俗作刾。”故宮本《王韻》去聲寘韻此豉反:“刾,針刾。古作刺。”這些辭書大都成書於唐代,由此也說明了“刾”在當時是“刺”的一個常見寫法。通過這一現象,可以看出,在對傳世辭書的研究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一些常用字進行歷時的考辨,借此可避免在文字解讀中出現常識性的問題。

加強義訓失誤的考辨。傳世辭書所收字形的釋義也存在很多失誤,這些失誤大都是其在傳抄過程中因形近、音同或音近、脫文、衍文、誤植、誤截、妄補等原因造成的。這些失誤給人們對其使用造成了障礙,因此應加強對其進行系統的考辨,以解決其釋讀問題。例如:《玉篇·子部》:“孟,莫更切。長也﹔子也﹔始也。”對於“子也”這一義項,胡吉宣認為“子”是“字”的訛字,這一觀點是可商榷的。《方言》《廣雅》“孟”都訓“姊也”。《篆隸萬象名義》“孟”下也有“姊也”這一義項,可知《玉篇》作“子也”,當為“姊也”之聲誤。《漢語大字典》“孟”字下據《玉篇》增收“子”這一義項,應刪。又如:《玉篇·廣部》:“序,似呂切。學也﹔舒也﹔東西牆也。又長幼也。”而原本《玉篇·廣部》作:“序,徐舉反……《白虎通》:‘學有教,裡有序。序者,序長幼也。’”據此可知《玉篇》訓“長幼也”,當為“序長幼也”之脫誤。《漢語大字典》“序”字下據《玉篇》收錄“長幼”這一義項,也應刪。作為近代漢字的重要載體,傳世辭書收錄了自秦漢以來中華民族歷代人民所使用的漢字字形,其中有很多字形在傳世文獻中久已失傳,在文字學、文獻學等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因此,我們應加強對傳世辭書進行系統的整理與考釋,不但對其在傳抄與編纂過程中產生的失誤作出全面的校勘與整理,並對其收錄的疑難字進行系統的考釋與研究,借此對漢字在各個時期的用字特點和用字習慣作出全面的概括,並對漢字的歷史傳承與歷時演變進行系統的探究。通過此項工作,可為疑難字考釋、近代漢字研究以及中國辭書學研究等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並為傳承發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責編:王小林、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