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民食所系、社稷攸關:糧食生產、流通與糧價波動

2021年09月03日08:26

渤海大學穆崟臣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清代盛京地區糧食流通與糧價變動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4CZS058),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羅暢、張振國、潘彩虹、劉曉紅、龐潤娟。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近百年來清代區域糧價研究形成了兩種研究范式:計量經濟史范式和社會經濟史范式。后者又包含兩種較為成熟的寫作思路,一是重視民間社會的作用,通過倉儲制度將糧價與基層社會控制進行巧妙銜接﹔二是強調從國家視角來審視地方的經濟活動,即從清廷決策與行為角度對地方經濟現象進行理解,同時亦未忽視民間力量的作用,這既跳出了“區域的藩籬”,也關注到北方省區受國家政策影響較深的“地緣”屬性。該成果從政治史與區域社會經濟史相結合的視角,將清代盛京地區的糧食生產、糧食運銷、糧價波動、清廷決策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察,形成一種從政治、經濟、社會等多角度、多層面探討盛京地區糧食問題的研究局面。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

該成果圍繞糧食生產→糧食流通→糧價變動→糧食問題與基層社會這條邏輯主線展開研究,分析盛京地區糧價變動的時空特征,討論糧食問題對盛京地方經濟、社會的影響。該成果緒論之外,分為四章,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章闡述清代盛京地區糧食作物布局。梳理了清代以前本區農業開發的軌跡,重點論述清代盛京地區的人口、開墾土地的數量以及分布情況,詳細分析本區不同時段勞動力資源增減以及耕地盈縮的原因,對重要糧食作物的生長習性、影響其種植的因素以及作物的時空分布情況進行詳細闡述,力求全面揭示歷史時期盛京地區所種植的農作物品種、分布范圍、種植結構等,並且在此基礎上分析清代盛京地區作物分布及種植結構的特點以及影響因素。

項目成果認為自然環境條件、移民的勞動生產能力和主食習慣、長期進行農業生產所累積的耕作經驗、作物自身所具有的經濟價值、商品經濟的發育情況等是影響盛京地區作物分布及種植結構的關鍵性因素。隨著移民遷入,很多產於中原的農作物以及農業技術被帶入盛京地區,使該地區的作物種類與品種日漸豐富,農業生產以及農產加工水平達到較高程度。同時指出,康熙中期以后,盛京地區糧食不僅實現自給,高粱、粟、大豆等農作物由於高產已經開始外銷。咸豐年間,盛京地區開始由傳統農業向近代化農業轉型,農業生產結構和空間格局均發生了較大改變,傳統的優勢農作物發展迅猛,初步形成以大豆、高粱為主的商品糧生產格局。

第二章論述清代盛京地區的糧食流通。對盛京地區糧食供需進行歷史地理學考察,從歷史商業地理學的視角,對有清一代盛京地區的糧食流通進行研究,討論該區經濟發展水平,與鄰封的糧貿往來,區域市場發育程度,甚至與更廣范圍的全國市場聯系和海外聯系,以明晰盛京地區糧食流通路線與規模,闡明糧食流通市場網絡體系的形成、變遷與特點,進而觀測清廷政策對地區發展的影響及盛京地區在清代國家中經濟地位的變化。

