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張九童 鄒廣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構建向度

張九童 鄒廣文2021年07月14日08:43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構建向度

作者:張九童、鄒廣文,分別系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副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構建研究”首席專家、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廣聚天下英才,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礡力量!”這一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中華民族是一個休戚與共的民族共同體,從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高度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攜手團結奮進,同創美好未來,是中華民族存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黨的十八大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全體中華兒女的奮斗目標,人民對“中華民族”的情感認同和自覺意識不斷增強。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概念,黨的十九大報告等一系列中央文件對其內涵進行了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概念體現了中華民族理想的價值訴求,回應了中華民族“如何能在一起”的時代追問。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努力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並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識自覺,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構成了人生存發展的價值理由和展開方式。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各成員之所以形成共同的民族認同,不僅在於共同的血緣紐帶和地緣關聯,更得益於人們在共同的生活實踐中形成了彼此認同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生活智慧,創造了共同的歷史傳統、文化記憶和民族精神,在“血緣—地緣—文緣”的價值序列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實現從血緣共同體、地域共同體向文化共同體的價值躍遷,推動中華民族文化生命的價值整合與創造。從文化層面審視中華民族共同體,深入把握其歷史淵源和價值意義,將有助於實現各族群從“我是誰”到“我們是誰”的身份定位和自我認同。而從時代發展需要來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構建順應了偉大復興夢想的價值塑造。以“共同體”實現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構建,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方略的偉大創造。

多元一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文化構建的結構向度

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統一體,各民族以文化的各異性相區別,又因文化的相通性結成民族共同體,“多元一體”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結構特征,彰顯著中華民族共同體內部多元文化的蓬勃張力。

中國自古追求的是一種“文化族類觀”,我國近代思想家楊度在其《金鐵主義說》一文中指出:“中華之名詞,不僅非一地域之國名,亦且非一血統之種名,乃為一文化之族名。”中國不同族群間的整合與融匯不是訴諸暴力征服,而是通過文化吸引和價值包容來實現。中國之所以能形成“多元一體”的民族結構,其核心就在於中國在“民族—國家”的構建中順應“多元一體”的歷史文化敘事,遵循了一種“民族構建國家”的文化致思邏輯。這種“民族—國家”的構建范式不僅實現了對西方民族國家觀的話語超越,也隱喻著中華民族多元族群內在的文化聚合力。

從結構向度上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構建關鍵是要打破歷史形成的“華夷之辨”價值分殊,而去追求“多元一體”的文化生命認同,構建互養相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文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國歷史演進的這個特點,造就了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並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多元”指稱的是各民族文化多樣性的表達范式﹔“一體”指稱的是中華民族文化共性的集中表達,代表了民族發展的主線和價值公約數。“多元一體”既指明了中華民族內部各族文化的差異性和相通性,又內蘊著各族群間的文化平等與價值共生,這是對古代“華夷之辨”價值分殊的超越。

基於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我們一方面要推動多元文化為共同體文化輸送鮮活的精神給養,以促進各民族文化的交互共生與價值互鑒﹔另一方面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框架下,積極探索各民族文化特質的公共性表達,以共同體文化引領各民族文化的健康發展,構筑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的平台,實現中華民族的整體文化認同。

繼往開來:中華民族共同體文化構建的時序向度

對於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民族,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構建需要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問題,深度挖掘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內涵,在繼往開來的時序向度中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生命體系。

在近代抗擊民族侵略和謀求民族獨立解放的過程中,一方面,西方在殖民侵略中表現出的現代性優勢使中國人陷入文化自卑,把民族的衰落歸咎於傳統文化的積弊,從而興起了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浪潮,試圖以“傳統”和“現代”的價值決裂而實現民族圖強和價值重構﹔另一方面,在抵抗侵略中所喚醒的民族主義意識使得中國人對於西方文化抱有足夠的警惕,中華民族對現代文化的向往和對民族屈辱的憎惡同樣強烈,文化民族意識也使中國人試圖以“體用文化”的辯証哲學來調和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山河破碎帶來的文化自卑令中國人難以正確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傳統和現代之間的文化關聯,因而不能完成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構建。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覺醒。毛澤東曾指出:“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偉大的勝利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已經復興了並正在復興著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文化。”馬克思主義能實現中國化,很重要一個原因在於馬克思主義倡導的文化精神契合了中國人集體本位的價值取向,促使中華民族找到了連接中華民族傳統到現代的文化通路。

在當前中華民族共同體文化構建的時序向度中,我們要把握好三點:首先,建立科學的“傳統—現代”審思方式。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面向現在和未來的文化基因。要克服“傳統—現代”文化理解的兩極對立思維,切不可把傳統和現代在文化上割裂開來。在繼往開來的新時代,依據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方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其成為凝聚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的價值紐帶。其次,建立“傳統—現代”價值評判標准。改變過去把“傳統等同於落后”“現代等同於先進”的評價方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現代性構建,清醒認識西方現代性日益暴露的劣勢並加以規避,發揚中國現代性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身和諧發展中的價值優勢,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現代文明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凝聚力量。最后,建立“傳統—現代”的文化話語。隨著我國國際影響力的日益增強,我們需要自覺建立起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匹配的話語體系。兼收並蓄利用人類現代文明成果,把中華民族共同體“傳統—現代”的歷時性文化構建和與世界各民族共時性的文化互鑒有機結合起來。

包容開放:中華民族共同體文化構建的空間向度

近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壟斷文化敘事話語權,其他國家常常處於“被定義”“被言說”“被主宰”的客體化文化境地。時至今日,西方世界依舊沒有放棄“普世價值”的推行,試圖憑借“資本邏輯”帶來的話語優勢將自己的文化打造成“文化共相”,並以這種“文化共相”裁剪各民族在獨特歷史流變中形成的“歷史殊相”,竭力維持世界文化交往的“中心—邊緣”結構。事實上,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世界各民族文化在同一空間交錯互動、融合共享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各民族的文化系統作為獨特價值標識,理應在平等的文化交往中得到尊重,在求同存異中達到彼此交融與理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華民族現代性意義價值系統的構建卻滯后於經濟增長速度,西方國家仍掌控著文化博弈的主動權,文化沖擊、價值滲透和煽動民族宗教矛盾從未間斷。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關口,我們要沉著應對西方現代性價值體系的深層博弈,自覺捍衛中華民族的文化主權。

在中西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時代境遇下,中華民族要從空間向度上構建起包容開放的共同體文化。首先,我們要以民族文化平等觀超越民族文化優越觀。中華民族共同體應鮮明抵制文化帝國主義,維護各民族文化的平等性,反對以價值優劣邏輯來肆意對各民族文明作出評判,破除“歷史終結論”的文化宰制,努力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現代性文化建構來豐富人類現代性的文明內涵,進而提升各族人民對“共同體”的價值歸屬。其次,要以民族文化交融化解民族文化隔閡。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構建不僅要以包容姿態化解本民族內部各族群間的文化隔閡,而且要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加強與世界各族文明間的真誠對話,尊重各自的文化信仰,增進彼此間的文化理解,以包容溝通破解文化隔閡。最后,要以民族文化合作超越民族文化沖突。在尊重各國各民族文化主體性的基礎上,在民族文化合作中求同存異、聚同化異,探尋世界各民族文化合作的可行性路徑,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對人類文明的價值貢獻。

(責編:王小林、黃瑾)