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國薩滿教學術史

2021年11月24日13:43

大連民族學院郭淑雲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薩滿教學術史》(項目批准號為:10BZJ006),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倫玉敏、汪亭存、谷穎、色音。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中國薩滿教研究肇始於20世紀30年代,與中國民族學起步相伴隨。經過近80年的努力,中國薩滿教研究已由零星研究到形成可觀規模﹔由“政學一體”到學術自覺自立﹔由以西方民族學理論為基礎,在推動西方民族學理論本土化進程中的嘗試性研究,到以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為指導的學科基礎理論奠基,再到學科理論多元並舉﹔由個別學者到一支專兼職結合的學術隊伍的形成﹔由依附於民族學、歷史學等少數學科的專題研究到涉及民族學、人類學、宗教學、歷史學、民俗學、文學、藝術學、生理學、心理學、哲學、考古學等諸學科的專門研究領域。已出版學術著作、文集、資料集等逾百部,發表論文3000余篇,一批具有較高創新價值的著作相繼問世。中國薩滿教研究異軍突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相形之下,薩滿教學術史研究相對滯后,至今尚無一部學術史專著問世,有些綜述性的介紹不僅數量有限,且不夠全面、系統﹔缺乏深入、細致的分析和評論﹔在考鏡源流,歷史地呈現學術延續的脈絡和趨勢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尤為不足。因此,全面、系統地考察研究中國薩滿教研究的歷史進程及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探索中國薩滿教研究的發展軌跡,考鏡學術發展的源流和趨向,揭示學術思想的精髓,總結中國薩滿教研究的得失,不僅十分必要,且非常緊迫。

第一,通過對中國薩滿教學術史的梳理與總結,更清楚地認識中國薩滿教研究學術流變和發展脈絡,從而揭示出中國薩滿教研究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有助於進一步完善中國薩滿教研究的學科體系,為深入開展薩滿教研究奠定基礎。

第二,學術史研究是一個發現問題的過程,蘊含著許多有益的研究課題。因此,該成果研究有助於中國薩滿教學術創新。

第三,薩滿教是一個世界性的研究領域,國外已有200多年的研究歷史。中國薩滿教研究起步較晚,許多研究的問題、概念、觀點等既受國外學術界的影響,又依據本土的學術資源有所發展。該成果在考鏡源流的基礎上,揭示中國薩滿教研究的發展與貢獻,闡明中國薩滿教研究的特色,指出我們的優勢與弊端,使我們的研究雖立足本土,卻具有國際的視野,開放的態勢。因此,該成果對於與國際接軌,參與國際學術對話,擴大中國薩滿教研究的話語權,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第四,該成果力求在理論框架和分析中,總結研究中的經驗教訓和規律,對未來中國薩滿教研究提出自己的構想和建議,對未來的學術研究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

(一)主要內容

該成果最終成果《中國薩滿教學術史》共分緒論和六章七部分。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國際學術界關於薩滿教分布的廣義、中廣和狹義的界定入手,考察了中國薩滿教研究的傳統,從而確立了該成果的研究對象。

第二,系統梳理了中國歷史文獻中關於“薩滿”與“薩滿教”的記載,考証了中國薩滿教的源頭,確立了中國薩滿教研究的百年歷程。

第三,以中國薩滿教研究的發展脈絡為線索,對100年來中國薩滿教研究的演進過程作歷時性考察,分三個階段為開創期(1914∼1949年)、奠基期(1950∼1979年)、發展期(1980年至今),揭示了每一時期的主要成就和研究特點。

第四,全面考察了中國學術界對我國阿爾泰語系諸民族薩滿教不同歷史時期的存在形態,總結了各個不同歷史時期,薩滿教田野調查的成果及其得失。

第五,從問題意識出發,以問題為中心,對薩滿教基本問題的討論與爭鳴情況進行系統的梳理、分析和評價。

第六,對一個世紀以來,中國薩滿教研究在多學科領域取得的成果加以總結與評述。薩滿教研究具有多學科性,這是由薩滿教的特點決定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薩滿教研究向縱深發展和研究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標志即薩滿教調查研究的范圍不斷拓寬,形成多學科交叉、多層面共進的研究局面。其中涉及歷史學、民族學、宗教學,民間文藝學、哲學、心理學、生理學、醫學等諸多學科或研究領域。該成果以一章的篇幅將對薩滿教在上述學科取得的成果予以系統的梳理和研究,通過統計數據,分析了薩滿教研究在不同學科領域的趨向。

