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關於創立大乘佛教漢傳量論體系的深度思考

2021年11月18日08:45

貴州大學張連順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佛教量論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2BZJ005),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方嵐、胡嘉明、甘進、陳龍、張俊祥、姜鐵穩。

一 研究背景

印度大乘佛教歷經中觀、唯識、量論三個重要階段。其中,由“陳那八論”所開創進而由“法稱七論”集其大成的佛教量論,以其認識論與邏輯學的縝密建構,不僅標志著大乘佛教顯宗理論的內在完成與終結,而且是由顯宗過渡到密教的最后橋梁。特別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由於法稱《正理滴論》、《釋量論》以及陳那《集量論》注釋本等古典梵文寫本的相繼發現與整理,先后經由“列寧格勒學派”、“維也納學派”、“弗吉尼亞學派”以及有著深厚佛教根基之日本學界等近百余年的努力,終於佛教量論成為國際學界佛教研究領域一大“顯學”,並且逐漸成為東西方比較宗教學、比較邏輯學乃至比較哲學等研究領域的重要基礎,其學術影響日漸深入與廣泛。

一如我們所熟知的那樣,大唐漢地高僧玄奘大師分別在貞觀二十一年(647年)、二十三年(649年)先后譯出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陳那菩薩的《因明正理門論》之“因明二論”(分別簡稱為《入論》、《門論》),進而由文軌、窺基等創作出作為唯識學初階的“漢傳因明”之“唐疏”系列,成為“漢傳因明”的直接源頭﹔同時,藏地文化逐步完成了由原始苯教向大乘佛教的深度轉型,並且從“前宏期”到“后宏期”,印度本土的量論經典幾乎全部被譯成藏文,以此為基礎,逐步形成了藏傳佛教最為基礎性的顯宗理論體系即“藏傳量論”。從“因明”到“量論”,不僅詮顯出早期唯識宗“隨順聖言之唯識學”到晚期“隨順正理之唯識學”的內在轉變,而且由於量論的鮮明主張(取消聖言量)與認識論、邏輯學、語言論(即遮詮論)、解脫道“四位一體”的獨特構造,進而成為獨立於“唯識”“因明”體系之外具有自身可靠性與完備性的學術分野。不過,由於古典時代漢傳佛教並未系統譯出印度量論的基本著作,尤其是法稱“七部量論”一無所傳,故從嚴密的佛教史向度來看,並未形成古典時代“漢傳量論”的理論系統。因此,基於古典時代良好的“漢傳因明”基礎,基於近代以來國際視野對“藏傳量論”研究的豐贍積累,尤其是基於已故法尊、呂澂、歐陽無畏、王森、韓鏡清等前輩大德的量論漢譯文本以及近百余年來中華本土學者幾代人薪盡火傳的不斷努力,進而從學術構建的深度自覺出發,系統疏釋陳那、法稱的量論原典,建構“漢傳量論”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形成國際佛教量論研究視野下具有中國特色的漢語量論系統,最終完成由“古典因明”向“現代量論”的創造性轉型與發展,乃是目前我國佛教學術研究領域一大最具前沿價值的重要課題。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該成果正是基於如上所述國際、國內學界的整體背景以及佛教量論研究的深層訴求而展開對研究計劃的具體實施,其研究目的在於通過宏觀向度對古典量論到現代量論內在轉變的深度把握,以及通過微觀向度對量論文本的精確解讀,全面梳理量論史以及量論研究史,核心目的是要真正揭示佛教量論作為獨立性學術體系的內在構造,由此展示作為大乘佛教知識總匯之精華的內在學理建構以及其在人類認知發展史上的獨特貢獻。該項研究的意義在於具有極強的未來學術的願景,亦即其將為未來建構漢傳量論體系提供基礎理論方面的借鑒,對拓展漢傳佛教研究領地,提高國內學界比較認識論與比較邏輯學的研究水平亦將提供極好的研究基礎與啟迪,特別是對推動佛教邏輯高層次人才培養、拓展其研究領域將具真正的促進作用。

三 成果的主要內容

該成果是基於宗教哲學、邏輯哲學之向度,以認識意動性發生與判斷溯源性呈現為本位,對繼中觀宗、唯識宗之后,由陳那所根本奠基、法稱所集其大成,由是而結印土大乘顯學之終的佛教量論學術體系的綜合研究。課題嚴密依據現代學術規范,首先闡釋佛教量論作為獨立學術體系、學科體系的學術價值以及其作為人類認知基礎性方法論范式的哲學意蘊與宗教意蘊,進而展開對相關核心論域及基本問題的宏觀梳理、微觀闡釋。

第一章基於現代學術視野,對近代以來國際、國內百余年來的佛教量論研究作一鳥瞰,對國際學界三大學派的前后轉變、對我國漢傳與藏傳兩路研究的具體變遷做出了系統性的梳理,進而基於對主流方法論的質疑,通過對陳那、法稱與康德文本的直接對比,基本厘清“據西釋中”方法論的多重困境,由是倡導文本田野與量論哲學相結合的方法論模式,為隨后的研究奠定理論理性的堅實基礎。

