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邊省科舉與貴州地域社會

2021年08月18日08:38

貴州民族學院文學院王力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邊省科舉與地域社會關系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1XZS035),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王鳳杰、張鄉裡、袁洪流。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該成果以貴州科舉為例,研究邊省科舉與國家認同、社會流動、地域社會文化發展的關系,探討邊省科舉的獨特影響,拓展科舉學研究的空間。在科舉學漸成顯學的今日,學界對科舉制度及活動本身、科舉與相關外部環境的關系的研究都已廣泛展開,但就科舉與地域文化關系而言,研究興趣點多在科舉昌盛之“人文淵藪”,少及邊省。然探討文化弱勢區域的科舉成就及其劣勢、科舉對其文化的推動與阻滯、地方社會與科舉的互動關系,當更有助於透視科舉與地方社會之關系。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和對策建議

第一部分為邊省貴州的地理認知與文化認同。涉及三方面內容,一是“明代國家認同的文化基礎”,貴州具有特殊的歷史人文背景,地處邊遠,又在明永樂十一年才建省,其與中心地帶的關系如何?其國家認同又是如何建立起來的?該成果從文化與地理兩角度進行了探析,追溯了貴州這片土地歷代的歸屬,認為它雖然地處邊遠,但始終是中央政府的轄區,不曾擁有獨立的政權與中央政府並列或對峙,因而從地緣上提供了國家認同的基礎。明代朝廷實行“儒學政治化、科舉儒學化”的政策,在科舉活動中強化國家意志,為邊省提供了一個通過科舉活動體現國家認同的文化入口,成為貴州以爭取開科納入科舉版圖而達到文化認同的契機。通過不懈努力,貴州從附試他省而獨立開科,在文化上保持了與中心地帶的聯系。“邊遠”始終是貴州抹不去的文化烙印,“京黔裡程認知與邊省印象的強化”一節通過對史籍中貴州省城到京師距離數據的考証,指出部分史籍將原本“四千余裡”的數據表述成了“七千余裡”,夸大了距離的遙遠程度,影響了黔人的空間認知,加劇了貴州的“邊省”心態,因此貴州的科舉活動是在“認同”與“邊遠”兩種認知中發展的。

第二部分“貴州進士、舉人數量與時空分布”。首先對貴州科舉成績進行統計與辨析,長期以來貴州科舉成績數據不清,外人以為邊省無人,黔人則以為其認識是一種蔑視,缺乏數據支持,終難消爭論,因此辨析科舉成績是研究邊省貴州科舉的重要基礎。本部分以方志數據為基礎,綜合運用試錄、題名錄、實錄、檔案等史料進行分析考証,厘清數據,還原事實,得出明清兩代共有進士709人(明代99人、清代610人)、舉人5825人(明1716人、清4109人)的數據,並與一些省份進行了簡略對比。本部分另一個重要研究內容是探索明清貴州科舉人才的時空分布,設立時空坐標,通過各行政區域在不同歷史時段的進士、舉人數量進行細致數理統計,為貴州各政區進行成績排序,並從歷史人文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同時,還對貴州進士、舉人中式的年齡進行了初步分析。

第三部分“貴州科舉考務組織與管理”。作為邊遠省份,貴州科舉考試的組織與管理狀況如何?與他省有何異同?這需要用大量歷史細節去復原。本部分從“考場”“考官”“考務”三個角度展開,涉及貴州貢院、考棚的建設、使用、維修﹔考官的簡派、分工、執事、赴任離任﹔考試的入闈、閱卷、錄取諸環節,系統梳理了明清貴州地方科舉考務問題。

第四部分“科舉人物與地方文教”。邊省科舉的發展離不開地方文教的積累,影響文教發展的社會主導力量是地方官員,尤其是專管文教的學政,明代貴州設學政較晚,又有人因遙遠而不願赴任,清代學政的簡派工作規范化后,派往邊省的依然是各省中資歷最低者,更兼貴州學政魚龍混雜,既有洪亮吉、程恩澤、嚴修等目光宏遠、銳意開拓的佼佼者,也有嗜抽鴉片、強索紅案銀兩的庸常懈怠之徒,該成果從多方面分析了不同學政對貴州文教與科舉的深刻影響。優秀科舉人物則是邊省形象的重要象征,該成果選取了兩類人為研究對象,一種是解元,另一種是巍科人物,前者是省內競爭的優勝者,其分布情況是區分省內文教強弱區域的依據之一,后者是全國競爭的優勝者,可據以進行全國范圍的對比。向來被視為文教弱區的邊省貴州能在12年內產生兩位狀元,是對科舉慣性認識的一種打破,不僅是個人實力的彰顯,也是地方文教的大事件。而尤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邊省會在朝代末期取得科舉的重大突破?其中是否有普遍性和規律性?該成果亦從文教發展規律的角度進行了闡釋。

第五部分是“貴州科舉與社會流動”,包括“進士戶籍、鄉貫與明代貴州社會流動”,“清代貴州科舉家族與社會流動”兩大方面。幾十年來學界一直認為科舉是社會流動的重要力量,社會流動分為水平流動和垂直流動兩種,地域間的流動屬於水平流動,而身份的變化則屬於垂直流動。貴州科舉在水平流動方面有其特殊之處,明清持續的移民帶來了大量水平流動的科舉參與者,該成果以明代進士為例,一一考証每個人的戶籍、鄉貫,分析其宏觀的社會流動情況。垂直流動往往能反映出家族代際身份變化與文化傳遞情況,這一研究以何炳棣《明清社會史論》對科舉家族的分析為代表,其方法多為學界所借鑒,該成果以《清代硃卷集成》所收貴州士子會試、鄉試、拔貢硃卷的履歷信息為樣本,對20個家族進行了代際身份變化的分析,得出成為科舉家族所需的代際數量,並在此基礎上探索形成科舉家族所需的諸處社會條件。