第七,對我國薩滿教研究不同歷史時期形成的學術團隊及其學術活動、學科帶頭人的學術貢獻進行了梳理與分析。試圖在注重其學術的同時,將目光投向學者的學術之外,從而構建起薩滿教學術史的一個重要層面。

第八,在全面研究中國薩滿教研究歷程和主要成就的基礎上,揭示了中國薩滿教研究的五大主要特點和發展軌跡,即中國薩滿教研究經歷了由以西方民族學的理論為基礎,在推動西方民族學理論本土化進程中的嘗試性研究,到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的學科基礎理論奠基,再到學科理論多元並舉的發展、演變過程﹔我國薩滿教研究主要以本土薩滿教為研究對象,具有突出的活態性﹔我國薩滿教研究經歷了一個由政學一體到學術自立、由自發到自覺的過程。20世紀50年代至今的中國薩滿教研究歷程體現了這一特點﹔我國薩滿教研究隊伍的形成具有自發性,研究隊伍的構成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我國薩滿教研究的學科領域經歷了單一走向多元的歷程。

第九,在對中國薩滿教研究歷史與現狀進行整體考察的前提下,對中國薩滿教研究的學科建設、學術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設性建議,對中國薩滿教研究的未來做了宏觀的展望。

(二)重要觀點

第一,中國薩滿教研究的每一階段無不體現鮮明的時代特征,其成就與局限,均與當時學術環境、社會思潮、國家的政策及其所依托學科的發展水平息息相關。

第二,中國薩滿教研究經歷了由以西方民族學的理論為基礎,在推動西方民族學理論本土化進程中的嘗試性研究,到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的學科基礎理論奠基,再到學科理論多元並舉的發展、演變過程﹔我國薩滿教研究主要以本土薩滿教為研究對象,具有突出的活態性﹔我國薩滿教研究經歷了一個由政學一體到學術自立、由自發到自覺的過程。20世紀50年代至今的中國薩滿教研究歷程體現了這一特點﹔我國薩滿教研究隊伍的形成具有自發性,研究隊伍的構成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我國薩滿教研究的學科領域經歷了單一走向多元的歷程。

第三,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薩滿教研究經歷了一個由不成熟到逐漸成熟的過程。在學科基礎的建設、理論和方法的多樣化、研究領域的拓展、整體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體現著這種變化,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建樹和貢獻也體現了這一學科的發展趨勢。從國際薩滿教研究的學術歷程看,中國薩滿教研究在30年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對國際薩滿教學界的前沿問題和一般理論問題多有觸及和積極的回應,國際對話能力日益提高。

第四,我國是一個薩滿教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信仰薩滿教民族眾多,歷史悠久,薩滿教形態豐富,且具有典型性。然而,由於我們起步晚,造成學科發展的相對滯后,需要我們繼續提高和完善。

三 成果的價值

首先,通過對中國薩滿教學術史的梳理與總結,更清楚地認識中國薩滿教研究學術流變和發展脈絡,從而揭示出中國薩滿教研究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有助於進一步完善中國薩滿教研究的學科體系,為深入開展薩滿教研究奠定基礎。

其次,學術史研究是一個發現問題的過程,蘊含著許多有益的研究課題。因此,該成果研究有助於中國薩滿教學術創新。

再次,薩滿教是一個世界性的研究領域,國外已有200多年的研究歷史。中國薩滿教研究起步較晚,許多研究的問題、概念、觀點等既受國外學術界的影響,又依據本土的學術資源有所發展。該成果在考鏡源流的基礎上,揭示中國薩滿教研究的發展與貢獻,闡明中國薩滿教研究的特色,指出我們的優勢與弊端,使我們的研究雖立足本土,卻具有國際的視野,開放的態勢。因此,該成果對於與國際接軌,參與國際學術對話,擴大中國薩滿教研究的話語權,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最后,該成果力求在理論框架和分析中,總結研究中的經驗教訓和規律,對未來中國薩滿教研究提出自己的構想和建議,對未來的學術研究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