項目成果認為商路是商品流通得以實現的前提。清代盛京地區產出的富余糧食必須經過運輸和流通環節才能到達需求者手中。有清一代,盛京地區的商路按其運輸流向,粗略可以分為內部商路和外部商路。其中,內部商路包括驛路、河運和鐵路三種形式,外部商路專指海運。它們逐漸形成較為完備的道路交通網絡體系。需要強調的是,驛路、遼河航運、鐵路和海運四種商路在盛京地區糧食流通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並且前后有變化。清代前中期,盛京地區以驛路運輸為主、遼河商運受限、海運發揮著重要作用、鐵路尚未出現﹔道咸以降,尤其是1861年營口開埠后,遼河航運勃興、海運得到進一步發展、河海聯運、鐵路出現並迅速發展、驛路則日漸式微。多種商路優勢互補,構成了較為完備的交通運輸網絡體系,保障了盛京地區糧食的順暢流通。商路變遷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商業中心的變動,前者是線,后者是點,點線聯結影響著市場格局,眾多點線則交織成市場網絡體系。清代盛京地區的糧食成為大宗商品,伴隨糧食流通日漸發育出較為成熟的流通市場體系,並隨著糧食產地和商路的變遷發生變化。以糧食流通為紐帶,清代盛京地區在商路沿線或交通節點先后形成了一批著名的糧食集散市場和外運市場。道光以前以遼西錦州、寧遠州釣魚台和遼東牛庄最為出名,道咸以降遼東營口、鐵嶺馬蓬溝、昌圖通江子、遼南大連和東部安東后來居上,名揚中外。它們與糧食產地、商路交織成糧食流通網絡體系,從簡單到復雜,經歷了建構到完善的過程,終形成糧食產地市場—集散市場—外運市場的三級體系。清代盛京地區的經濟地位實現了歷史性轉變,從糧食輸入區逐漸成為穩定的余糧輸出區,在促進自身農業商品化、工業近代化,實現城市和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同時,亦在保障京畿和山東地區的糧食安全、促進沿海地區的南北經濟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近代對外貿易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第三章分析清代盛京地區糧價變動。分析盛京地區糧食的地區差價,在空間維度上展現糧價變動情形﹔對糧價數據進行數理分析,討論奉省糧價季節變動的方式和影響因素﹔將有清一代作為一個中長時段來分析盛京地區小麥、大豆價格的變動趨勢與原因,在時間維度上展現糧價變動情形﹔分析稻米、粟米、高粱、小麥、黑豆價格的差價與比價,闡述普通民眾的糧食消費模式。

項目成果認為糧價變動首先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問題。順康雍時期,盛京地區除偶發災歉年份糧價暫時昂貴外,長期糧價呈平穩低廉態勢。其中,移民持續遷入、民地面積增多、以盛京地區糧食自給為前提確定外運政策是主導因素。歷經清初近百年的恢復發展,至乾隆初年,中國經濟開始全面發展,盛京地區亦進入一個新階段。本地糧價變動在空間上呈現明顯的地域性,這是供需關系和錦州海口日漸式微、營口開埠通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時間上表現有二:一是季節性波動顯著,輪作制度、糧食流通、倉糧平粜、借貸與採買在其中發揮了主導作用﹔二是長期變動呈上升趨勢,耕地與人口、自然災害與收成、貨幣因素是主要影響因子。

第四章討論清代盛京地區糧食問題與區域社會的關聯,以糧價的視角揭示區域社會變遷的豐富內涵。分析災荒時期影響糧食價格波動的社會因素,闡述其中民眾、官府、士紳與商人的應對舉措,借以探討自然災害、農業收成與地方社會之間的關聯﹔分析清代盛京地區旗倉建設與基層社會控制之間的關聯。

該成果認為糧價變動亦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災荒之年,民食可虞,糧價增昂,難民若不能及時得到口糧接濟和妥善安置,很可能擾動社會秩序。出於安全考慮和現實考課的制度約束,地方社會多會採取一些舉措進行應對。透過乾隆十五年(1750)和光緒十四年(1888)兩次典型水災時官民的不同應對,可以發現時至晚清,盛京地方官府扮演著更為關鍵的角色,民間力量得到較快成長,在救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基層社會亦獲得一定程度發展。當然,官民合力應對水災,利於抑制糧價的非正常波動。糧價變動亦為重要的政治問題。圍繞糧價問題,清廷從先事圖維到具體應對都制定了相關政策,具體包括倉儲建設、糧運禁開和災荒救濟三個主要方面。無論從哪項政策來看,隨著時代變遷,依據財政狀況,朝廷都進行了調整。尤其是糧運最終走向自由流通,正體現了中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的轉型。

三 成果的價值

該成果的價值和意義:其一,糧食流通是清代商品經濟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作用。深入研究清代盛京地區糧食流通,揭示其興衰變遷的背景、過程、影響,有助於更真實、更全面地認識清代盛京地區市場運作機制與發展水平﹔其二,糧食流通的前提是糧食生產,糧食生產的基礎是土地、勞動力和生產技術。具體研究清代盛京地區糧食運銷有益於厘清耕地、人口、勞動生產率的情況及其相互關系。因此,該成果研究具有典型的解釋意義﹔其三,糧價變動可以反映市場的糧食供需和貨幣流通情形,糧食問題又牽涉到社會所有階層。該成果研究對於理解清代盛京地區的政治運作、經濟變遷、社會演進等方面均有所助益。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