第六部分“貴州科舉的影響因素”,主要研究貴州科舉中的重要及特殊的影響因素。邊遠省份的自然、人文條件均有別於他省,影響因素也帶有邊省特色。此處從六個方面切入:地理交通、賓興助學、冒籍、民族問題、書籍刻印。地理交通部分系統考察貴州各級別考試中交通條件的影響,解釋交通因素對考生個人及邊省地域的宏觀作用,交通是邊省科舉的劣勢,但同時也會帶來政策的優惠,這也是該成果的內容之一。賓興助學部分研究的是邊省科舉中的公益助考助學活動,深入考察明清兩代貴州官方與民間互助兩種類型的文教公益行為,對其資金來源、資助額度、管理方式一一剖析,最終落腳在其對地方科舉的影響方面。冒籍是假冒籍貫以異地參加科舉的行為,文化強區士子冒籍進入弱區往往會傷害后者利益,有違社會公平,歷來為官方所不允,邊遠省份一直是冒籍的主要受害區域,明清兩代貴州冒籍現象眾多,且出過轟動一時的案例,而在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的清代,籍貫問題日益復雜,界定冒籍難度加大,成為打擊冒籍的阻力,該成果通過大量事例剖析了冒籍對貴州文教的深刻影響。少數民族科舉是民族眾多的邊遠省份特有的現象,也是科舉研究中的特殊話題。明代貴州有土官中鄉試,清代則在改土歸流后逐漸將少數民族納入科舉體系,卻又未賦予其完全同等的權利,該成果結合具體案例分析貴州少數民族的科舉權限、成績及引起的社會問題,據以探索朝廷對邊省少數族裔科舉的態度和目的。

三 成果的突出特色

成果有三大突出特色,一是內容創新程度較高。為學界對“邊省科舉與地域社會”話題的首次系統探索,又以邊省中賦予特殊性的貴州為例,多數內容此前未被研究過,大部分內容像“空間認知”“學政”“解元”“貢院”“賓興與助學”“冒籍”“少數民族科舉”“書籍刻印”等均系首次被納入貴州科舉研究視野。二是史料運用更為廣泛。在貴州歷史研究領域,史料始終是一個大問題,不像許多地方面臨史料眾多難以抉擇的問題,貴州史料存在兩大障礙,第一是文獻總量小,第二是散佚嚴重,前者是因為建省晚,文化開發相對滯后,產生的文獻絕對數量偏小,后者則是文獻保存與整理不足造成的,四庫館臣在乾隆《貴州通志》的提要中就特別強調了貴州“文獻難征”的問題,在他們看來,許多貴州歷史話題未能系統納入史志,就是因為資料亡佚嚴重,搜集整理工作效果不佳,這種困難在當前依然存在,是制約貴州歷史研究的巨大障礙,也是科舉學研究較少關注貴州問題的原因之一。之前的貴州科舉研究未能廣泛展開,與史料的限制有關,研究者使用的史料從范圍上以貴州地方史志為主,而且偏愛省志與簡略型地情書(如《黔南識黔》《黔南職方紀略》等),對子部、集部書籍挖掘不夠﹔從館藏上以貴州省內館藏為主,許多稀見書籍難以涉及。該成果有鑒於此,在史料使用上進行了大力開拓,在全面運用貴州省、府、州縣、鄉鎮志基礎上,廣泛觸及正史、實錄、檔案、諭旨、奏折、家乘、試錄、硃卷、闈墨、題名錄、齒錄、年譜、碑刻、傳狀、日記、詩文集,尤其是與科舉相關的各類政書,該成果研究中使用較多,對梳理科舉制度中邊省與普通省份的區別與聯系,起到重要作用。像《天一閣藏明代登科錄選刊》中的貴州鄉試錄,是了解明代貴州鄉試考務最重要的史料,此前無人使用,通過系統分析,基本能夠勾勒出明代貴州鄉試考務脈絡。項目前期對黔人及客籍人士著述均進行了充分調查,匯輯了大量細節性史料,為從人物角度認識貴州科舉奠定良好基礎。三是對歷史細節的探索更為深入。以前的研究很少有邊省視角,因而對貴州這樣的文化弱區的科舉關注層面較淺,常常隻羅列進士舉人數量以與他省對比,並不了解邊省科舉如何進行,其與他省有何區別與聯系。該成果較為詳細探索了各種歷史細節,如邊省科舉考場如何建設、使用,邊省士子如何赴試,邊省如何組織考試,如何閱卷,經費如何使用,均為此前研究所未深入探討。

四 成果的價值

該成果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如下。

一是研究范圍的開拓與豐富。從制度文明角度研究科舉文化的學術成果較多,地方科舉的研究則更為繁榮,但對邊緣區域的科舉活動關注較少,該成果以貴州這樣一個文化開發很晚的地區為樣本,探析地域文化與制度文明之間的關系,是對科舉學研究范圍的開拓與豐富。

二是研究思路、角度的示范作用。科舉涉及社會生活多個方面,切入的角度影響到研究效果。該成果廣泛涉及自然、人文地理,並從個人、群體及地域互動角度,細致剖析各種影響邊省科舉的文化因素,對其他地域的科舉學研究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該成果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如下。

研究邊省科舉,對今天邊遠地區的教育、人才選拔事業的建設均有借鑒意義。貴州文化歷來為外界了解不足,厘清科舉史實,研究科舉活動與各種社會文化的關系,對於摸清文化家底、塑造地方文化形象具備推動作用。

(責編:王小林、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