第二章對古典量論、現代量論所關基本概念從詞源本然與歷史演變的向度出發,界定出其在量論研究中應有的確切意涵,既弄清了古典與現代在學科用語上的根本差別,也厘清了古典量論前后演進在基本概念方面之不同的必然性訴求,就中可以弄通百余年來基於西方視野所形成的“佛教邏輯”這一學術分野所潛含的用語混淆以及內中所顯不同的方法論、價值論之取向的一般表征,進而闡釋量論研究理應以量論本身為本位的學理要求。

第三章以基本問題為核心骨架,凝縮梳理從佛陀遍智到中觀破立、唯識因明,再到陳那與法稱量論、法稱后學量論,以及傳承至今而日盛的藏傳量論的學理演變史,從古典量論思想精要通史之向度,概括並總結出作為大乘慧學在不同階段的基本風貌,尤其展示印藏量論作為無上慧學在大乘佛教整體進程中突破性進展與方法論突破性建構的獨特特征,進而闡明量論在大乘佛教知識總匯中至高無上的地位與價值。

第四章與第五章是該成果研究的難點與重點之所在,根據近期最新突破性的學理領悟與進展,將佛教量論的內在構造劃分為兩大層階:首先是基於“自相論”的第一層階,內含從“成量論”到“現量論”的內在次第,由此呈現陳那、法稱建構量論體系的學理根基、實踐依據、價值取向、

終極目的,就中包含著極為豐富的認識論、實踐論、道德論、幸福論、解脫道等方面的意涵,可以看到陳那尤其是法稱其對人類認知發生與展開的具體研究已經達到潔淨精微的程度,其對當代社會基於認知理性重塑道德觀念、拓展人生幸福、推進生命價值具有較大的啟迪意義﹔其次是基於“共相論”的第二層階,內含從“因論論”到“遣他論”進而形成“比量論”的內在次第,由此呈現陳那、法稱量論體系在人類第二符號認知系統領域的內在構造、呈現次第、終極歸宿等諸多意涵,尤其展示了陳那、法稱在人類認知、邏輯論証等方面原創性的量論建構,諸如証因論、正因論、系屬論、語言哲學論等,特別是在真正完成關於取消聖言量的理論論証之基礎上,對立宗命題之本質所透顯出的思想開放、生命自由的嶄新闡釋,表征著佛教量論在印度思想史上無與倫比的原創性貢獻與巨大的學理價值。

第六章是基於當代佛教研究之前沿,對一些爭議較大、未來性較強的專門問題通過專題論文的形式給予展示,涉及量論比量智的性質、量論與佛教判教,尤其是以佛教量論為基准,基於必須具有可比性這一基本學術原則所確立的東西方邏輯與認知比較研究、東方古典文化內部的中印邏輯與認知比較研究等,在研期間相關研究成果的公布,已經在學界產生一定學術影響,引起同行專家們的高度關注與參與。

四 成果的創新之處

第一,較完備性地建立起漢語系大乘佛教量論研究的基本框架與基礎性體系。第二,首次基於斷代史研究向度系統性展示百余年來學界關於佛教量論研究的歷史進程。第三,依據“自相論”與“共相論”為上位概念,真正揭示出了大乘量論結構的內在奧秘。第四,依據具有真正可比性原則,初步建立起基於量論視野的東西方邏輯與認知的比較研究系統。第五,創造性地運用佛教量論自義比量三支論式以及藏傳量論攝類學辯經系統,首次在學界真正揭示出許慎《說文解字》的邏輯—認知構造。一方面為中華五千年文明起源論提供了文字哲學層面的學理支撐,另一方面為未來建立漢語“說文辯經”系統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

五 成果的重要觀點

該成果形成了如下較為重要的學術觀點:第一,從古典量論到現代量論雖然經歷了千余年的內在轉變,但量論研究的學派風格卻有著難以逾越的域限,法稱后學所形成的闡義派、釋義派、教義派,其與現當代列寧格勒學派、維也納學派、弗吉尼亞學派有著驚人的相似。第二,陳那、法稱的量論之學是“直呈唯識、上達中觀、涵蓋小乘、開啟密教、歸宗佛陀”的大乘慧學系統。第三,佛教量論內在性理論構造的兩塊基石乃是“自相論”與“共相論”,亦即佛教量論體系得以建立起來的根基乃是量論存在論﹔從“自相論”到“共相論”的核心是對“分別”(kalpana)這一概念的系統闡釋,而其奧義又必須要在佛陀教典如《楞伽經》等中尋得答案,故量論因明“源為佛說”不可撼搖。第四,通過陳那、法稱與笛卡兒、布倫塔諾的對比以及量論論式、攝類辯經對《說文解字》內在結構的破譯,可以証明雖然不同的民族各有一套說理的方式,但若從認知與邏輯的整體訴求來看,東西方文化的深層確實具有共通性的認知結構與邏輯結構,其差異是表面的而相同是本在的。

(責編:王小林、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